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生活

柳鈞軒/思念的爺爺

雲林縣口湖鄉

文/柳鈞軒 ( 宜蘭高商綜三孝 )

爺爺在兩年前高壽101歲過世,我常常陪父親在假日照顧爺爺,爺爺在83歲後在農村因眼睛錯過治療時間失明,我印象中爺爺非常慈祥,雖然他看不到我與哥哥,但他非常喜愛我們,常常用手摸著我們兄弟的臉龐,給我們零用錢。在他眼裡因失明看不到孫子,但在我心裏永遠記得他那慈祥臉龐。

 一、爺爺是純樸農民具有濃郁深厚傳統信仰

我的爺爺叫柳桶,別號「阿山」,生於民國十年,家住雲林縣口湖鄉過港村,受過日本統治,曾經差一點被日本派到菲律賓作戰,後來很幸運二戰結束後沒有到南洋作戰,如果去作戰,恐怕就沒有我爸爸,沒有爸爸也就沒有我,爺爺的幸存今日我才有幸運機會來到這人間。記得爺爺曾經告訴我們,開台第一位祖先名字是柳天生,與國姓爺鄭成功一起來台灣,是一名武將捍衛東寧王朝及保護鄭成功。 

爺爺具有濃厚傳統道教信仰,曾言祖先來台時背負著一尊媽祖神像,現在放在雲林老家在爺爺的大哥家供奉,每逢農曆3月23日天上聖母生日,皆誠心敬拜藉此機會柳氏家族團聚。爺爺一生敬拜玄天上帝 、敬衆神明,爸爸給玄天上帝作為義子,爺爺也是供奉玄天上帝北天宮廟公,盡忠負責,當時爸爸說爺爺眼睛不好,有一次要帶他上台北治療,爺爺以廟務繁忙為由婉拒。等爸爸回國,爺爺已經看不見,那時我也出生。 

二、爺爺早年連喪二子、年近五十生子,晚年牽掛孩子,因有孩子變得更堅強、勇敢及承擔

我的爸爸是爺爺的第十個孩子,生爸爸時已經五十歲。由於假日陪同爸爸照顧爺爺,記得有一次我的爸爸跟爺爺說:「爸爸,我是阿財,是您最小兒子,您還記得我嗎?爺爺說:「什麼時候,帶女朋友回來,讓我們看看」。

原來當時邁入99歲的爺爺已經開始失智。有時記憶清楚,有時不清楚 ,然而歲月足跡揮不走一位百歲爺爺對爸爸的殷殷期盼,心中所掛慮事在他年老失智後不經意表達;原來爺爺還掛念他的最小兒子婚姻。 

人生有父母愛與關懷,是最幸福孩子。爸爸曾告訴我,他曾經是一位不體會親心孩子,直到自己為人父親,才知道每一個孩子都不容易;而我們並無法陪伴在孩子一輩子,未來人生道路總得讓孩子去跌跌撞撞,既然沒有陪伴永久,只有陪他們一程及祝福孩子們。 

有一次輪到爸爸照顧爺爺,由於爺爺已經躺在床上,很難自己坐好,猶如剛初生嬰兒一般,靜靜安躺在床上。這一輩子很少感受到與自己與爺爺如此靠近,盡然是在他晚年。因為他無法坐著吃飯,所以爸爸把爺爺抱在懷裡餵他。爸爸說是多麼渴望與爺爺聊天,暢述兒時在家鄉雲林口湖過港的點點滴滴,回到兒時;那時爸爸是小學生,爺爺已經邁入六十歲了。

爸爸說他幾乎難以言喻,當懷抱爺爺時身體感受著他心臟跳動。爺爺快五十歲生爸爸,我曾問爸爸一句話年紀這麼大還有孩子,爺爺心中是怎麼想呢?記得爸爸告訴我,爺爺說不能老這句話,如果爺爺不在,那時爸爸還小怎麼辦? 

