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投入台灣總統選戰 分析:與中國過於密切,分裂在野陣營
文/voa李賢
台灣億萬富翁郭台銘週一(8月28日)正式宣佈以獨立候選人身分,角逐2024年的總統大選,為明年1月的選情再添變數。分析人士表示,郭台銘與中國的關係過於密切,易讓台灣選民心生國安的疑慮,絕非選票優勢。另外,他的參選雖已導致在野陣營的分裂,但也可能激發「非綠」陣營的危機意識,在此前提下,目前民調領跑的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保送」當選的概率還有變數。
郭台銘創辦的鴻海集團是全球製造蘋果手機和索尼等電子設備的大廠,2022年營收達2160億美元。鴻海以富士康(Foxconn)為商標,主要生產基地在中國,當地員工數達76.7萬人。雖然郭台銘已於2019年辭去鴻海董事長一職,但他仍是持股逾12%的大股東兼董事。
親中富豪從政 學者憂遭中共挾持
郭台銘有意參選總統大位以來,其經商背景和中共高層的緊密關係,一直是各界關注焦點。在他公開提出「兩岸和平宣言」、「金門和平協商」等政治倡議後,因唱和北京的對台政策,也被視為「親中派」。
郭台銘週一(8月28日)宣佈參選時,特別開出兩岸和平的政見支票,呼籲台灣選民給他四年,他會和中共促成和平協議,保證「為台海帶來未來50年的安全」,但受到高度質疑。
位於台北的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台灣選民大多擔心政治人物與中國走得太近,或落下把柄在中共手上,因此受到要脅並影響決策。尤其郭台銘的兩岸主張,比國民黨的「一中各表」更親中,因此「反共派的老國民黨」不可能投給郭台銘,仍是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的鐵杆基本盤。
位於南台灣台南的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李忠憲長期關注台灣國安議題,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他說,郭台銘2014年佈局4G市場時,曾因台灣政府限制其子公司採購中企華為的設備,就怒嗆政府,甚至揚言抗稅。他還為華為背書,堅稱華為沒有國安問題,「若有,就判我無期徒刑」。李忠憲說:「當初他(郭台銘)用商業利益主要考量,基本上是讓中國有機會滲透台灣,達成併吞台灣的目的。那時候他是商人,現在他要當總統,那更可怕。他講金門(和平倡議)那些,的確跟中國的口徑是一模一樣。」
位於北台灣桃園的開南大學國家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文甲也告訴美國之音,多數選民對親中派候選人的認可度逐年下滑,是因為許多特定人士常藉交流之名,奔走兩岸,但實則追求私利,給予外界紅頂商人、買辦階級之印象。富士康的商業重心在中國,未來會不會因此成為北京發揮特定議題的「抓手」,甚至代為行使北京意志,這在台灣社會引起高度疑慮。陳文甲說,北京以商逼政的行徑若不改變,台灣選民不會把「經貿利益」和「和平紅利」劃上等號,因此,郭台銘的中國經商網路再強,都不會是選票保證。
郭台銘參選,柯文哲支持度慘跌5個百分點
據台媒《鏡新聞》8月30日發佈的最新民調,44.7%的受訪者並不支持郭台銘獨立參選總統,遠高於支持的36.6%。該調查也顯示,四組候選人中,民進黨的賴清德穩居第一,獲33.4%的支持度,台灣民眾党柯文哲的支持度下降5個百分點至22.7%,國民黨侯友宜的支持度也降至15.3%,而郭台銘則是墊底,僅有12.9%的支持度。
陳俐甫認為,在野陣營最有實力和賴清德一決勝負的組合是「柯侯配」、加上郭台銘退選。以鏡新聞的民調來看,「柯侯配」的支持度達37.8%,高於「侯柯配」或「郭柯配」。侯友宜已是國民黨正式提名的參選人,沒有退選的可能性。
陳俐甫說:「真正最想退的是侯友宜,因為他手上有新北市長。他不管是三腳督或是四腳督,幾乎都不會是他上(當選),他只是去丟臉而已。其實他很想逃的,可是他也不能自己說不要選,因為他是黨提名。」
陳俐甫說,郭台銘宣佈參選,對侯友宜和柯文哲正式形成壓力,但能否選到底,還有連署的關卡。目前泛藍的三股勢力都期待對方退位當副手,主觀結構憑添整合難度。其中,柯文哲雖希望和郭台銘搭配參選,但郭台銘擺明不可能屈居副手;而柯文哲為了拉抬民眾黨的立委選情,退居副手也不可行。且兩人支持者已有5%-10%的重疊,難再從國民黨支持者中拉到選票。
郭台銘宣佈參選前,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8月22日發佈的民調顯示,台灣總統選情已非三分天下的「三腳督」,而是賴清德、柯文哲、侯友宜「一強、一中、一弱」的態勢。
在野陣營內亂 政黨輪替氣氛趨淡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於8月29日召開民調記者會時分析,2022年底的地方選舉後,台灣社會的確一度彌漫著政黨輪替的氣氛,但因在野陣營持續內亂、且推不出有潛力的總統候選人,讓支持者心冷。就他觀察,相當可觀的國民黨支持者已轉向支持柯文哲,但部分支援柯文哲的綠營支持者已歸隊,回流支持賴清德,台灣政黨輪替的可能性已越來越小。
游盈隆形容,郭台銘參選如同棒球場上的強迫取分,意在加速在野整合,但成效恐有限。在參選人登記截止日(9月17日)前的三個禮拜內,是在野整合的最關鍵期。
在野陣營目前分裂對民進黨陣營而言是好消息,但分析人士說,這不代表賴清德就保證當選。
開南大學的陳文甲表示,郭台銘參選對賴清德選情不一定是「利多」,因為他會激發「非綠」陣營和選民的危機意識,引發在野整合的可能。郭台銘接下來得完成連署登記,此時國民黨若對他動用黨紀,且柯文哲也不願擔任他的副手,藍白「摩擦」將大於「整合」。唯摩擦火花也是一種造勢,不排除趁機拉抬郭台銘的聲量。
陳文甲說:「從歷次民調來看,外界或許會解讀,郭台銘先生只有9%(支持度)。但反過來說,郭台銘也握有9%的死忠支持,這9%的支持者能否在最後扮演關鍵少數呢?還是要看選戰的發展而定。」
陳文甲指出,北京已透過港媒放話,若因此「保送」賴清德,中共「不會無動於衷」,未來發展值得關注。他強調,民主國家的政黨輪替是常態,在日趨講求自主投票台灣選舉中,沒有保送的空間。台灣2000年首度政黨輪替,當時民進黨參選人陳水扁的選前民調敬陪末座,但賣力爭取選民支持到最後一刻,才勝選出任總統。
民主選舉沒有保送 未來變數仍多
台灣教授協會的陳俐甫也說,賴清德不是「躺著選」,他是黨主席,民進黨發生任何負面事件,他都得概括承受,離投票日還有四個月,變數仍多。而且賴清德目前尚未取得壓倒性聲勢,選民對他的熱情仍未激發出來。以民進黨基本盤3成5來看,即使在野陣營分裂,賴清德的支持率也「多出不到10%」,選情仍算冷淡。
成功大學的李忠憲則質疑,郭台銘一向反復無常,隨時都可能退選,並呼籲支持者把他的選票灌給最有機會當選的在野候選人,這策略若奏效,藍營支持者團結下,恐對賴清德造成翻盤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