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星媒:侯友宜處理台海問題潛能 充滿想像

1993年4月「辜汪會談」在新加坡舉行,如今將滿30周年。(本報資料照片)
1993年4月「辜汪會談」在新加坡舉行,如今將滿30周年。

文/中國時報張國威

新北市長侯友宜4月22日結束新加坡之行,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22日報導指出,侯友宜此時出訪新加坡,是要借鑒新加坡「大國夾縫中求存」的經驗,讓人對侯友宜處理台海問題的潛能充滿想像;新加坡《海峽時報》也於22日發表「辜汪會談」30周年系列專題報導指出,如果民進黨繼續執政,在建國問題上走極端,台海就會成為引爆點;但報導同時也強烈呼籲,未來的兩岸關係,需務實面對「中華民國存在的現實」。

《聯合早報》22日發表〈新聞人間:侯友宜從地方到中央執政〉一文報導稱,侯友宜被視為國民黨最能超越藍綠、吸引淺綠和中間選民的總統人選。此時出訪新加坡,被認為是已經做好準備,要從地方走向中央執政,並要借鑒新加坡的外交、內政治理經驗,帶領台灣走向兩岸和平、人民安居樂業之路。

報導稱,新加坡長期在大國夾縫中求存,侯友宜在醞釀攀登政治高峰之前到訪,讓人聯想到他元旦在臉書曾說過:「台灣不能成強國的棋子」,還有八年前兩岸領導人的「馬習會」,及30年前的「辜汪會談」都曾在獅城上演,這也讓人對侯友宜處理台海問題的潛能充滿想像。

《海峽時報》報導,「辜汪會談」即將屆滿30周年,1993年這場會議的成果開創了兩岸「準官方關係」的新紀元。但在此一確立初步兩岸接觸框架的歷史性「辜汪會談」30年後,兩岸並未更接近政治和解。

報導稱,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社會正在發生變化。如果民進黨繼續執政,在建國問題上走極端,台海就會成為引爆點。而對於民進黨2024年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北京並不信任,認為他是支持獨立的頑固分子。

一位匿名的中國政府內部人士告訴《海峽時報》北京拒絕與民進黨打交道的原因。這位人士說:「跟民進黨有什麼好談的? 我們想談(未來)統一,而民進黨想談獨立。1992年的『九二共識』是談判的先決條件。」

報導指出,從長遠來看,如果台灣想保持政治現狀「自治」,它(台灣)會想與大陸討論雙方承認彼此和平共處的前景,結束彼此拉攏盟友間的外交戰,並重新加入聯合國,但這無異於台灣獨立。大陸認為台灣回歸是完成國家復興的先決條件。報導認為展望兩岸未來,要務實面對中華民國存在的現實。

連結:星媒:侯處理台海問題潛能 充滿想像 – 政治要聞 – 中國時報 (chinatimes.com)

要和平避戰爭 侯走平民風兩岸路線

文/中國時報蔡雯如 

新北市長侯友宜出訪新加坡,不僅一次補足外交、兩岸學分,相較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選擇訪美,副總統賴清德未來也可能訪美,侯選擇先前往星國,借鑒星國處理地緣政治經驗,避免衝突引發戰爭,讓人民安心過好日子,以平民風的兩岸路線,加上他擁有全台最大城市的治理經驗,再借鏡星國「城市國家」的理念,侯友宜自新加坡返國後,已具備領導人宏觀思維,朝總統大位全力衝刺。

侯友宜從政以來貫徹「好好做事情」理念,刑警出身一生奉獻給中華民國,因專心市政而蓄積龐大政治資本,在藍綠對立的政壇,走出獨特的「侯氏路線」,親民、勤政的形象深植民心,隨著2024選戰倒數,政敵們改抨擊他的國際觀、兩岸論述等問題。

為了補齊外交國際的學分,各政黨總統候選人選擇出訪國外,但有別於柯文哲、賴清德將美國列為外交首站,侯友宜選擇前進新加坡,意涵卻是更為深遠。

新加坡雖是個面積僅728.6平方公里、人口約545萬人的「城市國家」,但在兩岸、國際都扮演和解、和平的重要角色。1993年兩岸第一次辜汪會談、2015年前總統馬英九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面,甚至於2018年時任美國總統川普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談,不約而同都選擇在新加坡舉行。

新加坡在國際、兩岸中都扮演關鍵角色,戰略位置也與台灣相似,侯友宜選擇出訪星國,便是透過行動向民眾告知,早已具備有國際及兩岸的思維與能力,此行收穫滿滿,不僅與星國未來的接班人副總理黃循財會面,同時更將期盼和平的心聲傳遞給國際,拋出「務實交流」的兩岸論述。

如同侯友宜在《大城小國》書中自序就提到,「許多人認為我是一個憨慢講話的人,我認為自己是一個『坐而言,更要起而行』的行動派!」侯友宜選擇的第三條路線,並非是二分法的親中反美或親美反中,而是效法新加坡這城市國家,進一步深化大城小國的經驗,從新北出發帶領全台灣。

侯友宜的星國行,凸顯他在美中台情勢緊張時,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路,更在以往被質疑的國際觀、兩岸論述上繳出漂亮的成績單,打出了更上層樓的一手好牌,這也將成為攻取總統大位的墊腳石。

連結:新聞透視》要和平避戰爭 侯走平民風兩岸路線 – 政治要聞 – 中國時報 (china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