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內閣若無法挽回敗選後的民意 民進黨2024年總統選情堪憂
文/voa文東
台灣總統蔡英文1月27日正式宣佈內閣改組,由前副總統陳建仁接任行政院長。分析人士表示,出身學界、形象溫和的陳建仁組閣,或有助團結台灣社會,化解台灣人對政黨惡鬥的厭惡。不過,新任閣揆缺乏實際的執政經驗,也不曾涉獵經濟和兩岸事務,對蔡英文政府後期的執政績效,將帶來考驗,也恐影響民進黨2024年的總統選情。
台灣總統蔡英文1月27日正式任命曾在她第一任期擔任副總統的陳建仁組閣,接任前閣揆蘇貞昌總辭後的行政院長一職。
蔡英文於記者會中,首先感謝蘇貞昌四年來率領行政團隊,對抗非洲豬瘟和新冠疫情,並推動婚姻平權法案、開放美牛和美豬進口及兵役制度等改革,讓台灣邁入疫後的複常生活、維持經濟穩定,更成為國際社會支援的民主夥伴。
陳建仁組閣 目標強化台灣「韌性」
對於內閣改組,蔡英文表示,「再精采的劇本,也要翻到下一個篇章」,來形容陳建仁的接任。她說,2023年將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她期許新的內閣團隊「溫暖堅韌」。
蔡英文更交付新內閣四大任務:一、階段性盤整防疫措施,不僅要讓疫後的生活復原,更要邁向復蘇。二、從育兒、租屋、房貸族到掃毒、反詐騙等各領域,進行社會照顧體系總檢討,全方位照顧人民生活。三、持續提升基礎建設,強化中小企業體質。四、推動數位、健康與國防戰略、綠能等6大核心戰略產業,以鞏固台灣在國際供應鏈中的角色。
面對蔡英文的期許,新任閣揆陳建仁則於記者會上表示,他深感台灣人民抗疫三年來所承受的痛苦,特別是經濟弱勢者的生存困頓,因此,他強調,他主政下的行政團隊將積極推出對策,以「強化台灣經濟韌性、環境韌性與社會韌性將」為三大目標。
據台灣行政院表示,蘇貞昌將1月30日正式率內閣總辭,並於1月31日進行新舊內閣的交接。
「酷吏」換「暖男」 學者:有助挽回民心
有分析人士表示,民進黨於去年底的九合一大選中慘敗後,內閣改組的呼聲就不斷,因此,蔡英文政府不得不推出全新的內閣人事來翻轉民意。民進黨於當時全台22縣市的首長選舉中,僅守住5縣市,大輸在野黨國民黨所囊括的14席次,為創黨以來最差的紀錄。國民黨還在11縣市議員的選舉中,取得多數席次。
新任閣揆陳建仁出身學界,在台灣政壇素有「暖男」形象,相較於作風嚴格、且常公開斥責官員而被稱為「酷吏」的蘇貞昌,兩人形成鮮明對比。
對於內閣改組,位於台北的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助理教授洪耀南認為,蔡英文應是看中陳建仁的「溫暖」形象,最適合於她僅剩的500多天任期中,主導台灣疫後的復蘇,並推出更細緻、且更具執行力的政策來挽回民心。
洪耀南曾是蔡英文在民進黨主席任內的特助,協助她判讀民調與議題攻防,對蔡政府的行事風格有深入瞭解。
洪耀南告訴美國之音:「第一個,就是他(陳建仁)的形象,給人家感覺比較溫暖。第2個,(以)他跟蔡英文的關係,他應該可以跟蔡總統來盤點一下,未來這一年多需要做的重大事情,把它落實。第3個是世代合作,讓民進黨的青壯派能夠有中央政府的歷練跟視野,陳建仁的角色,我想,不做第二人選了。」
他說,陳建仁善於溝通合作,目前內定出任副院長的前桃園市長鄭文燦,及將接掌內政部的前基隆市長林右昌等人都有相當的地方政府歷練,他們一方面輔佐陳建仁,一方面也有助民進黨培養青壯派人才。
在野黨:新內閣「了無新意」
現年71歲的陳建仁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他在取得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博士學位後,返台出任台灣大學公衛學院院長,也曾榮任台灣中央研究院和世界科學院的院士。
台灣於2003年爆發薩斯(SARS,急性嚴重呼吸系統綜合症)疫情時,他臨危受命接任當時的衛生署(現衛福部的前身)署長一職,主導防疫工作,表現受到肯定。他之後於2006年出任台灣國科會主委,並於2016年與蔡英文搭檔參選正副總統,登上台灣副總統的大位。
陳建仁雖學經歷豐富,但他的專長局限在公共衛生和醫療事務,因此,他接下閣揆大任後,最令外界質疑的,恐是他完全沒有中央或地方政府的實際執政歷練,也缺乏台灣政黨政治的歷練和處理經濟事務等相關經驗,對兩岸事務更毫無涉獵。
