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美中在東南亞較勁,專家:美漸占上風但拉鋸戰將持續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中國外長王毅7月9日在印尼巴厘島出席20國集團外長一次會議前邊走邊交談

文/美國之音鍾辰芳

在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過雙邊會談後,中國外長王毅接著對東盟發出警告說,要遠離地緣政治算計,「不要當大國博弈的棋子」。專家說,如果要把美中兩國競爭看成地緣政治棋局,那麼美國在這盤棋局中正在迎頭趕上,因為美國開始為這個地區提供中國之外的替代選項,不過東南亞國家並不願在美中之間被迫做出選擇,也不願見到美中競爭白熱化導致「後院發生熱戰」,因此美中拉鋸戰在可預見將來將持續下去。

王毅星期一(7月11日)在雅加達東盟秘書處發表演講時說,包括東盟在內,不少地區國家受到「選邊站隊」的壓力,地區戰略環境面臨被政治需要重塑的風險,東盟各國有必要「遠離地緣政治的算計,遠離叢林法則的陷阱,不當大國博弈的棋子,不受霸淩霸道的脅迫」。

王毅上週六才在印尼的20國外長會後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了5個多小時的雙邊會談,兩人都希望在美中關係緊張之際增加溝通機會,為兩國關係加裝「護欄」,同時也為接下來美中元首的談話進行鋪墊。

美中外長各持立場

王毅在會中對布林肯提出「要求美糾正錯誤對華政策和言行」、「中方關切的重點個案」、「中方重點關切的涉華法案」,以及「中美8個領域合作」等四份清單,希望美方「切實認真對待」。

布林肯在當天一場記者會上表示,他和王毅除了談到美中可以在氣候危機、糧食安全、全球衛生等領域合作外,也坦率地討論了兩國有重大分歧的議題,包括美國對北京在台海日益挑釁的言行、對香港、西藏和新疆打壓自由人權措施的關切。

對於美中都在尋求擴大對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雙方的外交較勁不斷升溫,分析人士說,當地國家都不希望見到這種競爭日益白熱化,因為那將使他們處於非常困難的地位。

喬治華盛頓大學西格爾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迪帕·奧拉帕利(Deepa Ollapally)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由於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為地區注入龐大資金,再加上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以及以中國為首的「區域全面夥伴經濟關係」(RCEP)包含了許多地區國家,但美國並不在其中,過去多年來美國在與中國的經濟競爭上一直都是處於落後的局面。

美中較勁針鋒相對

不過她說,在拜登政府啟動超越「四方安全對話」(QUAD)機制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並宣佈將投入龐大資金後,美國也開始在地區與中國展開經濟上針鋒相對的較勁。

「無論那些金錢是否會全部投入,或他們是否會募集到所有資金並將它落實,那是另一個問題。不過我認為資訊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我認為布林肯在這個局面中處於上風。比他以前更為有力。另外一點是我認為中國現在正處於守勢。因為大多數在地區的夥伴和盟友,包括東南亞和更廣泛的亞洲,對於中國的利益不斷在增加都感到緊張。所以我認為中國現在正感到一些壓力。」

奧拉帕利說,王毅在20國外長會後接著出訪東南亞5個國家,其中還包括緬甸,這是自去年緬甸因軍事政變遭到西方制裁後到訪級別最高的中國官員,所以王毅的訪問或許意味著中國想要將緬甸和其他任何可能的國家拉到其陣營中而不要失去任何一個朋友,因此在當前緬甸受到孤立時中國要對其提供援助,幾年前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也對緬甸非常支持,但現在情勢已經有了變化。

拉鋸戰美漸占上風

她說,類似緬甸這種美中之間的拉鋸戰今後人們還會不斷見到,不過她認為美國的地位應該會越來越強,而中國則是越來越弱。

針對王毅告訴東盟國家不要當「大國博弈的棋子」,奧拉帕利說,東盟國家已經在與美中兩國的關係中保持的非常平衡,它們在經濟上與中國有許多聯繫。

「不過我不確定他們會尤其喜歡聽一個像中國一樣的大國來告訴他們,不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小心這裡,小心這個國家。因為我認為,你知道,他們是非常自豪的民族主義國家。我認為公開的這麼說顯示中國認為東南亞國家在往美國陣營靠近的路上走得太遠。這幾乎像是一個警告。我不認為這種說法會得到好的反應,因為‘不要做一個棋子’聽起來好像是認為東南亞國家不知道應該如何追求自己的外交政策利益。」

