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利平:中國人圍觀菲大選,不要被美媒牽著走
許利平(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文/觀察者網
【導讀】 菲律賓2022年大選塵埃落定,總統候選人小斐迪南·馬可仕和副總統候選人莎拉·杜特蒂-卡皮奧雙雙高票當選。
背著「獨裁者之子」政治包袱的小馬可仕為何能獲得壓倒性勝利?在這場選舉中,「親美」、「親中」的標籤又對選票有多少影響?
圍繞選舉相關話題,觀察者網採訪了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許利平。
【採訪/觀察者網 李泠】
觀察者網:我們看到在這次選舉中,小馬可仕一直背著所謂「獨裁者之子」的政治包袱,而在政治宣講上,除了高喊讓菲律賓「重新崛起」(Rise again)、不斷強調「團結和希望」之外,既不參加電視辯論,也很少公開向選民闡述具體的施政想法,但是他最後仍獲得了壓倒性票數。他勝選的原因有哪些?
許利平:媒體5月10日公佈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小馬可仕獲得的選票逼近60%,這是自他父親1986年被推翻、菲律賓進入民主轉型期以來所進行的歷屆總統選舉中得票率最高的。以往的總統得票從未超過50%,他是唯一一位,可以說他創造了一個新的歷史。
在西方和菲律賓主流媒體將他描繪成「獨裁者的兒子」、家族貪污等負面新聞屢被提及的情況下,小馬可仕仍能以絕對優勢獲勝,我想這裡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相比空洞的民主價值觀,菲律賓的民眾更渴望麵包。
在菲律賓,1/4的家庭是貧窮家庭。而新冠疫情對菲律賓的經濟打擊非常大,2020年菲律賓的GDP萎縮9.5%,創造了自二戰結束、菲律賓獨立以來的最差紀錄;雖然今年的經濟有所恢復,但其國內的失業率和不充分就業率仍然較高。換言之,很多菲律賓人沒有工作、餓著肚子。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菲律賓的主流民意希望能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把菲律賓從疫情困境中拉出來,帶領菲律賓經濟走向復甦。
而在小馬可仕的父親老馬可仕執政期間(1965年-1986年),放眼整個亞洲,20世紀60年代中葉,菲律賓是經濟增速第二高(僅次於日本)的國家,是東南亞的翹楚。現在不少菲律賓人仍懷念那個時代,希望菲律賓能重現往昔輝煌。這為小馬可仕爭得了不少的民意支持。
當然,還有一些不可忽視的原因。在菲律賓,你想贏得總統選舉,離不開一些大家族的支持。這次小馬可仕的勝選,就得益於馬可仕家族、杜特蒂家族和阿羅約家族三大家族的聯盟合作,這三家的政治版圖基本涵蓋了菲律賓北、中、南三個地區。這政治基本盤為小馬可仕的勝選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小馬可仕這人也非常善於利用社交媒體吸引年輕人,而這次年輕選民人數占了全部選民的1/3。老一代菲律賓人可能對老馬可仕總統有些不好的印象,而年輕人就沒有那麼重的歷史包袱,這也是小馬可仕取勝的一個重要原因。
觀察者網:確實,在選舉過程中,小馬可仕把老馬可仕執政時期描述成「黃金時代」。不過一說到老馬可仕及其家族,很多人也會一下子想到「百億美元」,年輕人對此不重視,是否可以理解成,現在的菲律賓年輕人對於貪污腐敗也相對麻木了?
