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羅慶生》為何不看好印度能取代中國大陸?
文/羅慶生
最近印度自信心爆棚,不僅成功登陸月球南極,美國企業如特斯拉、蘋果、高通、美光、戴爾…等頂尖科技公司也紛紛表態將擴大投資。投資機構對印度的未來也充滿信心,美國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戴蒙(Jamie Dimon)不久前即在「印度投資者峰會」上表示,目前圍繞印度的樂觀情緒是「完全有道理的」;雖然這「道理」是什麼講的並不清楚,但呼籲投資者投資印度的期盼卻非常明顯。
然而對客觀的外部觀察者來說,這種對印度的樂觀情緒其實相對主觀。美國對印度的興趣主要源自地緣政治的大國競爭,印度本身條件,除了所謂「人口紅利」外基本上乏善可陳。美國呼籲「投資印度」的動力來自政治、人為扭曲的部分,多於經濟與市場的自然力。因而印度能否掌握而將經濟帶到另一個高峰,需要進一步觀察。
印度是「美中競爭」的獲利者
美國對印度的興趣要從「美中競爭」角度才能理解。當前美國對中國的競爭策略,類似1980年代後期對日本經濟的打擊。日本「消失的30年」,並不是來自「廣場協定」迫使日幣升值,那只是製造資產泡沫,日圓升值愈多、泡沫愈大,破裂時的傷害也愈深。也不是企業與家庭負債太高,以致收入優先還債的「資產負債表衰退」;那是經濟重創的結果,不是原因。
日本所以經濟重創是因為美國打壓日本出口貿易,讓「made in Japan」的商品在美國賣不動,尤其是簽署《美日半導體協議》後的半導體。美國當時是全球最大市場,在美國賣不動,其它地區就不必談。出口企業於是不得不外移改頭換面或洗產地,日本工作機會於是大幅減少,一旦找工作的人比工作機會多,企業無須加薪就能留住人才,日本薪資水準30年幾乎不動。依據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資料,以2020年購買力平價計算,1990到2020年日本實質平均年薪僅增加4%,相對美國則增加近50%。
所得停滯消費就萎縮,消費萎縮內需企業就無意投資擴產。如此內、外需產業都受到打擊。所謂物價下跌的「通貨緊縮」與優先還債的「資產負債表衰退」,就自然出現。
美國透過「撤出日本」策略,也就是產業空洞化,使日本經濟停滯30年。現在打擊中國經濟也是同樣一套。美國以「國家安全」限制企業投資中國,以「避免地緣政治風險」鼓勵企業離開大陸。不僅高科技產業,甚至傳統產業,例如美國玩具製造商孩之寶(Hasbro),即已將生產完全撤離。
美國不僅要求自己企業,還策動盟邦包括台企將產業鏈「撤出中國」。同時以高關稅、綠色減碳、安全供應鏈或減少依賴…等理由打壓中國產品銷往美國與盟邦,讓中國出口企業也不得不外移洗產地。不久前歐盟宣布將調查中國對電動車產業的補貼,很難說背後沒有美國的影子。
美國「撤出中國」策略現在已出現成效,雖然遷出的生產線還不多,但工作機會已開始流失。在持續施壓下,仍留在中國的美國與盟邦企業(包括台企)將遭到愈來愈大的政治壓力。在最嚴厲情況下,若仍留在中國生產,將只限於服務中國內需。而只要讓「made in China」的商品在美國與盟邦賣不動,中國企業外移的壓力也會愈來愈大。這當然不包括美國仍需要的稀土或機電產品,但對高科技例如電動車或通訊設備則別想賣到美國。所謂「不脫鉤、去風險」,就是這個意思。
這是為何西方經濟媒體甚至得過諾貝爾獎的重量級經濟學者,敢基於幾個月前中國的物價下滑、出口衰退,就大膽推論中國已通貨緊縮、經濟停滯、未來將比日本更糟地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並宣稱中國經濟將永遠無法超越美國的原因。他們知道這個競爭策略的威力,且認為效果已開始出現。
不過中國並沒有像日本當年一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中國拒絕直接撒幣刺激消費,拒絕出手拯救財務陷入困境的房地產企業。中國應對之策是「產業升級」與「國產化替代」。只要產業能向更高科技層次發展,就可創造新的工作機會。例如比亞迪電動車賣得好,今年將招聘3萬名應屆畢業工程師。華為Mate 60系列手機大賣,國產化供應鏈將擴充生產線,接收美企撤出中國後解聘的技術工人。
美國則祭出「小院高牆」的科技封鎖,阻止中國「產業升級」與供應鏈的「國產化」。中國則努力尋求突破,對半導體產業砸錢毫不手軟。雙方你來我往,未來勝負如何,現在還難判定。
印度在這場競爭中的角色,就是美國推動企業「撤離中國」後的目的國。這是一劍雙刃,一面打擊中國,另一面則扶持印度。因而對印度感興趣的多是美國公司,歐洲企業去的並不多。國際貿易經驗豐富的歐企清楚印度的條件並不像美國說得那麼好,也理解美國選擇印度純粹是基於「權力平衡」的地緣戰略考量。美國在歐亞大陸需要有個大國來制衡中國。原本最適當的是俄羅斯,但美國堅持「北約東擴」搞砸了這佈局。烏克蘭戰爭後,無論結果如何,美國都很難操作「聯俄制中」。
印度是第二選項。土地夠大、人口夠多,缺點是經濟實力太弱,必須補強經濟實力才足以制衡中國。美國幫助印度經濟增長是真心誠意的,至少在印度超越中國成為老二前,都將如此。
因此,現在是印度百年難得一遇的機遇期。如果能夠掌握,經濟將快速增長,有機會取代中國成為另一個製造大國。印度能掌握這機遇嗎?
