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20大後 台海或進入關鍵期 美國威懾拒阻至關重要
文/voa孫承
儘管各種跡象顯示,中國不會在近期對台動武,但是軍事專家們指出,在中共二十大之後的今後幾年,台海局勢將進入一個罕見的視窗期。在這期間,由於美軍正處於軍力轉型、武器裝備更新換代、青黃不接時期,對中國的優勢也隨之相對減弱,而中國正值軍力上升的高峰期,美軍在今後關鍵的這幾年中保持足夠強大的威懾拒阻力、令中國不至冒然動武將是台海能否維持和平的關鍵。
台海的「脆弱空窗期」
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蜜雪兒∙弗盧努瓦(Michele Flournoy)最近指出,美軍在台灣發生衝突時對抗中國的許多最有希望的裝備要到2030年代才具備戰鬥力,而解放軍的許多新的軍力目前正在大規模上線,這段時期成了一個「脆弱空窗」之期,中國領導人可能會得出結論,他們最有可能在這段視窗期取得軍事上的成功。
弗盧努瓦10月6日在政策研究智庫「大西洋理事會」(The Atlantic Council)的研討會上說,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目前要處理經濟下滑、二十大人事安排等棘手的問題,眼下還顧不上台灣,但是他現在似乎已經指示軍方做好在2027年之前攻打台灣的準備,我們已經看到中國加快開發和部署一些關鍵系統,特別是遠端導彈的打擊能力。
弗盧努瓦說:「所以我認為習近平看到我們的投資集中在2030年代可能會說,嗯,你知道,是的,我雖然更願意在沒有訴諸武力的情況下解決這個問題,但如果我必須使用武力的話,也許有一個視窗期,最好在美國及其盟友以恰當的態勢和能力組合完全部署在該地區之前,因為提早行動成功的機會也更大。」
弗盧努瓦在上個月《外交事務》網站上的一篇文章說,五角大樓正在開發進攻和防禦能力,但是這些能力需要數十年的時間來設計、建造和部署。
儘管中國在什麼時候會發動對台戰爭本質上外人無從知道,有關議題各路專家也有很多獨到見解,但是幾位軍方和情報界的最高級官員去年以來在不同場合罕見地一致指出今後幾年的可能性,這其中包括中央情報局副局長科恩(David Cohen)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將軍(Mark Milley)。
科恩最近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透露,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已要求解放軍說,他希望在2027年前具備以武力控制台灣的能力。此前,國家情報總監埃夫麗爾·海恩斯(Avril Haines)五月份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也說,從現在到2030年,台灣面臨的威脅是「嚴重的」。
美國情報總監海恩斯和美國國防情報局長貝里爾中將2022年5月10日出席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
來自美國軍方對犯台視窗期的評估包括去年美軍最高將領米利上將和時任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力浦·戴維森(Philip Davidson)兩人分別在國會聽證會上的作證。米利去年6月在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作證時說,習近平已將發展攻佔台灣的能力從2035年提前到2027年。大衛森也說,解放軍可能在2027年前能夠征服台灣。
現任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今年3月在國會作證時說,他觀察到的一件事是,習近平明確表示並要求其軍隊能夠在2027年前實現並完成現代化,「如果我們回顧過去的10或15年,這個目標日期已經從2035年左右一直鍥而不捨地向左移動。所以,2027年是一軍事重任(military task)。」
大西洋理事會研究員克萊門汀∙斯塔靈(Clementine G. Starling)說,中央情報局副局長科恩最近說,習近平已經指示解放軍在2027年之前做好佔領台灣的準備,這比美國預計的要早的多。她10月6日主持對弗盧努瓦的專訪時說:「在美國我們一直做的很多準備實際上是針對2030年代時期的威懾力,所以這個2027年的時間框架顯然比我們實際做的準備要早得多。」
