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入「兩會時間」,全球都在關注哪些議題?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
中國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和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分別於3月4日和3月5日在北京開幕,中國進入「兩會時間」。
兩會既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關注中國的重要視窗。在新冠疫情反復、國際形勢動盪、全球經濟復蘇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中國會設定什麼樣的經濟增長目標?會否調整抗疫策略?如何回應社會民生問題?外長記者會將透露出怎樣的外交政策?全球媒體期待著從兩會中尋找答案。
「中國將重點宣示穩經濟的決心」
新加坡《聯合早報》4日指出,政府工作報告將是兩會重頭戲,報告將提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以及實現該目標的具體政策。報導指出,中國將重點宣示穩經濟的決心。
路透社3日援引專家和知情人士的話說,鑒於目前俄烏局勢帶來的不確定性,預計兩會將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以減輕經濟放緩的態勢。有業內人士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可能會公佈更多財政支出和減稅措施,以刺激投資和消費。另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今年兩會將聚焦如何應對經濟壓力、確保經濟穩定增長和就業。
中國的經濟增長目標備受外界關注。路透社稱,分析人士估計中國2022年經濟增長目標可能在5%-5.5%,或「5%以上」。報導提到,去年中國GDP增長了8.1%,「輕鬆超越」了「6%以上」的官方目標。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助理教授陸曦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分析,在不考慮俄烏衝突對地緣政治帶來的影響下,一個合理的經濟增長目標在5%以上。
港媒《南華早報》也預計中國今年將保持5%以上的經濟增長,「今年的經濟穩定努力,已從年初開始的更有力的貨幣、財政和信貸支持中得到證明。」
此外,陸曦預計,中國會通過減稅等方式,為中小企業和受疫情衝擊較大的行業提供支持。
財政部部長劉昆2月2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去年1.1萬億元基礎上,今年將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市場主體會有更多獲得感。
如何在「動態清零」和經濟發展間達成平衡?
在全球新冠疫情反復的背景下,今年兩會如期舉行,彰顯出中國疫情防控的成效。但西方也有聲音質疑中國的抗疫策略,彭博社在3日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新聞發佈會上提問,中國堅持「動態清零」是否會讓經濟成本上升?
對此,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郭衛民表示,委員們認為,有些國家包括一些發達國家疫情接連出現反復,醫療資源被大量擠兌,重症和死亡病例不斷增加。而中國作為有著14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後果難以想像。疫情防控成果證明,中國的防疫政策符合中國國情、符合科學規律,防疫措施相對成本低、成效好。
對於中國防疫政策對國際社會、中外交流的影響,郭衛民表示,正是由於中國採取了正確的防疫政策,我們率先恢復了經濟增長,保障了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基本穩定。「去年中國的對外貿易規模、國際市場份額都創造了歷史新高,為全球經貿復蘇注入了強勁動力。」
4日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發佈會上,日本經濟新聞也問及如何在「動態清零」與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之間達成平衡。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大會發言人張業遂回應,任何防控措施都會有一些代價,但是同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相比,這些代價是值得的。
張業遂說:「事實證明,‘動態清零’做法符合中國實際情況,路子是對的,效果是好的。無論是從確診、死亡的數字看,還是從經濟發展的資料看,中國都是世界上防疫工作最成功的國家之一。正是堅持了有力有效的防控措施,中國在保持自身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和世界經濟的增長,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美聯社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可能會回顧中國的抗疫工作,並可能對未來的防疫方向作出「暗示」。
婦女權益、老齡化、樓市……
不少媒體注意到,今年兩會有不少涉及保障婦女、勞動者權益的提案。
《聯合早報》稱,在社會議題方面,圍繞婦女權益的話題預計是兩會的一個焦點。《南華早報》指出,今年不少全國政協委員提出了立法或修法建議,以加強對婦女權益的保護。此外,預計兩會期間會公佈更多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生育配套措施的細節。
美聯社提到,全國人大代表蔣勝男建議擴大拐賣、收買共同犯罪的打擊範圍,對協助拐賣、收買或阻撓解救婦女兒童的行為追究刑事責任。全國人大代表張寶豔則提出,各地要徹底排查轄區內來歷不明的婦女兒童。
除了婦女權益問題,法新社注意到,全國人大代表孫斌建議加大農村精神疾病患者篩查救治;人大代表朱列玉提議,對外賣員嚴格執行八小時工作制,對不依法為外賣送餐員繳納社保的外賣平臺處以重罰。
台媒「ETtoday新聞雲」提到,《人民日報》近日統計的2-22年全國兩會調查顯示,「依法治國」、「從嚴治黨」、「社會保障」三大熱詞關注度位居前三位。針對2022年社會保障工作的重點,網友則對「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完善企業工資分配制度,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擴大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覆蓋面」最為關心,希望可以加強老年健康服務、保障女性就業合法權益和殘疾人社會救助保障等領域。
報導還注意到,在「房住不炒」的方針下,去年大陸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明顯下降,一線城市房價也有所放緩,一些房地產巨頭相繼陷入危機。因此,今年兩會如何定調樓市、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備受關注。
在關注大陸民生問題的同時,台媒也密切關注大陸對台工作變化。
「ETtoday新聞雲」稱,外界高度關注大陸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台內容重點。報導稱,接受其採訪的兩岸學者認為,近期烏俄局勢緊張,西方國家有意牽扯到台海關係,但絲毫不影響大陸對台大政方針。「反獨促統」依然是主軸,未來大陸對台工作會持續加強臺灣基層民眾和青年交流,經貿交流依然是兩岸來往壓艙石。
外長記者會,俄烏局勢將是關注焦點
此次兩會召開之際,俄烏戰事正攪動著世界局勢,外媒持續關注中國對烏克蘭問題的表態。英國廣播公司(BBC)4日稱,中國兩會聚焦國內議題,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局勢受到全球關注,中國扮演的角色也受到各方審視。
外長記者會是備受矚目的兩會「傳統項目」。預計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3月7日將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南華早報》指出,烏克蘭局勢或將成為這場記者會討論的問題之一。BBC則稱,中國對烏克蘭危機的表態有無變化將成焦點。
中美關係也是外界密切關注的議題。印度報業托拉斯注意到,在兩會召開前,中國駁斥了美國所宣揚的「民主」。
郭衛民3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民主的樣式是多元的,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各國的民主制度應該由各國人民根據自己國家的國情來自主選擇。郭衛民批評,一些西方國家試圖把自己所謂的民主模式通過「顏色革命」等強加給別國,造成了嚴重的災難。美國盜用民主旗號服務一己私利。
此外,在4日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發佈會上,彭博社就中美競爭等問題作出提問。張業遂表示,中方對美政策是一貫和明確的。一個穩定的中美關係既有利於中美各自發展,也有利於維護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有利於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新冠病毒疫情等全球性挑戰。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應該成為新時期中美正確的相處之道。
《南華早報》預計,中國可能會重申對市場開放和進口的承諾,繼續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並尋求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
關於國防預算,《南華早報》指出,在與印度邊境爭端、台海和南海出現緊張局勢的背景下,中國國防預算持續增加,去年達到1.35萬億元,同比增長6.8%。報導還指出,2020年中國國防預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77%,低於美國的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