拜登警告習近平:助長俄烏戰爭將付出代價 專家:北京的所謂「中立」立場難以為繼
文/voa鮑蓉 文灝
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星期四(7月11日)在北約峰會落幕之際表示,中國必須明白,助長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不會帶來經濟利益,而削弱太平洋和歐洲國家將付出代價。在此之前,北約(NATO)發表華盛頓宣言首次指責中國是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決定性助推者」。分析人士說,拜登的講話以及北約的宣言顯示,中國在烏克蘭戰爭中的所謂中立立場–想從俄羅斯和美歐同時獲利–恐怕難以為繼。
拜登在沃爾特·華盛頓會議中心(Walter E. Washington Convention Center)的新聞發佈會上說:「中國必須明白,如果他們向俄羅斯提供資訊和能力,並與朝鮮和其他國家合作幫助俄羅斯,那麼他們不會從他們想要的投資中獲得經濟利益。」
他進一步警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我們必須確保習近平明白,在與俄羅斯和烏克蘭打交道時,削弱太平洋盆地國家和歐洲是要付出代價的。」
美國喬治城大學美中全球問題對話專案高級研究員韋德甯(Dennis Wilder)告訴美國之音,拜登的這番講話顯示,中國不再被視為「中立」。
他說:「中國被視為戰爭努力的一部分。拜登總統警告中國,不僅會有來自美國的後果,也會有來自我們的歐洲盟友的後果。」
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一直強調自己是中立的,並表示自己一直在促和勸談,但中國至今沒有譴責俄羅斯,並在在政治和外交上一直向俄羅斯提供支持。經濟上,更是不斷深化與俄羅斯的貿易,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提供了「生命線」,使其可以抵禦西方經濟制裁的影響。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東亞項目共同主任、中國項目主任孫韻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拜登的講話實際上延續了美國今年年初以來對華政策的一貫立場。中國對俄羅斯國防工業的支持是今年以來美中關係的一個重大的摩擦點,也是美中官員會晤時交談的重點。
孫韻說,現在的情況是,美國已經「明確地、全面地」將自己的擔憂和觀察傳達到給了美國在歐洲的北約盟國。拜登的講話顯示,中國的所謂「中立」是沒法繼續下去的。
「很多歐洲國家認為中國在烏克蘭戰爭上面的立場是不夠誠實的,其實也就是回到剛才拜登所說的這一點,就是中國一方面在經濟上從美歐獲利,同時想要保持同俄羅斯戰略上面或者說政治上面的一種中國所說的結伴不結盟的關係,但是同時又想在經濟上從美歐這邊獲得市場獲得技術。這樣的一個戰略本身似乎在北京看起來是中立的,但是在現實的過程中間這樣想貫徹下去,它的難度會很大。」孫韻說。
此前,北約領導人星期三發佈宣言稱中國是俄烏戰爭的「決定性助推者」,繼續對歐洲和對跨大西洋安全造成系統性挑戰。宣言指出,中俄之間「無上限」的夥伴關係以及中國對俄羅斯國防工業基礎的大規模投資,為俄羅斯的戰爭提供了助力。宣言同時敦促北京「停止對俄羅斯戰爭努力的一切物質和政治支持」。
美國喬治城大學美中全球問題對話專案高級研究員韋德甯認為,北約的聲明將讓中國面臨更大的壓力。
他說:「我認為現在中國面臨的壓力會更大。我認為支持中國國防工業向俄羅斯運送武器或武器相關材料的中國銀行將面臨更大的壓力。我認為參與向俄羅斯銷售半導體、推進劑和機器工具的中國公司將會面臨更大的壓力。我認為美國正在成功地讓歐洲人看到這一點。他們必須像我們對中國施加同樣的壓力。」
不過,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的孫韻指出,鑒於北約和歐盟的不同,北約的態度可能並不代表歐盟的態度。「我們要非常清醒的認識到北約不是歐盟。北約是一個軍事安全的組織,它是一個集體安全的組織。所以當它去衡量中國的定位,或者說中國的作用的時候,它跟歐盟的定義一定是會有一些差別的。」孫韻說。
在X平臺上,連任三屆的德國綠黨籍歐洲議會議員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呼籲歐洲領導人能將這一立場落實到日常對華政策中。他說「對於北約來說,將中國視為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的「決定性推動者」是一件(好事)。如果歐洲領導人能將這一說法落實到日常對華政策中則更好。」
中國當局抨擊北約華盛頓宣言「充斥好戰言論」,對中國「充滿挑釁、謊言、煽動和抹黑」。喬治城大學的韋德寧說,「北京和北約的關係已經惡化,特別是如果普京在烏克蘭戰爭中取得成功的話。」
拜登在記者會上還被問及一些民主黨人希望他退選一事時,他表示會繼續競選,稱自己是「最合格的總統候選人」。他提到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時說:「我打敗過他一次,我將再次打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