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澳外長訪中破冰 專家:工黨政府懂得管理澳中分歧

澳洲外長黃英賢2022年12月21日在北京會見中國外長王毅。

文/voa向淩

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訪問中國與王毅舉行會談,雙方同意啟動6大領域的對話溝通,其中包括較敏感的經貿、防務、地區和國際問題。專家認為,雙同意持續對話已經是一大改善,注重經貿的工黨政府對中政策較莫里森政府低調圓滑。

繼續深化對話以逐步恢復關係

澳中兩國維持了四年的緊繃關係後,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於12月20日至21日在中國進行訪問。黃英賢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舉行了第6輪中澳外交與戰略對話,並出席了中澳建交50周年紀念活動。

中國外交部網站12月21日晚間發佈「中澳外交與戰略對話成果聯合聲明」,指出雙方同意啟動6大領域的對話溝通,其中包括較敏感的經貿、防務、地區和國際問題。

據悉,黃英賢對王毅表示,要是兩國能「明智地管控分歧」,便可在各自維護其國家利益之餘發展雙邊關係。王毅回應稱,中澳不存在歷史積怨,也沒有根本利害衝突,應該也完全可以成為相互需要的合作夥伴。

黃英賢是2019年以來澳洲首位訪中的部長級官員,她和王毅展開新一輪的外交與戰略對話,被認為是有可能「重置中澳關係的標誌性一步」。

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法學院學術主任理查·赫爾(Richard Herr)認為,現在就要求實質上的重大改變是不切實際的,畢竟澳中關係已經冰凍了幾年,或許更好的說法是,除非進行有效的雙邊磋商,否則澳中關係不可能出現重大改善。

赫爾告訴美國之音:「如果要說有重大進展,至少澳中雙邊都有誠意用正確的方式進行高層級的對話。對澳洲來說最關鍵的就是中國願意聆聽,願意接受這個層級的對話安排。我想最重要的改善,就是澳中雙方都同意將繼續對話,也都對於持續對話的重要性有所共識。」

赫爾表示,黃英賢此行已經為兩國政府之間更新、更高層次的有效磋商進程奠定了基礎,這本身就是兩國關係的重大改善,貿易、人權等過去三至四年之間兩國關係中的一些棘手問題,在她此行期間能夠被討論到,那已經是錦上添花了。

前台灣駐澳代表林松煥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1972年澳中建交時就是澳洲工黨主政促成,現在由工黨的外長破冰訪中別具意義。他指出,近年來中國推行戰狼外交,俄烏戰爭爆發後又靠向俄羅斯,要在台海、南海、東海周邊加強威脅行動, 使中國陷入與西方國家對立的外交孤立狀態,中國也想透過修復澳中關係來恢復外交熱度。

林松煥說:「中共二十大之後,習近平猛然發現中共有必要在外交上調整他的策略,所以在G20、APEC會議周邊,他進行了一連串的大外交。所以改善跟澳洲的關係是對中國大陸來講確有其必要。因為中澳的經貿關係是互補的,但是雙方在地緣政治跟國際安全方面又有結構性的矛盾。因為澳洲的安全跟國防、以及軍事是以AUKUS還有澳美同盟為基礎來防範中國大陸的擴張,中澳關係不可能有大幅度地一個改善。」

林松煥指出,有鑒於澳中彼此依然有經貿互補的需要,這一次黃英賢的訪問象徵意義較大,代表兩國已經展開改善關係的第一步。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秘書長張明睿認為,從澳中雙方在12月21日發表的「外交與戰略對話聯合聲明」中可以看到,澳中雙方將加強包括高層交往,半官方的高級別對話、工商界圓桌論壇,商務代表團互訪,同時確立包括防務在內的6個主要溝通議題。

他對美國之音說:「澳中關係先期著重在經貿關係,以及‘溝通管道與範疇的建立’。黃英賢的破冰之旅,重新架起了雙方接觸與溝通管道,未來若雙方信守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管控分歧原則,並在經貿與人文交流的基礎之上,持續開拓雙邊關係,我認為,除了區域安全問題外,其他領域應該會獲得較大改善的幅度,甚至不排除阿爾巴尼斯訪中的可能。」

工黨重視經貿 與美交往亦有別於莫里森政府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12月19日證實黃英賢即將訪問中國時在聲明中表示:「澳洲尋求與中國建立穩定的關係。我們將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合作,在必要時發出不同意的聲音,並從國家利益出發進行互動。」

根據中國外交部網站12月21日發佈的內容,王毅與黃英賢會談時稱,雙方要保持政策的穩定性,不再走回頭路,「不干涉彼此內部事務」,正確看待兩國差異和分歧。

此前,阿爾巴尼斯11月15日與習近平在G20高峰會舉行場邊會談。阿爾巴尼斯會後表示,跟習近平討論了貿易、領事和人權議題。這是澳中領導人自2019年以來首次面對面會談。

前台灣駐澳代表林松煥表示,工黨比較注重經貿議題,向來對中國較自由党聯盟友善許多。

他說:「澳洲工黨在外交處理上不會用microphone(擴音器)的方式,與中國大陸對話的時候,不會把人權、價值、民主、自由擺在他的主要的議題上面,事實上可能會基於他的國家經貿利益,把經貿問題擺在他的首位。在跟美國的安全以及國防結盟方面,澳洲工黨政府雖然也是會繼續這個政策,但是在做法上會比較圓融,也就是會比較低調,儘量不會去刺激中國大陸。」