許利平:大家可能都知道,在菲律賓,你要承包工程等等,有個潛規則,就是給10%的回扣。所以某種程度上,貪腐在菲律賓已是一種司空見慣的事情,難說誰最腐敗,年輕人早已見怪不怪。
再說了,說馬可仕家族貪污100億美元,這個需要明確的證據,而現在我們看到的更多是媒體的各種報導及一些法院的相關指控。比如2018年,菲律賓反腐敗法庭判定小馬可仕的母親伊美黛有7項腐敗情節,但至今這案件未完全塵埃落定,這裡面存在著很多政治操弄。很多年輕人看到了把腐敗問題政治化的一面,所以對於馬可仕家族的腐敗問題,他們可能有自己的看法。
觀察者網:這10%的回扣率,還是老馬可仕在任期間整出來的。大家對貪腐問題早已見怪不怪,但我們看到今年有好幾位總統競選者仍在拿政府腐敗問題做文章。
許利平:對,馬可仕家族以貪腐聞名,所以這些競選者試圖通過打反貪牌擊倒小馬可仕,但沒想到很多人對這問題不再那麼敏感。很多普通人可能已經認識到,腐敗在菲律賓是一個長年累月積累的結果,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消除的。
觀察者網:您剛提到大眾更注重麵包,不過對於自己的具體施政理念,似乎小馬可仕在競選過程中也沒有過多闡述。
許利平:小馬可仕實際上出了不少成績。他有30多年的從政經驗,包括在他的家鄉北伊洛科斯省當了3年副省長、12年省長,還當選過眾議員、參議員。可以說,他的從政經驗非常豐富。
而且,他在家鄉擔任省長期間做了不少實事,特別是對農業基礎設施進行大量投入,推廣農業現代化,也不斷給予農民各種補助以提高糧食產量。要知道,菲律賓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數量超過一億),但它在糧食方面尚不能自給自足。
除了農業,小馬可仕還大力發展旅遊業,讓他的家鄉成為菲律賓的一個非常熱門的旅遊觀光點。此外,菲律賓能源非常緊缺,所以小馬可仕也很「趕時髦」,在家鄉推廣風力發電、發展新能源。
可以說,在當時的地方政府裡,小馬可仕的執政表現屬於最好的一撥,成績有目共睹。
雖然他在競選過程中沒有系統地闡述自己未來的施政理念,但他在接受一些媒體的採訪時也談了自己的一些施政策略,比如談過未來經濟怎麼搞、外交打算怎麼處理。另外,他還專門建立了自己的競選網站,在網站上也談了不少主張,比如涉及社會保障等等。換言之,相比傳統的競選方法,小馬可仕更多是利用自己的方式呈現自己的施政方略。
觀察者網:您剛提到他的勝選離不開三大家族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杜特蒂還曾公開宣稱希望民眾不要選「軟弱的人」當總統,那時輿論普遍認為他在內涵小馬可仕;但是今年3月,總統府又突然發佈了杜特蒂與小馬可仕交流「執政經驗」的照片。為什麼杜特蒂會有這一轉變?特別是考慮到他有其他選擇,如直接推自己的女兒薩拉參選總統。
許利平:確實,小馬可仕實際上不是杜特蒂首選的總統候選人,所以你可以看到,雖然到了競選後期,杜特蒂為小馬可仕暗中提供了一些支持,但直到今天,杜特蒂都從未公開表示過他支持小馬可仕競選總統。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我想他有自己的考慮。
一方面,在競選前期,杜特蒂一度想過自己參選副總統,讓他的女兒薩拉·杜特蒂競選總統,甚至他在自己的政黨內部推出一些總統、副總統候選,試圖讓女兒中途替代他們來競選。所以他實際上有自己的一個計畫,小馬可仕不在他的優先考慮範疇內。
而且,小馬可仕在2016年競選副總統時,以微弱的差距26萬張選票——小馬可仕宣稱這次選舉存在舞弊情況——敗給現任副總統萊尼·羅佈雷多,所以阿羅約家族也曾提議過讓薩拉競選總統、小馬可仕競選副總統。
不過,小馬可仕今年已經65歲了,若這次不競選總統,再過6年,他就71歲了,沒有多少機會了,所以這次競選可謂背水一戰;而薩拉才40出頭,還有大把機會。而且,小馬可仕在2016年競選副總統時,對杜特蒂贏得總統選舉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從這意義上來講,薩拉可能覺得現在也是報恩的時候。
觀察者網:薩拉這次也是高票當選副總統。對於她的勝選,我們是否就可以大膽地說,其中不小比例的選票得益於她爸的光環?
