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布林肯會見王毅 保持溝通與台海安全再成焦點

2023年7月13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出席東協外長會議,並會晤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

文/rfa

7月13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出席東協(ASEAN)外長會議,並會晤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美中雙方保持溝通與關注台海安全等議題,再次成為焦點。因此同時,中方在與東協外長會議上提出,希望三年內完成「南海行為準則」談判。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表示,布林肯與王毅的會晤就一系列雙邊、區域和全球問題進行了坦誠和建設性的討論,包括分歧和潛在的合作領域。布林肯強調了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米勒指出,布林肯利用此次會晤推進美國的利益和價值觀,直接提出美國和盟國及合作夥伴對中國行動的共同關切,並宣導在影響美、中和世界各地人民的跨國挑戰方面取得進展。布林肯明確表示,美國將與盟友和夥伴一道,推進對自由、開放和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願景,「雙方同意在未來數周和數月內,保持開放的溝通管道。」

據中國官方新華網報導,王毅在會晤中表示,雙方要從具體事情做起,堅決阻止「灰犀牛」,妥善處理「黑天鵝」,徹底搬掉「攔路虎」,為中美關係的穩定積累條件、排除干擾。王毅也提到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要求美方不得肆意干涉中國內政,同時停止對華經貿和科技打壓,取消對華制裁。

台灣的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陳文甲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台灣是美國實現印太區域開放與自由的重要指標,也是遏制中國霸權擴張的重要據點。對中國而言,多次強調台灣是其核心利益中的核心,「顯而易見,臺灣在中美博弈中凸顯出戰略位置。」

美國氣候特使克里即將訪問中國

布林肯與美國財長葉倫相繼訪問中國後,美國氣候特使克里(John Kerry)16日也將訪問北京。克里出訪前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氣候議題是拜登政府試圖與中國合作的諸多議題之一。他強調,美方不會做出任何讓步。

政治評論人士蔡慎坤對記者表示,現在拜登政府也希望美中關係有所緩和,不要太過激烈。但是,中國駭客攻擊包含美國政府機構在內多個組織的電子郵件,布林肯身負重任,需要去表明態度。而王毅過去在主政中國外交部期間對美強硬,最近的會面似乎看出態度有所放軟。

「現在中國國內政治、經濟已經不允許再像過去5年那種瘋狂的形象出現,必須與美國保持接觸或恢復一定的關係。否則,中國政治、經濟環境只會更加嚴峻。」蔡慎坤評論表示。

中國急欲與東盟達成「南海行為準則」 島礁軍事化引疑慮

王毅除了與布林肯會面外,他13日也出席中國-東協(10+1)外長會。據中國外交部網站發佈的新聞稿,中方承諾將恪守《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力爭早日達成「南海行為準則」,更好維護南海的和平穩定。新聞稿表示,「中國與東協永遠是鄰居、是夥伴,更是兄弟姐妹。」

據美聯社引述一名要求匿名的東盟外交官表示,中國與東協同意,努力在三年內完成「南海行為準則」的談判。報導指出,中國和東協在2002年簽署了一項不具約束力的協議,呼籲南海主權聲索國避免採取可能引發武裝衝突的侵略行動。但中國將七個有爭議的島礁軍事化,引起南海鄰國以及美國和國際社會的警惕。中國談判代表提議,該行為準則應限制外國軍隊在爭議海域的存在和活動。東協外交官表示,「參與談判的美國盟友各國表示反對,因為他們主張,華盛頓在該地區制衡北京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陳文甲指出,7年前國際法庭在南海仲裁案中,否決了中國所謂南海「九段線」的主張,對菲律賓等聲索國較為有利,同樣也有益於美國主張的自由航行權。但是7年來,相關裁決無法有效執行,中國仍有操作空間。

陳文甲:「中國會利用南海行為準則,第一作為牽制,其二爭取與南海聲索國協商。畢竟南海對中國而言,主權與安全及經濟利益都相當重要。美國利用印太戰略,以地緣安全拉攏東盟。中國勢必加大‘一帶一路’經濟利誘東協各國。在此區域,不僅涉及地緣安全,還包括地緣利益」。

蔡慎坤也認為,美國印太戰略移轉戰略重心,對中國而言,與東協國家達成「南海行為準則」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而多數東南亞國家不願與中國搞僵關係,因此關鍵還在於中國高層是否願意在南海問題上作出讓步。

連結:布林肯会见王毅 保持沟通与台海安全再成焦点 — 普通话主页 (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