中國憂美組建聯盟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項目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美中競爭日益激烈是因為雙方都試圖爭取區域國家的民心,中國外長王毅在出訪南太平洋國家後接著又到東南亞國家訪問,顯示中國對美國在印太組建包括「奧英美三邊安全協議」(AUKUS) 和「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聯盟機制越來越擔心。

「這些都是中國會擔憂的機制。我認為他們也擔心印太經濟框架有潛在可能提供在中國以外的替代選項。中國的目標,當然是成為區域最有支配力量的國家。他們希望見到美國的影響力減弱。很顯然,現在的趨勢不一定是他們想要見到的方向。所以我認為他們正在謀求加強他們與這些國家的關係,防止它們滑向美國。」

北京不僅擔憂美國提供區域經濟選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博鼇論壇上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還進一步宣示,中國不僅可以為全球提供發展援助,今後還將提供安全領域的合作,最近中國與所羅門群島簽署的安全協定,正是美中在全球安全競爭上正在升級的例子。

北京欲頂回美國安全領域角色

葛來儀說,「全球安全倡議」還在初始階段,不過中國對美國傳統上被視為是一個主要安全提供者越來越擔憂,現在決定要對此做出反制。

她說:「過去中國被許多國家視為是它們的經濟夥伴,但它們把美國視為安全夥伴。我認為中國擔憂這個趨勢將繼續增長,擔心它們將在安全上依賴美國。所以我認為中國已經決定,是時候頂回美國作為印太地區主要安全參與者及提供者的地位。我認為那是促成‘全球安全倡議’背後的因素。」

區域國家不要選邊

至於未來美中競爭態勢會如何發展,葛來儀說,這是一個複雜的動態過程,但大體而言,區域國家都不願意被迫選邊。

「它們也不願見到它們後院發生熱戰。它們擔心美中可能脫鉤,或是美國施壓要它們不要與中國做什麼特定的事,或是中國施壓要它們不要與美國做什麼。這會使許多國家處於非常尷尬的處境。那些國家想要利用美中競爭極大化它們可操作的空間,而不是減小它們可操作的空間。」

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奧拉帕利也說,沒有國家想要在美中大國競爭中當一個棋子,也沒有國家想要當別人的典當品,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不會受到這些國家的歡迎,因為這會讓它們處於非常困難的地位。

她說,過去20年來東南亞國家在經濟上與中國接近,在戰略上與美國接近,現在美中競爭日益激烈是一個新發展,這些國家也擔憂它們可能會被迫在美中之間選邊。

「我希望美國能夠理解它們所處的地位,不要迫使它們必須做出選擇。那會是美國做出的錯誤外交舉措。」

區域國家保持平衡對美中有利

奧拉帕利說,她希望中國也一樣不要迫使東南亞國家選邊站,儘管美中都對區域做出表態,不過她認為這些國家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是可能和過去一樣,在經濟上與中國要比與美國更為接近,但是在政治上和戰略上他們會站在美國這一邊。事實上,她認為從美中兩國的角度來說,或許這些國家採取中立或平衡立場還是對他們比較有利,至少到目前為止美國並沒有要求東南亞國家在美中之間做出選擇。

布林肯上週六在巴厘島的一場記者會上表示,在印太地區,美國並不是要各國做出選擇,美國是在例如投資、基礎設施和發展援助等領域提供它們一個選擇。「在一個程度上,其實有很大空間讓所有人去做這件事,因為需求非常巨大,尤其是在基礎設施方面。

不過他說,美國要做到是確保所有參與者都能朝最高目標准標競賽,而不是比賽往下到最低標準,例如美國提出的「印太經濟框架」就是要確保美國對地區國家所做的投資能夠以最高標準來進行,例如在投資基礎設施時美國不會讓那些國家承擔過多債務,而是在推動對勞工、對環境的保障,以及不會助長腐敗等等。

「我的希望是,如果中國在持續參與這些努力時能夠爭取做得最好,提升它的格局,那實際上對各方都好。」

連結:美中在东南亚较劲,专家:美渐占上风但拉锯战将持续 (voa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