許利平:當然,畢竟杜特蒂在其6年施政中獲得了菲律賓民眾高度的認可和支持,他在臨卸任時仍有67%的支持率,這在歷屆總統中屬於罕見情況。杜特蒂的形象必然給他女兒的競選帶來加分,民眾自然也希望薩拉能繼承她爸爸的施政風格,在未來給菲律賓帶來更多穩定和繁榮。
觀察者網:杜特蒂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強硬派。您能否總結下他這6年施政給菲律賓社會帶來哪些改變?
許利平:我覺得杜特蒂是一個非常強勢、非常有自己的政治意志、也非常有戰略眼光的領導人。他對菲律賓的最大貢獻應該就是外交上的貢獻,扭轉了阿奎諾三世時期向美國一邊倒的外交政策,在中美之間玩平衡,讓菲律賓獲得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利益。
在內政領域,他的成績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掃毒行動。原先菲律賓吸毒販毒現象非常猖獗,而我們都知道,如果年輕人廣泛吸毒,這個國家就沒有未來,所以杜特蒂嚴厲打擊毒品交易,期間不少販毒分子或被槍斃,或被繩之以法,打擊力度前所未有。
雖然他的這一行動受到西方社會的指責,但其社會效果非常好,畢竟販毒吸毒也常與其他社會犯罪緊密聯繫在一起,而社會治安的穩定對一個國家的發展而言至關重要。所以他的掃毒政策應該說還是深得民心的。
另外,他還推出了「大建特建」基礎設施建設計畫。現在一些民眾選擇支持小馬,也是因為老馬可仕時期,菲律賓的基礎設施建得還是不錯的,包括今天馬尼拉的一些劇院、道路橋樑還都是老馬可仕時代建設的。後來的多任總統在基建方面根本沒多少作為,而杜特蒂的「大建特建」計畫毫無疑問對菲律賓的經濟發展起了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
觀察者網:我們再來看看小馬可仕的老對手萊尼·羅佈雷多,您如何評價她這次競選失利?除了先前提到的民眾更想要麵包,而非空洞的民主價值觀,還有哪些原因?
許利平:羅佈雷多在菲律賓的形象還是不錯的,而且她這次參選也有精心打扮過。在早期的民意調查中,她的支持率只有8%,如今有近28%的得票率,上升幅度相當大。
28%的得票率,這跟她的選舉策略有關。一方面,支持她的民眾很多是中產階級。有個說法,聽羅佈雷多的競選演講,很多人是開著私家車去的;聽「拳王」帕奎奧的競選演講,很多人都駕著吉普尼(菲律賓最流行的一種運輸交通工具);而聽小馬可仕的演講,基本都是非常有組織的大規模活動。各有各的支持風格。羅佈雷多在一些精英群體中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在菲律賓,底層人士占絕大多數。換言之,她的基本面沒那麼廣泛。
另外,她本身是律師出身,在行政上既缺少執政經驗,也沒有多少突出政績。她在當議員期間,沒有提出什麼能讓大家記得住的法案;雖然當了6年副總統,但在杜特蒂內閣中屬於被邊緣化的人物,所以也沒做太多事。
而且,我剛提到過,受疫情衝擊,菲律賓民眾當下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帶領他們走出困境,而羅佈雷多在競選過程中不斷強調的女性身份在這裡可能就是一個減分項,或者說會讓她吃虧。
在自1986年至今的36年裡,菲律賓有過兩任女性領導人,一位是阿奎諾三世的母親柯拉松·阿奎諾,另一位是阿羅約。在這兩位女性領導人執政時期,菲律賓各方面的表現好像並沒有令菲律賓人眼前一亮,所以菲律賓人在比較之下,可能會認為男性領導人在面對經濟困難時處事會更果斷。
再就是,她是自由黨的主席,而自由黨在菲律賓屬於保守派,自身有很多負資產,因此她這次是以獨立的身份參選。雖然也有一些政黨支持她,但比不上小馬可仕——小馬可仕獲得8個政黨的支持,而且都是大政黨。這也是她敗選的一個重要原因。
觀察者網:我們可以看到關於菲律賓的這屆選舉,不論是西方媒體還是中國國內媒體,在報導時都常給候選人貼上「親美」、「親中」的標籤。您認為這兩個標籤對這次選舉實際上有什麼影響?
