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副國安顧問博明:應有效遏制中國攻台
文/美國之音李逸華
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不認為中國在習近平統治下會繁榮發展,並對美中全球競爭的結局感到樂觀。前國防官員則警示,如同普京,習近平之後也會將重心轉向建立其政治遺產,「美國必須要在未來五年內證明能有效遏制中國對台灣的軍事行動」。
博明星期一(2022年5月3日)在洛杉磯出席美國智庫米爾肯研究院(Milken Institute)舉行的年度全球會議上談到中俄戰略夥伴關係時表示,北京和莫斯科在2月初共同發表的聯合聲明等同於「冷戰宣言」。
「那不是他們關係的開始,而是十年來努力推動的累積結果,習近平試圖將普京納入北京的世界觀、習近平的世界觀,也就是要重塑全球治理的世界觀,徹底背離二戰後時代(的世界秩序)。」博明說。
同台出席會議的還包括在前歐巴馬政府任內擔任副國防部長的弗盧努瓦(Michele Flournoy)、美國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現任主席史密斯(Rep. Adam, Scmith, D-WA)、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首席共和黨議員麥考爾(Rep. Michael McCaul, R-TX),以及前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哈曼(Jane Harman)。
在前川普政府中擔任副國家安全顧問的博明曾作為記者在中國工作長達7年,被視為是華盛頓政治圈裡深諳中國事務的專家。
目前在胡佛研究所擔任訪問學者的博明認為,針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人們也必須追究中國在其中的責任。「他們真的在為這場戰爭背書,他們提供虛假資訊,提供外交掩護,或許還提供財政和軍事支援,」博明說。
他還強調,即使中國不斷聲稱自己維持中立的角色,但實際上他們「正在水下更快地劃槳,試圖為普京提供支援」。
在前歐巴馬政府任內擔任副國防部長的弗盧努瓦也在討論會上表示,中國在俄烏戰爭中「選邊」支持俄羅斯喚醒了歐洲各國對中國的警惕。
「過去幾年來我們看待中國的角度和歐洲有很大不同,但歐洲國家現在愈來愈接近我們的看法,認為中國是個問題,」 弗盧努瓦在會上說,「這個威權政府的行為,習近平帶來的麻煩,這也影響到他們(歐洲)的利益。」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軍事入侵行動已進入第三個月,但未能完全佔領烏克蘭任何一座主要城市。一些專家預測,俄羅斯將在5月9日勝利日之前展開全力攻擊,以便在這個戰勝納粹德國紀念日到來時舉行慶祝典禮。
不過,美國和歐洲援助的坦克、遠端大炮和其它重型武器正在源源不斷地運達烏克蘭。澤倫斯基的顧問阿雷斯托維奇(Oleksiy Arestovich)說,預計這些武器在5月中旬左右到位。有了這批武器,他說,烏克蘭將能夠組建起反攻部隊。
美前副國防部長:美國需在五年內有效遏制中國對台動武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事進展不如預期,甚至面臨嚴重挫敗的局面。作為前美國重要國防官員的弗盧努瓦分析說,北京當局正仔細關注著這場戰爭的最終結局。
「我認為,如果普京遭遇嚴重挫敗,而這一切最終被視為是一場重大的戰略誤判,我認為對中國來說將會是一個警示,」 弗盧努瓦說。
弗盧努瓦指出,習近平和普京一樣都是在追求政治遺產的人。儘管現在面臨中國經濟增長減速和新冠疫情蔓延各地的窘境,但弗盧努瓦認為,習近平基本上已在第20次全國黨代表大會前完成了肅清所有政治反對派。
「之後他將轉移重心,他將處於人生和事業的一個階段,他將專注于建立政治遺產,而他已經非常明確表示,那項遺產首先和最重要的包括大陸和台灣的統一,」 弗盧努瓦說。
弗盧努瓦以影視劇「星際迷航」(Star Trek)的角色比喻說,習近平希望統一台灣的方式是採取「柏格人」(Borg)的策略。「柏格人」是劇中一個虛幻的外星種族,目標是同化一切遇到的種族,進而達到使自己的種族更加「完美」的目標。
「經濟吞併、政治圍堵、壓縮台灣國際空間,他們試圖迫使台灣在毫無選擇的情況下與大陸統一,」 弗盧努瓦說。
不過,弗盧努瓦進一步警告,北京如果發現這個計畫無法實現的話,有可能轉向訴諸武力。
她說,「我認為如果在未來五年、六年、七年後那樣的計畫沒有效果,他(習近平)又看到美國的軍力不斷現代化,他看到我們在該地區不斷強化軍事姿態,他看到我們的盟友和夥伴不斷增強,他可能會算計,‘好了,我必須要使用武力。’」
「因此,美國的首要任務和我給五角大廈的建言就是,我們如何在未來五年內有意義的證明我們有能力遏阻那樣的入侵行動,」 弗盧努瓦說。
弗盧努瓦還強調,未來美國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必須教育美國民眾,讓普通美國人瞭解為什麼台灣的地位如此特殊重要。「台灣不只是一個民主社會,不只是一個關鍵夥伴,更重要的是允許中國使用武力奪取台灣將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弗盧努瓦說。
「後果就是在未來半個世紀,世界那塊地方、太平洋地區將對全球安全和全球經濟產生更大的影響。」
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首席共和黨議員麥考爾在會上呼應了弗盧努瓦的說法。麥考爾指出,普京一直以來覬覦烏克蘭作為其「光榮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同樣的,習近平虎視眈眈地盯著台灣,將其視為中共政權落實「偉大復興」計畫最不可或缺的主要元素。
「中國一直以來思考的問題是何時,而非是否(要統一台灣),我的判斷是他們在計算各方弱點,」麥考爾說,「我認為習主席更偏好的做法是不動用一槍一彈就完成(統一)目標,就像你看到香港的情況那樣。」
「美中關係需要新平衡 雙邊關係友好時期一去不復返」
在星期一的討論上,與會的兩黨議員以及來自前任政府的跨黨派官員普遍認為美國現在必須重新定位與中國的關係,但要從與中國共存、競爭和對抗等多邊難題中取得最終平衡並不容易。
「我們需要努力處理與中國的關係,中國將崛起,正在崛起,並將成為一個多層面的主要戰略競爭對手,」 弗盧努瓦說。
她繼續談到,「與中國關係的鼎盛時期已一去不復返了,中國政府已經表明,他們正走在一條不同的道路上,而那條路,讓我們面臨很多風險。」
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史密斯表示,現在國會中彌漫著一種氛圍,大家似乎在比賽誰能「罵中國」 罵得更凶。
「我們必須找出新方法重塑世界,中國朝著不同的方向前進,我們要應對,而且一切都和盟友有關,」史密斯說,「我們現在還必須為當前的衝突找出一個新的出路,使得我們可以再次和他們共存,並將他們帶入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而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難以獲得的平衡。」
眾議院共和黨外交領袖麥考爾補充說,「我們必須時刻意識到,我們要與之競爭,而我們並沒有達到應有的水準。」
麥考爾說,他認為美國民眾正覺醒過來,現在是民主聯盟與極權獨裁的競賽。
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樂觀地認為,美國在這場競賽中將迎來正面的結果。
「只要我們保持團結,不失去理智,我們將像過去一樣戰勝這些新的極權主義意識形態,」博明說,「我不認為中國在習近平統治之下會繁榮發展。在那些競爭中勝出者通常是莊家,也就是施行民主制度的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