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鐵礦石會成澳洲反制中國「殺手鐧」嗎?

澳洲鐵礦石

文/古文明

德國之聲報導,澳洲和中國之間的貿易爭端還看不到盡頭。無論是加征高額關稅還是直接祭出禁令,包括大麥、葡萄酒、龍蝦、牛肉等在內的一系列澳洲產品都受到了中國的打擊。

本周最新的進展是,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刊登英文文章稱,中國政府已經下令禁止進口澳洲煤炭。澳洲總理莫里森表示,沒有收到中國的通報,還在進一步確認消息是否屬實。

中國持續用經濟手段懲罰澳洲,讓其他國家對開始警惕過去澳洲過度倚賴中國市場獲利的經濟模式。

澳洲政府多次表示,儘管多個聯邦部長希望能夠和中國領導人進行溝通,但是他們打去中國的電話都石沉大海。而中國方面則堅稱兩國之間的溝通沒有障礙,而且針對澳洲商品採取的措施符合中國法律。

在一系列貿易制裁和唇槍舌戰之後,澳洲終於把中國告上了世界貿易組織——聯邦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Simon Birmingham)把中國向澳洲大麥徵收80%關稅的事情交由世貿組織仲裁。

這只是澳洲正式做出的第一個反擊動作,而這個過程可能會耗時數年。此外世貿組織的仲裁是否能夠得到執行或者起到什麼作用也是未知數。

澳洲還有什麼手段能夠反擊中國呢?

德國之聲指出,澳洲前資源部長馬特·卡納萬(Matt Canavan)建議,作為對中國制裁的反制措施,應該向本國產的鐵礦石加徵稅費,以此提高中國進口鐵礦石的價格,而且隨著每次中國的制裁新動作,這一稅費都會有所增加。

現任資源部長基斯·皮特(Keith Pitt)沒有採納前任的建議。

他在接受澳洲廣播公司的採訪時說:「後座議員有權表達自己的意見。我們在基於規則的貿易體系下工作,澳洲會信守自己的承諾。」

鐵礦石可能是澳洲唯一的殺手鐧

和其他產品不同,澳洲的鐵礦石對於中國有重要意義。無論是大麥、葡萄酒還是牛肉和煤炭,中國都能選擇澳洲以外的產品供應地。例如最近中國就開始向蒙古、印尼和俄羅斯等國進口煤炭,且不設通關限制。

澳洲出口到中國的鐵礦石很難被其他國家取代。

德國之聲報導,目前澳洲是中國鐵礦石第一供應國,按照澳洲西太平洋銀行的統計,澳洲鐵礦石占中國總進口量的60%,遠遠超過排名第二的巴西(20%)。

此外澳洲出產的鐵礦石品質高,而且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實現了人民幣計價。

新冠疫情期間,中國為刺激經濟而提出的基礎設施建設計畫需要澳洲的鐵礦石作為原料,這也使得鐵礦石成為為數不多的可以和中國談判的籌碼之一。

中國在目前疫情還在肆虐的時候出現經濟強勢反彈,增加了鐵礦石的需求,澳洲統計局對媒體表示,對華出口鐵礦石帶動了澳洲整體出口,上個月出口增加6%,達305億澳元。

澳統計局國際統計資料部門主管布蘭科·維塔斯(Branko Vitas)說:「出口增加的主要推動力是金屬礦石出口增加了8.33億澳元(7%),其中大部分是運往我們最大交易夥伴中國的鐵礦石。」

鐵礦石價格飆升,坊間猜測為澳中角力

隨鐵礦石出口量一起增長的還有它的價格。中國官方新華社報導稱,大連商品交易所的鐵礦石期貨價格飆升近10%,創下歷史新高,歷史上首次突破每噸152.95美元的關口。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召開了鐵礦石市場座談會,與會企業認為鐵礦石價格上漲已偏離供需基本面,出現了資本炒作的跡象,呼籲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和證監會介入調查。

儘管中國坊間猜測是澳洲方面哄抬價格彌補貿易戰中其他產品遭受的損失,但是中國官媒和澳洲公立媒體都認為供應偏緊和市場需求的因素造成了價格波動。

懷疑鐵礦石成為兩國貿易摩擦的武器並非毫無理由。而且澳中兩國在鐵礦產業還曾有過一段公案。

澳洲出口中國的鐵礦石產自西澳洲。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中國鋁業公司希望能夠從苦苦掙扎的力拓集團手中拿下西澳洲皮爾巴拉鐵礦。

如果成功收購,中國鋁業在力拓集團的控股份額會從9.3%增加到18.5%,而且能夠一舉控制澳洲的鐵礦石產業,繼而掌握全球鐵礦石定價權。但是這一協議遭到了力拓股東和坎培拉的政治家們的反對。另一礦業巨頭必和必拓橫插一腳,提出把自己公司和力拓在皮爾巴拉的業務合併,導致中鋁出局。

中國則很快爆出了一起經濟間諜案。力拓集團駐上海辦事處首席代表胡士泰還有其他幾人因涉嫌在進出口鐵礦石貿易談判期間,通過拉攏、收買中國內部人員為境外刺探和竊取中國國家機密,被上海市國家安全局刑事拘留。之後上海市檢察機關以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進行逮捕。胡士泰直到2018年才刑滿釋放。

無論鐵礦石是否會成為中國制裁的下一個目標還是變成澳洲反擊的武器,經濟分析家都對相關產業發出了警訊。

《南華早報》報導顯示,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李新創院長認為最近鐵礦石價格異常,他說:「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怎麼漲得這麼快?它產生了巨大的泡沫,極大地威脅了我們的工業安全。」

而在澳洲,專家們則在呼籲尋找中國之外的替代市場。澳洲廣播公司商業事務編輯伊恩·維仁德(Ian Verrender)撰文稱,不要過度依賴單一市場,一旦經濟或者政治崩潰,就可能面對潛在的危險,現在是時候尋找中國以外的市場,實施替代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