許利平:我個人認為,外交在這次選舉中並沒有佔據主導地位,老百姓投票,更多還是看重這人的領導力,看他能否推動菲經濟復甦。
美媒為什麼老給他們貼上「親美」、「親中」的標籤?這跟美國人對菲律賓的定位有關係。美國人把菲律賓定位為自己在亞太地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盟友,兩者簽訂過《美菲共同防禦條約》,所以美國不希望新上來的總統對自己不友好,它需要一個對自己絕對服從的菲律賓總統——雖然杜特蒂在執政後期對美政策有一些回檔,加強了和美國的合作,但美國對杜特蒂總體不是很滿意。
更重要的是,美國在菲律賓殖民統治了50年,菲律賓今天的政治制度、很多社會文化都深深地烙上了美國政治、文化的烙印,所以很多菲律賓人骨子裡還是比較親美的。因此,美國也想借「親美」這個標籤來引導民意、左右選舉。但沒想到,即使主流民意親美,但在選人的關鍵時候,民眾們更看重的還是內政問題。
觀察者網:網上有觀點認為,美軍在菲律賓民眾心中的形象太過惡劣,從而影響了親美派的支持率。您怎麼看這說法?
許利平:這觀點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具有代表性。還是剛才說的,外交因素不是這次選舉的決定性因素。
老百姓們其實都知道,不管哪個候選人上台,內政外交都是要受到一些制度性的約束的。小馬可仕上台,受盟友關係影響,他不可能和美國離得太遠;即使是羅佈雷多上來,也是一樣的道理,她不可能全面走向美國,因為已有先例,阿奎諾三世向美國一邊倒,而老百姓已經看到自己不能從中得到實惠。
觀察者網:最後一個問題,您能否預測下小馬可仕擔任總統後,中菲關係的可能走向?
許利平:我個人認為,小馬可仕上台對中菲關係會有一個積極的推動作用。
首先,我不能給小馬可仕貼上「親中派」的標籤,不然就上了西方人的當。給他貼這標籤,等於給他挖坑,或可視作一種捧殺、「抹紅」,實際上不利於中菲關係的後續發展。我覺得西方過度強調「親中」標籤,用心險惡。
小馬可仕在17歲時曾跟隨他母親訪問中國展開「破冰之旅」,後來擔任地方領導人時也和中國有諸多合作關係。所以某種程度上,小馬可仕可算作一個「知中派」,對中國比較瞭解。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會向中國一邊倒,這也不符合菲律賓的自身利益。
我估計小馬可仕上台以後,會執行一種非常務實的對中政策。所謂務實,更多是聚焦菲律賓自身的發展問題,無論是經濟復甦也好,還是推進它的工業化發展,都是圍繞其內政目標。
從這角度來看,我覺得可以展望中菲未來在基礎設施方面的一些合作,比如新能源開發,比如農業生產,甚至比如南海油氣的共同開發。受疫情和俄烏衝突影響,全球面臨輸入型通貨膨脹風險,而現在的菲律賓仍有不少商品依賴進口,物價高企,為此中菲在工業生產領域也可以進行一些合作。我相信中菲間的這種合作,會是一種務實的、基於各自國家利益的、並不針對任何協力廠商的合作。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到,在小馬可仕執政期間,南海問題會成為中菲關係的一個不確定因素,因為美國肯定要借南海問題在中菲之間製造一些摩擦和障礙。不過我相信,這些都只會是小浪花,是插曲,中菲之間友好合作的大局是不可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