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政治經濟

中國認定台灣構成貿易壁壘 分析: 介選新招,經濟手段恫嚇台灣選民

一名婦女走過台北街道旁飄揚的台灣旗幟。

文/voa莊志偉

台灣總統大選進入倒數最後四周之際,中國商務部12月15日拍板認定,台灣對中國構成貿易壁壘,消息一出,兩岸人民一片譁然,雖然反應各異。位於台北的觀察人士分析,這是中方最新的介選招數,且預留四周的時間,讓中國對台經濟制裁的恐懼心理在台灣社會慢慢發酵,以影響台灣選民明年1月的投票走向。

中國商務部網站12月15日一早發佈《就台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最終結論》公告,直指中方在歷經8個月的調查後,認定台灣對中貿易限制「存在《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第三條所規定的情形,構成貿易壁壘。」

該調查規則第三條條文明定,被指控國若違反相關貿易協定,且對中國製品在銷往該國市場或競爭力造成阻礙或損害等,即構成貿易壁壘。

針對中國商務部的結論,中國國台辦也隨後發佈新聞稿稱,本次調查結論「事實清晰,證據充分,公正客觀」,且截至11月底,台灣總計禁止2,509項中國產品進口,違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不過,中方後續將對台採取何種制裁,中國商務部和國台辦都隻字未提。

台灣構成貿易壁壘的消息更迅速登上中國社媒微博的熱搜榜,不少中國線民留言叫好,有線民留言稱:「早該(對台)停止單方面優惠、讓利了」,另有線民針對中國惠台對策成效不彰,語帶抱怨地稱:「越惠越獨,惠不出統一。」

還有中國線民更直接,諷刺地問:兩岸「ECFA什麼時候斷?灣灣說,那可是糖衣毒藥。」

中方控台貿易壁壘 分析:「繁榮與衰退論」介選

針對中國因貿易壁壘調查結果可能對台採取經濟制裁的後續舉措,台灣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12月15日出席第600萬名旅客抵台活動時批評,中方的認定屬片面行為。

鄭文燦說,兩岸加入世貿組織(WTO)已超過20年,已有相關的機制和規範,但中方「繞過WTO機制,進行片面的政治操作,對於正常經貿往來不利」,他呼籲中方停止這類政治操作,還說台灣各部會會做出相關因應。

台灣觀察人士普遍認為,此調查結果不令人意外,且公佈的時間點,再次凸顯中共介選的企圖。

中國商務部早於4月12日宣稱,此調查是因應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等三商會的申請才展開調查,但10月間又公告稱,因情況複雜,調查延長三個月至2024年1月12日,換言之,當時就預告,調查結果可能在台灣總統投票日的前一天才會出爐,如今,調查結果提早四周出爐,只是沒有同步公告後續對台的制裁措施。

對此,位於新北市的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分析,中方選擇提前公佈調查結果,明顯是為了將此重大經濟議題預留足夠的醞釀期,讓台灣人民對於接下來中方將祭出何種制裁手段,充滿各種想像空間,尤其也讓各方有時間於選前釋出各種解讀訊息。

張五岳表示,台灣每年對中國大陸順差逾千億美元,中方此次的重點調查對象是石化及紡織等相關業者,至於後續的制裁,是高高舉舉、輕輕放下,還是真的重拳回擊,恐端視台灣人的選舉結果而定。

張五岳告訴美國之音:「它(中國) 若很明確地公佈(制裁措施)就失去了想像空間跟威懾空間,主要目的是想要凸顯,這(次大選)不僅是一條和平跟戰爭的道路選擇,也是一條繁榮跟衰退(的選擇),主要是(針對)經濟選民、中間選民的考慮。」

位於中台灣台中的亞太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理事長沈有忠則認為,台灣藍、綠陣營近期的民調支持度陷入膠著,中方此刻使出經濟手段,可能旨在催化台商返鄉投票,因為這群經濟利益考量為重、且普遍親中的選民族群或有機會成為翻轉選情的關鍵少數。

沈有忠告訴美國之音:「可以刺激在中國大陸投資的台商有比較高的返台投票意願,加上國民黨的副主席夏立言現在也在中國大陸做訪問,目標就是針對台商。

台灣國安人士示警:中方經濟手段介選

中共以商促統或利用經濟收段干預台灣選情,早已受到台灣國安人士關注。

一位因身分敏感、拒絕透露姓名的台灣政府國安人士於12月初的一場簡報會中透露,已有中共官員對台灣商界放話,若是民進黨的賴清德和蕭美琴當選,恐怕不用等到兩人的520就職日,中共立即於1月選後就會對民進黨政府採取行動,包括收回ECFA提早降低關稅的商品清單等部分利多,言下之意,就是在威懾台商、甚至逼他們要正式表態支持「九二共識」。