美國近年來為應對中國的挑戰加緊研發了大批新型武器裝備,但是絕大部分在近幾年還不能量產服役。美國空軍第六代「下一代空優戰鬥機(NGAD)」和接替B-2的B-21預計都要到2030年代初才能真正發揮效力。在海軍方面,大批主力艦正在陸續退役,配備高功率探測器、高超音速武器,以及新一代高功率鐳射武器等的新一代導彈驅逐艦DDG(X)計畫到2028財年才開工建造。
大約一年前,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宣佈建立奧庫斯「三邊安全夥伴關係」,美英兩國將根據這一夥伴關係協定説明澳大利亞建造核動力潛艇,但澳大利亞甚至也有可能一、二十年之內都沒有新的潛艇。
美國總統拜登在美白宮東廳內與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和時任英國首相伯里斯·詹森舉行線上會晤,並就達成「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發表講話。(2021年9月15日)
澳大利亞國防部長理查·馬勒斯(Richard Marles)今年6月份表示,「極端樂觀的」的估計是,澳大利亞任何新的核潛艇艦隊最快在2030年前準備就緒,他警告說這可能使澳大利亞有一個長達10多年的「能力缺口」。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在2021年度報告中指出,美國和台灣領導人面臨的威懾挑戰在今後幾年會變得更加嚴峻,未來五年內,美國計畫退役一批老舊的作戰平台,以期擁有一支規模更小、更現代化的部隊,這在中國領導人看來可能是一個「機會之窗」,「在此期間,美軍的干預能力最弱。」
報告說,美國擬在2026年退役48艘現役艦艇,256架飛機,其中包括一艘航空母艦、11艘巡洋艦和13艘潛艇。與此同時,中國將台灣置於中國控制之下的政治意願則會繼續堅定不移,而且,所有趨勢都表明他們的軍事能力將繼續增長。
根據中國軍隊的現代化時間表,2027年為「確保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之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日本防衛省旗下的智庫「防衛研究所」在其2022年《中國安全戰略報告》中指出,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時間表,將2027年、2035年、2050年設定為里程碑之年。在這些里程碑之年,不僅要關注中國的國防費增幅、新式武器裝備列裝等,還要注意人民解放軍的聯合作戰構想,要「從多方面估算人民解放軍的聯合作戰能力,這一點今後依然重要。」
美國國防部去年11月公佈《中國軍事與安全態勢發展報告》說,如果中國能夠如願以償,「解放軍在2027年的現代化目標可以為北京在台灣突發事件中提供更可靠的軍事選擇。」
美軍威懾力
儘管美軍在台海衝突中可能獲勝,但是包括兵棋推演在內的各類研究分析都認為,無論勝負如何,美國參戰的代價將十分沉重,因此相對美軍是否有能力保衛台灣來說,更重要的問題是,美國是否能夠維持對中國的足夠強大威懾和赫阻力,使其不敢冒然動武。
過去在國防部主管國家安全和防務政策制定的弗盧努瓦曾表示,鑒於中國已有在自己的後院部署比美國更多軍力的能力,美國決策者需要更有創意地思考如何影響北京的攻台盤算。她在《外交事務》網站上的一篇文章說,「例如,如果美軍有能力在72小時內可以令人信服地威脅要擊沉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所有軍艦、潛艇和商船,那麼中國領導人可能會對例如封鎖或進攻台灣三思而後行;他們不得不懷疑是否值得將整個艦隊置於危險之中。」
華盛頓防務事務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的非常駐研究員彼得∙哈裡斯(Peter Harris)指出,如何阻止中國入侵台灣?簡而言之,就是必須讓中國領導人相信,征服台灣的成本將超過收益。換言之,美國必須以如此嚴重的後果威懾中國。
但是,他在最近的一篇研究報告中指出,美國在提高其威懾可信度方面面臨挑戰。報告指出,美國無法採取哪怕是最基本的步驟來增強其威懾力的可信度。例如,美國不能與台灣簽署共同防禦協定,也不能公開向台灣部署常規或核力量,因為這樣的舉動大幅背離當前的政策,也更有可能引發而不是防止中國開戰。
這位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政治學的副教授在這篇題為「阻止中國入侵台灣:維持現狀」(Deterring A Chinese Invasion of Taiwan: Upholding The Status Quo)的論文中說,美國實際上很難讓中國相信,美國不惜在台灣捲入一場可能會變成核戰的戰爭。
