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美國救得了賴清德 救得了台灣人民嗎?(王崑義)
文/王崑義
正在競選民進黨主席的副總統賴清德,近日全台走透透時舉辦「向黨員報告」政見發表會,他在台中市南區醒修宮與民眾對談,除承諾未來會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外,還說不能讓懷疑美國的言論成為社會共識,否則台灣會很危險。
賴清德提出不能讓「疑美論」成為共識,否則台灣會很危險的奇怪論調,他的立論基礎是說過去台灣對抗的是國民黨,未來則是要面對中國的威脅,包括武器、兵役等,要持續提高保衛台灣的力量,所以不能讓有心人散播懷疑美國的言論,甚至讓它成為社會主流共識。
這是一個相當令人不解的推論,「過去台灣是對抗國民黨」,這句話是把民進黨當成整個台灣,完全無視於民主化以後國民黨從威權轉型到民主政黨的地位。而現在面對的是中國,難道只有民進黨要面對,其他政黨都不需面對?以這麼「唯我獨尊」的想法治黨,那是民進黨的家務事,但若以此治國,賴清德恐怕會把台灣的命運完全寄託在美國身上,讓賴清德可能會比蔡英文對美國而言,更像是一個「兒總統」?
「不能疑美論」經不起檢驗
賴清德「不能疑美論」是否經得起檢驗,我們先來看一段史實。1949年毛澤東初建政權時,美國其實已經想好放棄蔣介石的國民政府,並把駐中國的大使司徒雷登留在南京試圖跟中共進行接觸。但是,當時中共決定採取「一邊倒」的政策,完全倒向蘇聯老大哥,因此司徒雷登跟中共接觸最後無功而返。
而在司徒雷登返美途中,美國政府發表了《中國白皮書》,和盤托出自1944年到1949年初美國對中國政策的實況,特別是戰後美國推行「扶蔣反共」政策與內幕。美國政府此舉本意是想平息美國國內對「誰丟失了中國」的爭論,沒想到卻引起了美國國內激烈的爭論,更成了中共揭露美國侵略中國的反面教材。
爾後,毛澤東親自連續撰寫了《丟掉幻想,準備鬥爭》、《別了,司徒雷登》等文。1949年12月23日,無奈之下的美國國務院發出一份內部文件,題為《宣傳政策文件——台灣》,提供美國政府有關機構掌握涉台問題的宣傳口徑。該文件主旨是「制定一項宣傳政策,以便在台灣可能為中國共產黨軍隊攻陷時,儘量減少對美國威信和其他國家士氣的損害」。
1950年1月5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正式發表《關於台灣問題的聲明》,聲明中說:過去4年來,美國及其他盟國亦承認中國對台灣行使主權;美國對台灣或中國其他領土從無掠奪的野心。現在美國無意在台灣獲得特別權利或建立軍事基地,美國亦不擬使用武裝部隊干預其現在的局勢。美國政府不打算採取任何足以把美國捲入中國內戰的措施;不擬對台灣的中國軍隊提供軍事援助或諮詢等。
而僅僅過了7天,美國國務卿艾奇遜也發表講話,宣稱美國的安全線既不包括台灣,也不包括南韓,美國不會為了保護這些地方採取直接的軍事行動,這就向全世界表明了美國「棄台」的決心。
美國「棄台」的聲明,是在二戰之後美國在亞太地區立足未穩的情況下,一方面表示接受中共即將攻佔台灣的現實,一方面是在毛澤東訪蘇期間(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澤東第一次訪問蘇聯)作姿態,企圖拉住中共不要過於倒向蘇聯一邊。這在當時客觀環境上,顯然非常有利於中共攻台的形勢。最後是因為韓戰爆發,才讓美國放棄「棄台論」。
美國只有國家利益沒有護台政策
從這段歷史事實可以看出,美國對台政策沒有一定的方向,完全是依照美國的國家利益思考,所以韓戰發生前為了拉住中共共同抗蘇,可以隨時放棄台灣而不顧。後來雖因韓戰讓美國改為「護台」的政策,但是1970年代尼克森和季辛吉為了「聯中制蘇」,最後還是放棄台灣,跟台灣斷交,以取得中共的信任共同抗蘇。
如今,美國為了抗中,又把對台政策轉向「護台論」,但是「護台論」之下,還是以美國的國家利益作為考量,才不管台灣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例如,美國通過的《2023國防授權法案》表面上是要提供台灣無償軍援,但實質的活水在哪,根本神龍見首不見尾。但是,蔡政府為了感激美國的「護台」,只好勉強的把義務役的兵役從4個月延長為一年,準備讓台灣青年當炮灰。
而新近決定售台的「火山」佈雷系統,雖然佈的是戰防雷,不是專用來炸人手腳的人員殺傷雷,但一般論者認為陸上佈雷,必定用在本島,這只會讓兩岸嚴峻的軍事情勢,又再升級。
事實上,美國才宣布出售台灣「火山」佈雷系統,中國東部戰區隨即又祭出對台軍事演習。中國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在1月8日夜間宣布這項演習,顯示這項演習的緊急狀況。施毅說,解放軍東部戰區位於台灣周邊海空域組織諸軍兵種聯合戰備警巡和實戰化演練,重點演練對陸打擊、對海突擊等內容,旨在檢驗部隊聯合作戰能力,「堅決反擊外部勢力、台獨分裂勢力勾連挑釁行徑」。
這項針對台獨與外部勢力的軍演,當然指的是民進黨與美國,以賴清德「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身分,既然解放軍演習是針對他,他當然希望台灣不要讓「疑美論」成為社會共識。只是,當兩岸戰火一起,美國救得了賴清德,但救得了所有的台灣人民嗎?看看美軍從越南戰場和阿富汗撤退的例子,應該就可以知道結果了。
(作者王崑義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