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譚傳毅》共機襲擾東引、東沙的企圖
文/譚傳毅
幾天前共機疑似進入東沙島防空識別區,本月初又傳共機侵入我東引領空,兩個事件升高了外界對政府防護領空能力的關切度。近兩年共機艦頻繁擾台,從最初的西南空域、到海峽、現在更到了「兩東」(東沙島和東引島),目的為何?下一步又要騷擾哪裡?
目的之一:消耗國軍
共機頻繁繞台的本質就是消耗戰,逐漸消耗國軍的戰鬥力。兩岸軍力敵強我弱,本來實施消耗戰的應該是弱者,而且還得從多處以「打就跑」方式,長年累月的消耗強者,最後集中局部優勢兵力進行決戰。
共產黨在大陸就是這麼擊敗國民黨的,北越也是這麼擊潰美軍的,塔利班更是消耗美軍20年而獲勝,這是弱者對抗強者的游擊戰武器。
現在情況反過來,解放軍以強大軍力進行戰術的消耗戰,弱勢的國軍不但無法改變被消耗的命運,而且還喪失了主動權,只能採取被動防禦,淪為鍋子裡面的溫水青蛙,國軍的有生力量不斷被消耗。
由於沒有戰役和戰鬥的殲滅戰,消耗戰的目的就是拉長戰線,逐漸分割國軍散布在各外島和離島兵力,戰時即可分割圍殲。國軍若和共軍進行消耗戰將會付出極大的代價,成功的機會極為渺茫。
另外,由於消耗戰的特徵是不確定性,因此在時間方面完全掌握在共軍,它想什麼時候來就來,也可以天天都來。在手段方面,它想採取什麼方式就採取什麼方式,今天來的可以是軍機,可能明天來的可能是軍艦、潛艦、無人機、無人潛艇、海警船。在強度方面,它可以雙機來擾,也可以一次來50架軍機,數量與強弱不定。在方向方面,則是全島和外島離島360度來擾。
如果共軍機艦隔三差五的來到本島周邊海空域,我們究竟還能夠被消耗多久?輕易和共軍為敵並陷入消耗戰的泥淖之中,是軍方最大的失敗。
目的之二:麻痹國軍
麻痹戰是在競爭關係中尋求克敵制勝的心理殺傷,在國軍兵力被分割的情形之下,國軍被擠壓到戰略被動的死胡同,台軍的抵抗心理可能逐漸被癱瘓。與此同時,共軍仍不斷的舉行軍演,建立解放軍自我的心理優勢、藉以促進技術與磨練戰術水準、持續掌握戰略主動權,不斷給國軍施壓,必然在心理上形成巨大的壓力,最終麻痹國軍的作戰意志。
不能小覷麻痹戰,它所打擊的不是有形的物質戰力,而是國軍心理弱點,例如民進黨政府一再販賣亡國感的恐懼、以及吃定「解放軍不會對台動武」導致心理鬆懈的雙重背反,逐漸瓦解國軍心理防線,在無形中打擊國軍的作戰意志,進而減弱國軍的抵抗心理。
從共機進入東引和接近東沙空域來看,表示國軍防禦不但掉鏈子,可能連最基本的抵抗意志也崩盤了。如果軍方以為懲罰幾個人或更新雷達裝備或自衛武器就能解決問題,而不考慮外部威脅和內部心理與士氣因素,那就把問題簡單化了。
心理戰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戰爭,而是一種影響心理的行為,也就是影響國軍官士兵的心理認知、情感和意志,最終轉變其行為。要麼使國軍產生錯覺、要麼使國軍產生恐懼、要麼使國軍厭戰,最終不戰而降。國軍久未實施類似「民族精神教育」課程,軍方敢保證部隊官士兵的心理素質?
目的之三:孤立並分割國軍
目前國軍防禦態勢不是很理想,問題在於分兵多處但卻無法集中,變成本島與外島獨立作戰而互不隸屬、五大作戰區獨立作戰而互不支援。原本分兵多處不是問題,只要具備機動能力,就可靈活調動部隊,就像常山之蛇「擊首而尾至、擊尾而首至、擊中而首尾皆至」。事實上,北中南三大作戰區就是一個天然的常山之蛇,防禦方想要獲得成功,靈活的機動作戰能力絕對是軍方所要考量的因素。
由於防禦為「客」,攻擊為「主」,既然為客,排兵列陣就必須出奇才能制勝。若不出奇兵,就只能坐在陣地裡面等候共軍攻擊。
相反的對於攻擊方共軍而言,它最大的利益就是讓國軍乖乖的待在陣地裡面,不要干擾其在正面戰場的行動。如何讓守軍乖乖的待在陣地裡面呢?只要對有駐紮國軍的地方發起佯攻,即可牽制該地兵力;此番不過1架運-12就把東引搞得人仰馬翻。
東引所將面臨的除了漁船包圍和運-12之外,恐怕還將會有軍機與軍艦(例如022導彈快艇或056輕護衛艦)、無人機、無人潛艇、海警船的襲擾。同理,其它島嶼像是馬祖、烏丘、金門、東沙、太平島、甚至於本島的五大作戰區都可能會遭遇類似的事情。
結論
近年共軍不斷加大對台的襲擾,似乎國軍已經習於來襲的共機、甚至於感到厭惡反感或無感,多重的認知與情感很可能影響官士兵作戰心理。
未來如果共軍真的從多方襲擾本島和外島,其目的也是非常明確,只要其中一個地方崩潰了,那就是整體防禦的一個破口,軍方不可不察。
(作者譚傳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