林松煥指出,工黨很注重氣候變遷問題,希望與中國合作,因此與美國的合作模式也會顧慮到中國的態度。

澳洲法學院學者赫爾認為,注重國安的莫里森政府幾乎成為美國的附屬品,而工黨政府更懂得如何管理與中國之間的分歧,希望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從平等夥伴關係的角度合作。

他說:「莫里森往往以擔任太平洋地區的美國‘副警長’而自豪,對於表現出與美國是鐵哥兒們的關係異常迫切;相較之下,阿爾巴尼斯的態度就比較和緩,他認為,澳洲必須優先考慮自己的國家利益,這方面可以與美國合作追求,但不是附庸關係,或是吹捧美國議題。工黨政府更注重澳洲的議題,因此,澳洲已經準備好與中國對話,爭取自己的權利,並與美國磋商因為美中競逐讓澳洲難做人的地方。」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秘書長張明睿認為,前澳洲總理莫里森的對中政策著重安全政策,很容易選擇衝突的方式進行,而且雙方在脅迫的進程中,莫里森政府幾乎已到達不計成本的非理性作為。相較於此,他認為,工黨的對中政策更加著重於經濟外交,會選擇合作的方式入手,抱持著以經濟交流符合實際需求,以平等互利的態度與官方接觸,這些是較為合理的手段。

張明睿說:「阿爾巴尼斯比莫里森更高明的手段,是深知澳洲對外政策,深受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在澳中關係發展過程,美國的態度是一個關鍵因素,阿爾巴尼斯透過與中交往,以改善澳洲經濟狀況同時,任命知華派陸克文出任美國大使,希望透過陸克文在三方認可之下,作為美、中、澳之間的一個橋樑,由此可知工黨政府在改變外交政策的同時,也考慮美國態度,以求得三方平衡,為澳洲經濟發展找出一條活路。」

貿易制裁與釋放人質或有解

中國是澳洲最大的交易夥伴,但是澳中兩國在過去四年深陷人權與貿易爭端。坎培拉2020年敦促國際社會調查新冠病毒病(COVID-19)的源頭,北京對此反應強烈,決定對澳洲對華出口商品實施一連串的制裁。

黃英賢在會晤王毅前曾表示,將就中國對價值200億美元澳洲出口產品的限制,以及釋放澳籍華裔記者成蕾和親民主作家楊恒均等議題向中國施壓。

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法學院學術主任赫爾認為,既然中國也有意繼續並深化與澳洲的對話,修復澳中關係,那麼逐漸解除對澳貿易制裁,以及儘快釋放成蕾與楊恒均是基本的誠意。

他說:「我們澳洲人認為,這些貿易制裁在國際貿易規則上根本就不合理,因為這些制裁很明顯是一種政治報復的手段,而非單純的經濟決策。其實,中國隨時可以放寬或是取消一些對澳洲的貿易制裁,因為澳中雙方都有需求與意願強化雙邊貿易,取消這些制裁並不會損害任何一方。」

赫爾指出,成蕾與楊恒均都是澳洲公民,中國無理地收押他們並拒絕澳洲要求的公平審判與合法接觸的管道,對澳洲的主權是一種侮辱。他說,習近平如果希望澳洲對中國的態度有所改變,就應該正視兩位澳洲公民的人權問題。

前台灣駐澳代表林松煥認為,習近平非常擔憂愈來愈多的西方國家都加入美國的抗中行列,特別是在印太地區的正式與非正式結盟,對中國是很大的壓力。正逢對中國較為友善的工黨主政,中國基於拉攏澳洲的契機,貿易制裁舒緩就是一個很好的手段。

他說:「一旦澳洲還有印度、日本、美國,還有其他的亞太的國家都加入印太戰略的話,中共在第一島鏈甚至在印度洋會特別受到孤立,所以為了破解印太戰略以及西方對中國大陸戰略上的孤立,中國大陸必然會用解除貿易制裁來逐漸拉攏澳洲,讓澳洲不至於百分之百倒向美國。所以中國大陸可能會先就龍蝦、紅酒等無傷大雅且而且也不算是澳洲出口中國大陸最大宗的專案先給予解除。」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秘書長張明睿表示,雖然2018年至今澳洲留下的制約中國的政治政策並未完全解除,尤其是在國家安全法中針對中國的「反外國勢力干涉法」等政策,但是阿爾巴尼斯顯然十分努力讓經濟與政治分開,以改善澳中關係。

他說:「澳洲新政府的就任,對中的態度表現克制,語言是和緩的。同時,中國也認為改善關係符合雙方根本利益,況且經貿關係正常化,是一種互利雙贏的行為。習近平也表示,中澳經濟是互補性的型態,不存在利益衝突的問題,尚且中國剛解封疫情管制,穩增長成為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因此,去政治化的經貿關係,以及表現改善中澳關係的回饋,也是較佳的起始途徑。」

連結:澳外长访中破冰 专家:工党政府懂得管理澳中分歧 (voa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