爭取「資本密集產業」的步伐跨得太大
美國力挺並不是經濟增長的保證,關鍵還是要看印度自己。當年美國推動企業「撤出日本」時,資金與技術是落腳台灣與南韓等四小龍,而不是與美國關係更好的菲律賓。這表示政府的產業政策與治理,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以台灣來說,二戰結束後百廢待興,經濟政策是先走一段「進口替代」,再走「加工出口」以爭取外匯。1970年代上、下班時間,高雄加工出口區男、女作業員腳踏車大軍的萬頭攢動,場面相當壯觀。
此時無論傳統產業或電子產業,都是採取勞力密集的生產方式。這吸收了戰後嬰兒潮暴增的勞動人口,將勞動力轉化為生產力。台灣廣大家庭因而逐漸富裕起來。在企業累積足夠資本、技術與經驗後,政策開始向「資本密集產業」升級。1980年台灣設立新竹科學園區,第一家半導體企業聯電同年成立。等到美國推動半導體「撤出日本」,台灣即有足夠條件接收美國訂單、技術與人才,例如張忠謀。1986年《美日半導體協議》簽署,1987年台積電成立。
無論台灣、南韓與中國大陸,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都不是一步登天,而是一步一腳印,紮穩勞動密集產業的基礎後再升級將經濟向上推升。
因而我們注意到,印度目前的產業政策,歡迎資本密集的高科技產業,甚至只限歐美而排斥中國企業,卻沒有勞動密集產業的過度。這一步,是否跨得太大了些?
印度的優勢,是每年增加數百萬的年輕勞動力,即所謂的「人口紅利」。但如果缺乏工作機會,勞動力無法轉換成生產力。印度現在需要的是製造服裝、鞋類、玩具…等需要大量勞工的傳統工廠,或扭螺絲組裝電器、電子產品的生產線;而不是自動化或使用機器人的高科技晶圓廠。
這是為何不看好印度能取代中國大陸的理由。印度產業政策跨度太大,試圖一步就跨進高科技國家之林。用中國成語形容,就是好高騖遠或揠苗助長。短期內美國投資帶動的GDP增長數據一定是好看的,但未必能長期維持。正如印度太空科技經驗累積不足,雖將探測車送上月球南極,卻未能通過酷寒考驗,從冰凍中復甦。
印度應投入更多資源在基礎建設、教育與醫療上,而不是補貼高科技企業。而且應鼓勵中國傳產公司投資。中國傳產公司有訂單與技術,缺廠房與工人。印度本土企業與中國公司互補,能擴大勞動參與率,將勞動力轉化為生產力。阻擋中企投資無傷中國公司,他們仍可投資越南、土耳其或墨西哥;卻傷害缺乏訂單與技術的印度企業,讓龐大勞動力仍然留在農村,或從事都市低端的勞力活動,例如「人肉洗衣機」。
即便高科技企業發展得很成功,印度大都市也將出現一小塊高度現代化的精華區,其它則是另一個世界的貧民窟。社會那麼涇渭分明的區隔不是好事。大批缺乏工作機會的年輕勞動力到底是「人口紅利」,還是在貧窮線下掙扎可能受激化的「人口災難」?就不能不讓客觀的外部觀察者擔憂了。
(作者羅慶生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