三、爺爺用言教、身教對孩子諄諄教誨,他的為人處世是兒孫典範

我透過晤談方式問爸爸,當抱著爺爺像熟睡嬰兒般時感受,一時爸爸遁入年少歲月時光機,猶如五十六歲爸爸看到十幾歲兒時同年,爸爸說爺爺用言教、身教對孩子諄諄教誨。

(一)有禮待人:爺爺在爸爸年少時,只要爸爸去朋友家中作客,總是告訴爸爸要帶伴手禮,比較不會不好意思。當時爺爺覺得鄉下有一家香腸很好吃,所以只要爸爸去朋友家特別囑咐要帶,不要失禮。他爺爺騎著腳踏車好幾公里買回來,體面做給兒子,而他可能沒有甚麼錢。而爸爸心裏則想,他的朋友家境幾乎比我們好,我們送的東西,人家會要嗎?不送還好,送了會不會太寒酸。 

儘管家中清貧,但爺爺獻上他一份心意,這代表他做人以禮相待、尊嚴,不因清貧而仰賴人家對我們施捨。猶記得鄉下每年媽祖生日、中元普渡或是農曆十月半廟會喜宴,只要有人從門口走過,都會禮貌邀請來吃飯,這代表爺爺的熱情、與人為善、廣結善緣。 

(二)責任盡職:爺爺這一生擔任家鄉北天宮的廟公、護持玄天上帝,盡忠職守,生怕這廟會被人家搬走。即令身體已不舒服,也很少請假,鄰里對他評價甚高,終於職守。爸爸告訴我直到爺爺眼睛快看不見了,求他來台北就醫才願意離開他心愛工作,爺爺與神明為伍、與家鄉老人家閒話家常。有時別人讚美他,孩子教育有成念到博士、在大學教書,他也笑笑說是孩子自己要念、不是他會教。 

由於爺爺的責任感使然,年輕時受僱他人守護稻田灌溉用水,在黑夜中灌溉水稻田未敢偷懶。爸爸曾告訴爺爺,不要那麼辛苦;但他從未以為苦,苦已經融合至他的人格特質,以苦為樂,爺爺責任感也幾乎在孩子們身上找到,受人之託忠人之事。 

(三)情義無價:爺爺在年輕時候曾經有機會在鐵路局工作,但當時家族承租許多土地,因為人手不足,所以最後決定回家種田,這也等於放棄改變自己命運機會。即使後來他深感遺憾,但他常勉勵孩子不要放棄改變自己機會。爺爺的情義也表現在對兄弟及鄰居的關懷,爸爸說:「孩提中的我總是看到父親有時不在家,就會問爸爸去哪里,聽母親說去照顧隔壁鄰居阿伯及自己兄長。」 

當時的爸爸也不以為意,直至漸長始發現爺爺是多麼具有慈悲之心、重視兄弟情誼,他寧可放下手邊工作,而去照顧鄰居阿伯及自己兄弟。他沒有用金錢角度去衡量情義,爺爺可以基於情義不計較。 

(四)勇敢擔當:爸爸說:「有記得小孩時,每到農田工作,遇到大太陽或下雨,父親即會展現硬漢精神,念著自己孩子年紀輕輕不堪承擔、軟趴趴;遇到一點事,就退縮不敢勇往前進。」爸爸說爺爺70-80歲在田間作農事,扛起一大袋稻子走在田埂之間。若不小心,人將滑倒。爺爺在我心中形象,充滿硬頸及強悍精神,不怕太陽太大、風太強、雨太猛。 

爸爸對我說「看到自己父親101歲,他像小嬰孩一樣睡在床上,無法有更多對話。想起兒時父親種種,感謝他養育之恩,與母親共有十個子女。」爸爸說曾常聽其兄長提及,其實爸爸排男生第六個,前面還有兩個哥哥,但在二歲已前不行夭折,但爸爸也有遺憾從未問過爺爺與奶奶如何度過那段痛苦歲月,連喪二子之痛。 

爺爺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縱使有錐心之痛,人生依然樂觀進取、有守有為、為人忠誠負責,爺爺雖然是一位資源回收者,但在我心中他的人品及道德、言教與身教,都是我學習典範。 

四、透過對爸爸晤談進一步瞭解爺爺人格特質,學習要變成更好全新自己

此次透過訪問父親的方式來瞭解爺爺過去的背景,自己感觸很多,覺得爺爺是個很偉大的人,雖然以前在教小孩子的時候很嚴厲,但也因為這份教育的熱忱,深深激勵了我的上進心。爺爺也有一顆善良的心,不會去抱怨許多事,最欣賞阿公一個特質是認真負責。

從訪談中可以看出阿公辛苦的付出,但從來不會說苦,甚至已經變成生活的一部份,從生活中行善,每天都希望自己的微小力量可以感化更多人,這個正向的人格特質難能可貴,正是我所需要培養的特質。 阿公影響我最大的價值觀是要勇敢承擔責任,做一個男子漢,從阿公的教育方式可以得知男生作事要果決,反觀現在的自己,事實上一直沒有勇氣學習去面對一些實際問題,有時會逃避,但我決定做出改變,先從改變對事情的態度開始,引入正向理念,及去除不好的習慣,成為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