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就批評,陳建仁和鄭文燦這兩位新任的正副閣揆人選了無新意,下周推出的新任閣員名單若只是集結九合一選舉落選的舊人,新任的行政院團隊不過是個「敗選者聯盟,這代表民進黨根本無心反省,要為政績原地踏步負最大的責任。」
新閣揆強調溝通 化解「負面黨性」危機
不過,位於台北的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佑宗分析,民進黨政府強化溝通,緩解民眾的「負面黨性」,也是避免台灣民主政治惡化的重要工作。
「負面黨性」(Negative Partisanship)指的是民眾對於「非我族類」的政黨,深具敵意且完全無法理性對話的情緒,說白了,就是對政黨的「仇恨值」。
張佑宗引述國外的學術研究表示,選民的仇恨情緒在政治人物的操弄、動員與醜化下,不斷升溫,最終導致不同黨派的支持者互相為敵。例如,2020年美國大選後,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者無法接受拜登總統的勝選,憤而攻佔國會大廈,就是一個例子。
反觀台灣,儘管疫情期間的經濟表現強勁,防疫表現也一度頗受國際肯定,但張佑宗於去年8到11月間所進行的抽樣調查卻發現,有近44%的受訪者對民進黨具有負面黨性,非常討厭民進黨,相較之下,台灣人對國民黨與民眾黨的負面黨性略低,但也都超過三成。
在此前提下,張佑宗分析,強悍的蘇貞昌下台後,蔡英文回應民意,換個「暖男」閣揆或有助台灣社會追求理性的政策溝通。
張佑宗告訴美國之音:「連美國都會發生這種不理性的事(負面黨性),何況是其他國家呢!(我們)必須要去正面面對,所謂的負面黨性和社會的情感激化的問題,這個是對民主國家的運作是很大的傷害。我們未來可以看到,陳建仁去回應外面的批評,絕對跟蘇貞昌的回應會完全不一樣。」
此次內閣改組,除了「蘇下陳上」引發議論後,遲來的改組時機也頗受爭議。
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1月26日就透過臉書批評,11月敗選後,民進黨政府「停機」長達一個月,直到現在才終於「重開機」,選出賴清德接任民進黨主席,並任命陳建仁組建新內閣。
小笠原欣幸長期關注台灣政治,並多次準確預測台灣的選舉結果。
賴清德鋪路參選總統 陳建仁內閣有能力抬轎?
他分析,陳建仁上任後,首要任務將是後疫情時期的民生照護、打擊黑道、處理好溢收稅款現金發放問題以及與台灣人民進行良性溝通。
除鄭文燦入閣外,陳建仁正在徵詢其他閣員人選,不過,綜合台灣自由時報和聯合報等媒體的報導,熟稔行政院事務的秘書長李孟諺、政務副秘書長何佩珊將獲留任,以協助新內閣團隊。
而行政院目前的八位政務委員中,包括林萬億、張景森、鄧振中、黃致達、羅秉成等人,以及兼任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的吳澤成、兼任國家發展會主委的龔明鑫和兼任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委的吳政忠,也都將全數獲得留任。
另外,台灣准閣揆陳建仁據傳也已確認多位女性閣員,包括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將出任海洋委員會主委,而現任的經濟部長王美花和現任的勞動部長許銘春則雙雙獲得留任,因為他們執掌的重大政策需要在未來一年落實,她們也熟稔民進黨的政策路線,包括綠能、勞動條件之改革等。另外,財政部長內定由莊翠雲出任、僑委會委員長為徐佳青、原能會主委敲定張靜文,這三位女性皆為副首長晉升。
有分析人士說,雖然陳建仁內閣僅有一年多的任期,多少帶有過渡內閣的意味,但他所領軍之團隊的執政表現,將攸關民進黨能否在2024年總統大選中持續獲得選民信任,這對已經在為參選鋪路的民進黨潛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來說,或具有成敗的深遠影響。因此,陳建仁這位蔡英文青睞的政壇「暖男」,能不能為賴清德的選情抬轎,打好先鋒,勢必將受到民進黨內外的嚴格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