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軍事

劉亭廷:記錄香格里拉對話

TVBS主播劉亭廷(中)

文/劉亭廷(TVBS主播、外交軍事記者)

有機緣巧合可以再度採訪香格里拉對話,是一種仿佛回到最熟悉的主場,卻又帶有新挑戰的一次採訪。

香格里拉對話是國防戰略界最重要的會議之一。這場會議當年的起源是由於世界上有很多匯集元首、外交部長、經濟部長等峰會機制,讓各國領袖可以直接對談,但缺少了匯集國防部長和官員的場合。因此當年智庫IISS發起了「亞洲安全會議」,之後獲得新加坡政府全力支持,由於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舉辦,因而有更響亮的稱號「香格里拉對話」。這會議的特性除了找來各國官員出席講壇,就是匯集全球知名的國防學者向國防官員們直接提問。而且除了大會,香格里拉對話最重要的就是場邊各個國家的國防部長進行雙邊和多邊談話。

我從2016年開始第一次跑香格里拉對話,當時關注的是南海爭端,以及對岸在南海勢力擴張。之後的2018年,大家關心南北韓議題,去年大會關心著重在俄烏戰爭,而今年最重心的focus就在台海了。從很久以前,美國都會派出國防部長赴香格里拉對話,中共則是一直到了這3-4年才派出國防部長到新加坡,過去都是副部長級別,其實北京一開始是對於這類論壇態度比較保守,會覺得我何必隨之起舞?到了後來也知道可透過這論壇對外宣傳想法,爭奪話語權之爭。

我作為一名在台灣電視台工作的外交暨軍事記者,過去五年,工作重心都在關心台灣和台海。當你很熟悉的峰會終於關心台海了,想要第一線感受各方討論台灣議題的氛圍和情況,無論是情感或是專業工作,這都是很迫切、非常想要做到的。

台灣受限於國際現實的因素,無法派出正式官員前往,但主辦方IISS智庫今年以「受邀貴賓」模式邀請了馬英九時代的前國防部長楊念祖和願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確實兩邊的政治光譜都有顧及到)。我知道兩位均有在場邊,均有與他國官員交流,也有其他國家官員和學者向他們請教。楊前部長也在現場透露了美方關心台海以我國內選舉。

很巧合的是,我也成了現場唯一從台灣飛抵新加坡的台灣媒體。我很感謝主辦方從一開始就很幫忙,雖然我換了東家,仍保有舊相識的情誼;主辦方則是認為在一場著重關切台海的論壇,有台灣媒體現場報導是很重要的事情。

因此不僅關心美中防長的見與不見、整場會議的六場對話會,我把重心也放在場邊的早餐會、午宴、圓桌會議。如何掌握各國官員討論內容,其中一個方式就是透過與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的記者會。這裡很感謝新加坡國防部協助。採訪黃永宏總有一種熟悉感,上一次在香格里拉對話上採訪他是2017年6月4日,上次提問怎麼看中國在南海的擴張行徑;六年後的6月4日,則是詢問美中防長互動以及美中關係有分歧的問題。

這次出門跟過去不同,是採單人作業,算是測試突破傳統新聞方式,借用新媒體平台、也測試軟硬體的極限與限制。我真的很感謝公司長官和同事們全力支持協助。雖然看似前線是一個人,但這背後的支援從新聞部、攝影組、編輯台、SNG訊號中心、網路新聞中心,這都是環環相扣的。

挑戰的包括例如奧斯汀和李尚福早上9點半講完話,如何用最短的時間把要他們說的精華片段傳回去,隨即在早上10點整點那節連線。這看似的得心應手,背後少不了因為大家都熟悉每週定期連線TVBS FOCUS午間新聞分析的作業模式、以及攝影大哥們要協助上傳影片。

在現場第一線採訪是很有感的。我在新加坡期間發生了美艦行經台海遭共艦橫向阻攔航道。這也讓大會各方更關切台海,自然也在第一線馬上報導現場觀察以及美中的攻防。而且美中較勁是很有意思的,美國講完什麼事情,中方就會派出穿著軍服的學者直接在場外開放堵mic、或者由副參謀長開記者會直接回應,除了要讓他們國內媒體有內容可以報導,也是要藉此奪話語權。

另外比較有趣的挑戰就是連續兩天如何現場架設小型的YouTube直播間,提供閱聽眾更即時的資訊與分析。在香格里拉第二天會議結束的晚上,先在大廳牛刀小試,用手機連上公司內部系統,配戴收音器材、打燈等,以及CG室提前做好的手板,進行網路直播。這直播了45分鐘。由於一整天的採訪,單人晚間直播talk,然後笨笨的忘了帶一瓶水,其實這時也發現體力確實有些透支。

驗證成功後,在隔天香格里拉對話正式結束後中午時段,我找來了老朋友、熟悉東南亞與美中關係的胡逸山 Ei Sun OH教授,在一樓大廳再開一場即時直播的談話性節目。畢竟吸取前一天可以改進的地方,這次直播就順利很多,因為知道如何調整節奏,畢竟直播不是平日的連線,心態上要意識到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所以報導、提問、評論這三節奏要掌握得好。

看著兩人滔滔不絕在40多分鐘,很多外媒開始聚集圍觀,不斷拿著手機拍照側拍、小聲討論。還有認識的學者Drew Thompson路過也拍下照片事後傳給我,說「You were in your element, so I had to take it as I walked by.」兩場網路直播的人數也各突破2萬多。

討論媒體作業方式,現場觀察的其他外媒,有些仍是出動4-5人大型製作,也有不少像我單人一個手機、一支腳架、一支麥克風就作業的人。很多人自然會關心是不是意味著有些工作因而可以被取代?我的看法是專業的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來處理,打燈、抓鏡頭等不是我最擅長的。這次的嘗試算是在新媒體蓬勃發展下,來玩玩看和測試新軟硬體如何加速準確的資訊傳播。

感謝一路上的貴人相助、以及公司的支持,讓熱愛跑新聞的我有空間能挑戰將理論轉化為實踐。

(本文轉自劉亭廷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