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焦點軍事

烏克蘭戰爭:出路何在?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俄羅斯上週對烏克蘭發動戰爭以來,烏軍依舊在以驚人的力量頑強抵抗著侵略。誰能終止這場戰爭?出路又在何方?

德國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基輔辦公室負責人羅提希( Marcel Röthig )說: 每場戰爭都有結束的一天,並通常會在談判後達成協議。我深信,烏克蘭和俄羅斯早晚會達成協議,俄羅斯和西方之間也可能會達成協議。不過,目前已回德國的他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指出, 不幸的是,情況還遠未到這一步。

迄今,烏克蘭和俄羅斯代表團在白俄羅斯舉行過兩輪談判。雙方剛剛就設置用於安全撤離平民的人道主義走廊問題達成一致。

週四,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再度公開表示,願與俄總統普丁直接談判。然而迄今,普丁似乎只對同美國總統拜登直接談判有興趣。

北京扮演調解人角色?

誰能讓普丁坐到談判桌前來?羅提希認為,此類談判可由非常不同的行為者促成,例如以色列、土耳其、芬蘭、聯合國或歐盟特使。

在他看來,北京亦可扮演調解人角色,對普丁施加一定影響。他指出, 中國對不穩定的歐洲和不穩定的市場沒有興趣。中國是俄羅斯僅存的主要經濟夥伴,普丁迫切需要中國的支持。

然而,到目前為止,普丁似乎對最高級別的談判完全不感興趣。歐洲智庫–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柏林辦事處高級政策研究員格雷塞爾(Gustav Gressel)表示,他擔心,恐怕他(普丁)還沒有遭受足夠損失,以改變其戰爭目標。

是否有俄羅斯撤軍的可能?

格雷塞爾對德國之聲表示,若俄軍繼續難以佔上風,則普丁受到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他指出, 如果烏軍還能堅持一星期左右,我們就將有機會看看普丁是否會同意眾多妥協方案中的一個。

俄羅斯人是否有可能被迫完全撤出?如果烏克蘭軍隊繼續對入侵方造成重大傷亡,普丁便可能會被迫這麼做。

北約外長再次聚首布魯塞爾,討論烏克蘭戰爭及其後果。美國代表布林肯也與會。問題在於,事到如今,北約到底還有哪些手段可使、還有哪些行動可能?

格雷塞爾以當年俄羅斯對丹麥的攻擊為例指出, 我們應記得,史達林不是一個重視人類命運的人,但40天後,他停止了對芬蘭的進攻。對大國蘇聯來說,當時損失太大,未能迅速征服芬蘭,讓它難堪。

格雷塞爾表示,制裁和俄羅斯經濟崩潰可構成迫使普丁重新考慮其目標的另一因素。如果他失去部分俄羅斯精英的支持,或者,儘管面對高壓,俄羅斯國內仍有更多人加入反戰運動,也可能迫使他撤軍。

談判解決?

鑑於此,若普丁仍繼續無法控制整個烏克蘭,而烏軍也無法驅逐俄軍,將出現何種妥協?

羅提希說,若達成協議,則其中可能規定烏克蘭未來實行聯邦制,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獲特殊地位–自2014年以來,這兩個地區部分處於俄羅斯支持的分離主義分子控制之下。

羅提希指出,也可能,烏克蘭準備放棄其部分領土,例如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或克裡米亞。不過,基輔會非常難以接受國家領土完整性的部分喪失。

他認為,烏克蘭中立可能是另一選項。他說, 我相信,烏克蘭將不得不放棄其加入北約的願景,並從憲法中刪除未來加入北約的目標。

如果烏克蘭政府做出如此重大讓步,普丁也接受了,但烏克蘭人民也會接受嗎?就此,羅提希認為,烏總統澤倫斯基目前人氣高漲,深孚民望,因此,眼下他可以讓烏克蘭人民接受妥協。 

不過,羅提希提到了歐洲歷史,建議謹慎行事。他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後,《凡爾賽條約》讓戰敗的德國深感羞辱。 他說,此刻,烏克蘭人認為能贏,但這是一廂情願,因為從長遠來看,他們會輸掉這場戰爭。他提醒說, 屆時,有些人可能會辯稱,是澤倫斯基出賣了國家,本來,俄羅斯人會被打敗。

然而,談判解決衝突的前提是普丁也回歸理性。羅提希表示, 我們一直認為,他內心深處是理性的,然而,最終,他的行為純粹是情緒化的,這讓他變得不可預測。我寄希望於他身邊的人,他的直接顧問。但我們不知道他真正願意聽取其中多少人的意見,以及這些人實際上對他說什麼。

克里姆林宮內政變?

入侵烏克蘭仍被認為是普丁的戰爭。那麼,如果普丁被推翻呢?

支持前蘇聯國家民主活動人士的非政府組織–柏林 十二月黨人( Dekabristen ) 的謝爾蓋‧梅德韋傑夫( Sergey Medvedev )不排除發生這一情況的可能性。他相信, 如果第一批死者屍體現在和未來幾天運抵俄羅斯,則即使是再(對當局)忠誠的人也會自問:真的需要這場戰爭嗎?真的需要這個政權嗎?

但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的羅提希不那麼樂觀。他警告西方人,不要抱太大希望:  因為,我們不知道,一旦政權更迭會導致什麼,會對我們意味著何種不穩定。

目前看來,俄軍更有可能經由一場血腥戰爭征服烏克蘭的大部分地區。即便如此,最終仍會有和平的一天。不過是莫斯科條件下的和平。許多觀察家相信,這樣的和平將非常脆弱,並可能導致一場長期游擊戰–前蘇聯在阿富汗曾有此經歷。

連結:烏克蘭戰爭:出路何在? | 德國之聲 來自德國 介紹德國 | DW | 05.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