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注中國海外軍事活動:政治信號大於安全威脅
文/rfa
最近,中國的海外軍事活動引發輿論關注。多位美國專家認爲,中國目前正將軍事外交作爲廣泛外交政策的重要部分,相關跨國軍事合作雖對全球安全和美國利益構成威脅,但中方更側重於藉此釋放政治信號。
1月26日,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就中國軍事外交與海外安全活動召開聽證會。多位美國專家在會上表示,中國的軍事外交策略爲其整體外交服務,其作用只能夠實施政治威懾。
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中國軍事研究中心主任菲利普·桑德斯(Philip Saunders)分析說,中國人民解放軍採取軍備控制談判、軍事援助、軍事情報合作、軍事技術合作、維和活動等爲中國外交大局服務,而與周邊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建立戰略關係則已成爲北京軍事外交的優先事項。他強調,自2015年起,中國軍隊側重於內部改革,軍事外交活動略有減少。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高級政策研究員克里斯汀·甘尼斯(Kristen Gunness)表示,中國利用軍事外交塑造有利於自身的外部安全環境,並將其作爲控制所謂反華言論和宣傳自己全球安全觀的工具。
甘尼斯說:「例如,中國解放軍將軍事外交重點放在了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中國家,以共同抵制它認爲對發展中國家不公正的西方主導的系統。隨着美中競爭的加劇,軍事外交已成爲中國獲取優勢的工具之一。」
甘尼斯警告說,中國的軍事外交策略下的跨國維和行動可以促進中方與非洲能源大國及中亞、南亞國家建立安全夥伴關係,從而擴大中國軍事能力範圍及經濟利益。一旦軍事安全網絡建立,未來還會使中國軍隊出海變爲制度化、常態化。
甘尼斯表示,美國應充分利用盟友網絡限制中國軍隊對外國港口及其他基礎設施的使用權,以削減中國軍事外交活動的風險。另有獨立研究人員指出,中國越來越多地利用安全合作擴大影響力,而中國公安部門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國公安部的優先事項包括通過維穩來實施威權統治,其重要任務是參與國際刑警組織的執法,方式不限於對異議人士實施跨國鎮壓和通過“獵狐行動”進行非法引渡,此舉已經對國際安全和美國國家利益構成嚴重威脅。
但美國國防部管理分析師哈美琳(Melodie Ha)則認爲,中國的軍事外交很大程度上是爲了展現與盟國的友好關係,特別是東南亞國家將與中國軍隊的接觸用來平衡與美國的安全合作。她分析說,中國與盟國的軍事演習更強調合作和釋放政治信號,而不是提升互動性和建設協調作戰能力。
哈美琳說:「中國解放軍日益增加的軍事外交活動表明,中國希望與世界接觸,但這並不一定能轉化爲影響力的增加,或表明解放軍將實現其戰略和行動目標,他們往往受到盟友的意願和能力的限制。」
哈美琳認爲,美國不應試圖勸阻盟國和合作夥伴與中國軍隊建立合作,這可能會促使他們更緊密地與中國結盟。此外,美國應明確盟國及合作伙伴不要將從美軍那裏學到的技能傳授給中國解放軍,並且應提高與中國進行軍事合作方的安全風險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