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習近平要求忠誠、熱衷「鬥爭」 學者:回歸毛時代

習近平要求忠誠、熱衷「鬥爭」,學者:回歸毛時代

文/RFA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3月1日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上發表講話,強調黨員要對黨忠誠,同時要敢於鬥爭。他在一段講話中,12次提到「鬥爭」二字。黨史專家指出,習近平的說法一方面是恢復中國共產黨的本性,一方面也是為了應對中國複雜的國際環境。

習近平上周剛剛宣佈,在中共領導下,中國取得了全面脫貧的千年級別的大成就;在週一的講話中,他卻強調中國要建設現代化國家還面臨著很多風險和挑戰,並督促全體黨員要敢於鬥爭。

「年輕幹部要自覺加強鬥爭歷練,在鬥爭中學會鬥爭,在鬥爭中成長提高,努力成為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勇士。要堅定鬥爭意志,不屈不撓、一往無前,決不能碰到一點挫折就畏縮不前。」

這讓外界感到,習近平可能並不像他表面的那樣成竹在胸,鬥爭二字也已經多次出現在他的公開講話中。

鬥爭哲學一而再再而三

「我相信習近平他們也很清楚,中國的國際環境目前是處於文革以來最嚴重的困境當中。雖然目前稍有緩解,但那把劍還在頭上懸著」,中共黨史專家、美國人權組織」中國人權」 (HRIC)資深政策顧問高文謙這樣告訴本台。

高文謙提及的外交困境是指,中國政府在去年新冠疫情初期,隱瞞疫情真相,隨後導致新冠全球大流行,國際社會出現普遍的對中國政府追責的聲音。與此同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近年來調整對華政策,日漸把中國當作戰略或制度的競爭對手。

在此背景下,高文謙觀察到,習近平再提鬥爭哲學,是出於中國現實環境的需要。他強調,習近平這樣說也是對毛澤東時代的回歸,「習近平完全是繼承了毛的衣缽,他用這麼一杆槍,來對付所面對的內外困局,以及反對的力量。」

旅美學者、曾任中央黨校刊物《學習時報》副編審的鄧聿文則認為,習近平多次提到鬥爭其實是恢復中國共產黨的本性,「從哲學來看,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鬥爭的黨;而且從歷史來看,它確實也是一個鬥爭的黨,從它成立的那一天開始就在鬥爭,一直鬥鬥鬥,直到今天。」

在胡錦濤主政時期,中共的執政方針以「和諧」為關鍵字,這似乎讓人感覺是要淡忘鬥爭哲學。更早的時候,鄧小平主政時期,中共更是從文革時期的以階級鬥爭為綱,轉變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但鄧聿文認為,中國共產黨經歷了不同時代的變化,仍然不能擺脫毛澤東給中共定下的鬥爭哲學,「毛澤東的《矛盾論》就講矛盾是推動事物變化的內部因素,矛盾的一個最主要特徵就是鬥爭。所以共產黨過去就講,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與人鬥都是其樂無窮,鬥爭是無處不在的。」

對黨忠誠,還是對人民忠誠

這次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依然是針對中共黨政系統內部的司局級幹部。

習近平的講話在拋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慣有的大前提之後,首先強調的就是黨員要對黨忠誠。但隨後,他又指出,人民才是黨的力量源泉,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從文革時代走過來的高文謙認為,這就是典型的黨文化表述,「從老毛那個時候起,就是這樣的。黨是領導一切的,一會兒又喊人民萬歲。實際上,當他喊人民萬歲的時候,文革時期,天安門城樓上是他一個人獨斷乾綱。所以,人民完全是他玩弄的一個話語(詞彙)。」

鄧聿文分析說,對黨忠誠,和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在中共的邏輯上並不矛盾,「因為他們認為,對黨忠誠就是忠誠於人民,因為它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以人民的利益為自己的利益。」

但他認為,實際上,這兩者肯定有矛盾,「人民有人民的利益,共產黨有自己的利益。說白了,對黨的絕對忠誠,就是要忠誠於黨的領袖個人。習近平隱含的意思就是這個。」

鄧聿文分析說,黨總要有一個代表,領袖就是這個代表,你要對黨忠誠,就要忠誠於領袖。事情的邏輯必然會導向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