這位國安人士說,大陸台商是中方著力最深的群體之一,就台灣官方掌握到資訊,多家中國籍航空公司已為打算返台投票的台商提供4-8折的優惠機票,折扣幅度約與2020年台灣大選時相當。惟受新冠疫情影響,兩岸航點從疫情爆發前的46個大減至只剩15個,因此不排除中方會施壓台灣政府,同意加開航班,以符合台商的投票權益。

此外,因2024年大選日與農曆春節假期只差1個月,這位國安人士說,不少台商反應,已接到中國各地的台協轉達國台辦施壓,要求他們給公司台幹返台投票的選舉假,目的當然是為了提高台幹返台投票意願。

除了私下向台商施壓,他說,中共涉台官員更不時利用各種場合向台商威嚇利誘。

例如,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於11月舉行的「兩岸企業家峰會」中公開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兩岸關係不穩,雙邊貿易便會波瀾不斷。」

學者:視選後結果 中方經濟、軍事複合脅迫

對於選後的台海局勢,位於台北的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認為,中方將視選舉結果採取不同的經濟手段。如果國民黨勝選,兩岸往來的焦點將是加速重啟ECFA,尤其是當初胎死腹中的「服務貿易協定」的談判,但若民進黨繼續執政,台灣恐難免來自對岸的貿易制裁及軍事脅迫的升級。

趙春山告訴美國之音:「因為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所以雙方就沒有對話協商的管道,大陸方面可能片面在經濟方面做出一些懲罰性舉動,在軍事方面也可能會加強對台灣的軍事威懾。」

但亞太經貿專家沈有忠認為,就算明年台灣政黨輪替,中國對台政經壓迫的基調不會因親中的國民黨重新執政就鬆懈。

他說,就算國民黨侯友宜或民眾黨的柯文哲當選,台灣新任總統若無法如中方預期,儘快展開有關兩岸經貿「深水區」的談判,中共同樣可能以各種手段施壓,只不過力度顯然會比對付民進黨政府來得輕得多。

除了經貿脅迫外,台灣於選後如何應對中國在政治、軍事領域的持續施壓,也受到各界的高度關注。

前台灣國防部參謀總長李喜明12月12日投書台媒《天下雜誌》直指,不論台灣下一任總統的政治立場為何,北京為了「防獨促統」於台灣新舊政府5月20日的換屆前勢必就會調整其軍事恫嚇方式及強度,試圖影響台灣新政府的兩岸政策。

李喜明表示,他擔心的是,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去年8月訪台後,中共當時大規模的環台軍演已經把非直接暴力威懾的手段用到極致,若再升級恫嚇,恐提高擦槍走火的風險。

此外,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12月初召開「中共於台灣周邊海空域之威脅」座談會時,多名與會學者也對台灣選後恐面臨的安全壓力做出預判。

位於桃園的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教授馬振坤表示,中國外交部跟國台辦自去年6月就開始鋪陳所謂的「台灣海峽不存在國際水域」的說法,多次強調中方對台灣有完整的主權跟管轄權。

也因此,自今年4月起,中國海警船就頻頻以「台灣海峽中北部聯合巡航巡查專項行動」之名義,逗留在海峽中線以東水域,不僅單方面擴張管轄權,還於11月9在廈門設立首座「福建省涉台海事糾紛解決中心」。

馬振坤警告,中方海警船在台灣選後會不會步步進逼,值得觀察。馬振坤於座談會中表示:「520(台灣總統就職)之前,中共會不會借事端,比如說,它的海警船在台灣海峽執法,登檢船隻或者是把船隻送交到它所成立的兩岸海上糾紛處理中心,這都是我們要留意的。」

學者:中共恐施壓台灣、迫美表態

位於台北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也於座談會中指出,若選舉結果是中共最不願看到的民進黨勝選,中方可能從選後、即下一任總統520就職日前,就採取一系列高強度、針對性的武力展示。

揭仲說,中共秀武力肌肉的目的首先是要嚇阻台灣的新政府,以防其於任內採取任何衝撞北京底線的行為,其次是向台灣的新任總統施壓,逼其在就職演說中對北京所關切的議題明白表態,最後則是對美國施壓,要求美方表態,承諾限縮美國與台灣的交流。

不過,位於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所長沈明室持不同的意見。

沈明室認為,中方近期積極改變「戰狼外交」形象,試圖說服美國鬆綁制裁並多次向美商招資,在此前提下,北京若對台灣選舉結果做出過激反應,觸怒了美國,恐不符中國當前利益,也枉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遠赴美國出席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的峰會。

沈明室告訴美國之音:「好不容易,他(習近平)促成了在舊金山兩個人的會面(拜習會),如果中共只針對(台灣)某個黨的人當選以後,採取這種激烈(軍事)行動,就會讓習近平想要努力促成美中(關係)和緩的成果會降低,可能又會變成另一次的氣球事件,那對習近平來講沒有幫助。」

台灣總統選情進入白熱化之際,國際社會對於台海局勢的演變或爆發衝突的可能危機更是高度關注。

連結:中国认定台湾构成贸易壁垒 分析: 介选新招,经济手段恫吓台湾选民 (voa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