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誰贏得烏克蘭戰爭,美國都在戰略層面輸了
拉蒙·馬克斯(美國非政府組織BENS副主席)
文/拉蒙·馬克斯 譯/觀察者網 由冠群
無論誰贏得烏克蘭戰爭,美國都在戰略層面輸了。俄羅斯將與其他歐亞大陸國家建立更緊密的關係,這些國家包括中國、印度、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海灣國家。它將不可逆轉地遠離歐洲民主國家和美國。正如尼克森總統和基辛格在冷戰期間打「中國牌」孤立蘇聯一樣,普京總統也將打出自己的牌來遏制美國的全球領導力。
莫斯科知道自己已無法再把歐洲作為本國能源的主要客戶,因此順理成章地開始向亞洲(尤其是中國和印度)擴大其化石能源出口。自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已取代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
誠然,在中短期內,輸送能力不足將限制俄羅斯向中國出售更多化石燃料。俄羅斯目前只有一條通往中國的陸上石油管線——中俄原油管道。目前唯一在運營的天然氣管道是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除了通過陸上管道向中國大陸輸送石油和天然氣,俄羅斯還有海運路線。
在未來幾年,中國和俄羅斯無疑將進行大量投資,增大兩國間的石油和天然氣輸送量,使俄羅斯更好地扮演中國化石燃料主要供應國的角色。中國很可能因此減少對中東船運化石燃料的依賴,這些燃料在運往中國時必須經過某些不安全的海上要道,如麻六甲海峽等。
更緊密的能源聯繫將有助於中俄兩國拉近距離,建立「上不封頂」的歐亞大陸戰略關係。在其後院有了俄羅斯這樣一個忠誠的能源供應商後,中國在與美國及其印太地區盟友打交道時必將獲得更大的戰略迴旋餘地,這一切都不利於西方「民主國家」。
自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也大幅增加了對印能源出口。根據能源和清潔空氣研究中心的資料,「印度一直是歐洲棄購商品的主要買家」。在俄烏衝突之前,印度幾乎不從俄羅斯購買石油。而現在它卻每天進口超過76萬桶俄羅斯石油。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一直在努力拉攏印度與印太民主國家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印度增購俄羅斯化石燃料將阻礙這一目標的實現。
事實上,作為世界最大民主國家的印度對俄烏衝突採取了中立立場。在聯合國投票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印度投了棄權票。它拒絕將此次衝突歸咎於俄羅斯。除了不斷發展的新能源供應關係,俄羅斯長期以來還是印度軍隊的主要武器供應國。重要的是,德里還很感激俄羅斯一直在喀什米爾問題上支持印度。印度對俄烏衝突的態度突顯出一個現實,即印度可能不會完全融入像四方機制這樣的西太平洋聯盟。如果中國足夠聰明,避免與印度發生更多邊境衝突,那印度很可能會更少地參與四方機制活動。
對西方來說,更壞的消息是,在聯合國大會投票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印度並不是唯一投棄權票的國家。還有另外34個國家拒絕站到西方一邊。這些不願譴責俄羅斯的國家擁有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甚至美國的鄰國墨西哥也拒絕譴責俄羅斯或與西方一道對俄實施經濟制裁。
這些都是美國需要面對的棘手戰略現實。俄烏衝突爆發後,西方「民主國家」迅速聯合起來,通過了一系列針對莫斯科的制裁措施,包括設定了終止從俄羅斯購買化石燃料的期限。但西方的能源制裁在一定程度上適得其反,引發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和供應中斷,以至於布魯塞爾現在正努力減小其經濟損失。歐盟甚至悄悄宣佈要放鬆對俄能源制裁以穩定能源市場。儘管西方抱怨俄羅斯將其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武器化,但現實是布魯塞爾和華盛頓首先動用了能源武器,在衝突爆發後就立即宣佈要減少進口俄羅斯化石燃料。
俄烏衝突也帶來了一項意外之喜,那就是北約的復興,北約國家已經團結起來一起支持烏克蘭。在芬蘭和瑞典加入後,北約將變得更加強大。消極的一面是,與其他北約夥伴相比(波羅的海國家和波蘭除外),美國承擔了更多的援助義務。到2022年5月20日,美國向基輔提供或承諾提供54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英國以25億美元援助額遠居第二位,其後是波蘭16.2億美元,德國14.9億美元。截至5月20日,美國對基輔的援助是所有其他歐盟國家援助總額的三倍多。
儘管俄羅斯對歐洲盟友構成了更直接的威脅,但卻是距離戰場5700英里且遠隔大西洋的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最多的軍事援助。烏克蘭戰爭再次表明西歐過於危險地依賴美國領導力和軍力。美國外交決策機構只有擺脫自己堅持70多年的執念,不再相信只有美國才能領導北約和擔任北約聯軍主力,這種情況才會發生改變。
北約防務承諾第五條僅限於大西洋地區,這是一個更不理想的現實,美國必須做出調整。假如珍珠港、夏威夷、關島遭到中國、朝鮮或俄羅斯的襲擊,那北約的集體防務條款將無法啟用。然而,儘管北約不可能修改條約以援助美國太平洋戰區,華盛頓仍不應該也不可能放棄北約。美國外交決策機構所要做的是必須加倍努力,讓歐洲盟友承擔更多——即使不是大部分——歐亞大陸的責任。
促使北約在1949年成立的歷史場景已一去不返,如果美國繼續沉浸在過去的設定中,那情況將會越來越糟,因為美國的軍事資源和能力已經捉襟見肘。美國已不再是主導世界的唯一力量。為了應對一個日益多極化的世界,美國遲早要讓其歐洲盟友承擔更多的聯盟責任。
(觀察者網由冠群譯自美國「國家利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