他對美國之音說:「在過去的七個月裡,拜登政府明確表示,我們不會在烏克蘭問題上與俄羅斯直接對抗,因為俄羅斯擁有核武器。中國也有核武器。當我們已經說了七個月,我們不會對俄羅斯如此,那麼北京為什麼會相信我們將與中國直接對抗,並甘冒第三次世界核大戰的風險?」
哈里斯強調,他不是說美國不可能進行軍事干涉,而是北京領導人很難相信、或者至少是懷疑美國保台的可信度和決心,懷疑美國有「令人信服的理由」。
哈裡斯在論文中指出,鑒於各國只有在攸關自身重大利益的情況下才會開戰——尤其是那些可能「演變成核戰」的戰爭,北京的決策者有充分的理由懷疑台灣安全攸關美國的核心利益。這一事關美國利益、戰略意圖和可能的後果和反應的基本判斷很難為一些大聲宣示所改變。
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SBA)的中國安全問題研究員傑克·比安奇(Jack Bianchi)說,中國正在發展一套強大的戰區範圍核力量,足以穿透先進的防空和導彈防禦系統並打擊移動目標。
他在寫給美國之音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儘管美國擁有優越的戰略核武庫,但北京可以利用其戰區核武器和運載平台來威脅美國的盟友和夥伴,並令人對美國的核安全保障產生質疑。換言之,盟國和合作夥伴可能會越來越多地質疑華盛頓是否會以及如何回應北京對韓國、日本、台灣等地的目標使用核武器。」
美國總統拜登提名接掌美戰略司令部的空軍上將柯頓(Anthony Cotton)最近警告說,美國的戰略計畫必須考慮中國加速的核計畫。科頓在他的提名聽證會上說,中國核能力已經被認為從「最低限度核威懾力」開始有所轉變。他說:「我們看到他們的核武力量的驚人擴張。在我看來,這並不反應最低限度威懾力。」
長期以來,威懾戰略一直是支撐美軍優勢的重要理念之一,旨在迫使對方判斷採取行動的成本遠高於收益,從而決定放棄採取該行動。在台灣問題上,讓中國明白它在台海戰爭中必敗無疑的威懾被稱為「拒止性威懾」(deterrence by denial),相對的另一種威赫策略 — 「懲罰性威懾」(deterrence by punishment)是指試圖說服中國,使其相信即使獲勝成本也會遠遠超過任何可能的收益。
布魯金斯研究員梅蘭妮·西森(Melanie Sisson)在不久前的一份政策簡報中說,基於美國國家利益考慮,拒止性威懾的成本和風險在台灣問題上並不合理的,相比之下,懲罰性威懾則是務實的。她說,儘管有許多極具說服力的理由讓台灣保持民主、並保持與西方的密切關係,「但這並沒有重要到以至於值得奉行這樣一個戰略,其失敗的直接後果是與擁有核武器的對手進行一場高新技術高端戰爭。」 相比之下,懲罰威懾的策略是務實的。即使失敗,它也為美國政策制定者保留了選擇權——它既不立即發動戰爭,也不排除隨後決定參戰,保衛或驅逐侵略者。
西森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她力主「懲罰性威懾」主要是因為「拒止性威懾」很可能並不可行,另一個原因是該策略代價高昂並且會帶來很多風險。她說:「我認為它增加了實際上可能導致衝突而不是避免衝突的可能性。第三個原因是,我認為歸根結底,美國在台灣地位問題上的利益並不值得冒與中國開戰的風險,而這是拒止性威懾戰略的一部分。」
西森說,這並不是說美國不對台灣的地位無動於衷,而是說可以更好地利用威懾來達到同樣的目標,而美國的成本和風險要小得多。
同時兼任美國國防部顧問的西森說,美國應制定包括外交、經濟、以及軍事等行動在內的一個一攬子計畫,向北京明確表示如果武力犯台將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歐巴馬政府時期的國防部副部長、現任戰略諮詢公司「西方執行官顧問」(WestExec Advisors)管理合夥人的弗盧努瓦在上星期大西洋理事會組織的專訪中說,目前是美國名副其實的「國家安全時刻」。她說:「幾十年後我們將回首這一刻,看到地緣政治構造板塊正在我們腳下移動,世界正在重新調整。」 她稱台海局勢是最有可能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候選者,美國現在需要進行一些不同的投資,需要超越國內政治,以達到威懾結果。
「因為沒有人願意與中國開戰。這對所有有關各方都將是毀滅性的,甚至對贏家也是如此,當然對全球經濟以及美國人民、朋友和盟友的安全與繁榮也將是毀滅性的。」 弗盧努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