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日个客家──以客家認同為核心的客家性與客家精神的開展
文/曾建元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兼任副教授 )
2023年首屆世界客家博覽會留下了一個巨大的主題,在客家海外移民數百年後,串聯全球客家社群的元素究竟是甚麼,海外客家人如何在客家文化的傳承中去表現其客家性,如何證明其為客家。
由於客家海外移民已遠離原鄉久矣,加以各國客家未必形成在地社區,因而源自中國的客家語言與文化傳承十分困難,反而是在在地同化的大趨勢中還能保留的客家認同與客家性,方顯其彌足珍貴。依本文之見,客家性的集中表現,就是客家認同。如余貴美子自云客家認同高於其中國認同和臺灣認同,正是客家認同的終極表現。蓋因中國認同與臺灣認同存在著因兩岸關係而出現的認同政治問題,這是近代因兩岸分裂而發生的政治認同分裂現象,而對海外客家而言,其更有祖國認同和在地國認同的糾結,這一問題不單單存在於客家,更是全球華人都無法迴避的拷問。這一問題,不存在於前現代的張璉、羅芳伯,是近代主權國家觀念和體制的產物,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殖民地紛紛獨立建國以後,在華人遍布的東南亞各國更顯敏感和尖銳,特別是冷戰結構成形,中國共產黨的革命輸出又使各國華人社會捲入到在地國的階級鬥爭與反殖民鬥爭泥淖當中,而倍感左右為難。印尼、馬來西亞的華人和客家社會,都因而不幸地成為時代悲劇的主角,在排華暴動和反共鎮壓中深受其害。林群賢和蕭玉燦的印度尼西亞人認同倡議和努力、李光耀的馬來西亞人和新加坡人國家意識建構,無不見其用心良苦,日本不存在客家社區,但日本東京崇正公會會則「不分國籍、宗教、政治」,便展現其處世的圓融。全球客家社群的黏著劑因而應當只有客家認同,不問其他。
客家認同如何定著與表現。在海外異文化社會,客家性的充分開展欠缺土擾,十分困難,但個人或社群對於客家性的追求或表達,仍是作為客家人必要的條件、與其他族群間的邊界。客家認同首先要面對與承認客家人發源自中國原鄉閩粵贛三省相連山區之客家大本營的歷史,至於前客家的中原正統論,其乃帶有中原意識,輕忽客家與畲族等華南民族的地緣與親緣關係,學界已多有批評,乃可存而不論;其次,要能辨識個人與客家的家族關係,因為會講客家話的不代表就認同客家或是客家人。客家人重視家族關係,體現在家譜或族譜文化,家譜至少可以追溯、證明與表白個人與客家的關係,哪怕前客家的中原家譜有偽作或攀比之嫌。在此,當代家譜的觀念必須與時俱進,要有性別平等的作法,將女性如母親、姊妹、妻子等都入譜,《客家基本法》第2條規定:「客家人:指具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家人者」,客家淵源並不限於父系,女性入譜,則母系客家並認同客家者,亦為客家人,客家群體乃可因而擴大接納。家譜文化的精神內涵在慎終追遠的孝道,客家人對於祖先篳路藍縷的開拓建家,始終懷抱謝意。臺灣客家人重視來臺祖的祭拜,各國客家也都有義山、宗祠、保護神(伯公、關公、三山國王、義民爺、耶穌基督)的設置,象徵著各國客家的起源,也在子子孫孫對移民第一代的追思中,同時宣示著落地生根;第四,客家性最低限度的表現至少應為客家話的使用。客家話南腔北調,縱然都是客家人,彼此間也難以在不同腔調的客家話間完全溝通,何況,生長於非客家語環境中,無論國內外,都有可能因此而喪失母語的使用能力。但這都不妨礙客家人對於母語「祖宗聲」的敬意。故而在客家社交場合或日常生活中,至少使用客家話從事基本的問候,是作為客家人維繫和表現客家性的最低要求,而在此一基礎上,從事客家語文的應用,如山歌歌唱、客家戲劇和以客家語從事的現代歌曲、影視、文學活動等,都是客家性的延伸和發揚光大。最後則是辨識和料理、食用客家美食,在廚藝和味覺中品味客家的族群與家族記憶。至於其他物質性客家性,如服裝、建築等等,因受到現代建築與其基地的限制,以及基於現代生活的需要,多已不復見,而在當代社會喪失了族群文化邊界的作用。
客家認同是客家精神中團結奮鬥的基礎,與其他中國族群相比較,客家會發展出全球客家社群以及遍及全球及各區域的客家社團組織,並非偶然,這是客家人互助合作的族群性格所造就出來的,也因而在東南亞的錫礦與橡膠產業中發展出跨國的客商經濟網絡,跨國客家組織的功能,不僅僅是文化的交流,還具有客家產業鏈結的意義。在後疫情時代,全球各國紛紛提前進入虛擬世界和元宇宙,透過網路,人們可以同步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進行社會活動與對話。我深信網路客家社團的創設和經營,將會是明日全球客家共同體建構的新藍海,而那個時代,多樣的各國客家文化和語言,將會統一在客家認同下,發揮客家縱橫七海的開創精神,為客家人和全球人類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