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針對中國,日美想組建「巴統」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
日本和美國兩國,不僅在外交和防務議題上多次炒作涉華議題,如今又被曝欲在科技領域勾連,以針對中國。
據日本《讀賣新聞》1月10日報導,多名相關消息人士透露,日美兩國政府正在討論制定新的高端科技出口管制跨國機制,並考慮讓「有著相同意願」的歐洲國家加入。報導聲稱,這一機制直接針對中國,是為了阻止中國利用民間尖端科技提高軍事實力的「軍民融合」戰略。
此外,報導還聲稱,這一機制可能發展為「現代版對共產黨國家出口管制統籌委員會」,即曾經為對抗蘇聯等共產主義國家而設立的「巴黎統籌委員會」(簡稱「巴統」)。
報導提及,事實上,美國政府已經對華為等多家中國企業實施了嚴格的出口管制,但美國仍認為自己的管制機制存在局限性,因此有必要捲入其他國家建立新的機制。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也認為,新機制是有效的,若以主導國身份加入該機制,可以更容易預測該機制對日本企業的影響。
「日美兩國政府對中國利用從其他國家進口的產品開發本國技術、強化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行為表示警惕。」《讀賣新聞》指出,美國國會裡的一些人宣稱,美國的半導體設計軟體被中國用於武器開發領域,還有人則宣稱,中國從日本和荷蘭進口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增強了其生產力。
據報導,有關方面仍在就該機制實施出口管制的物件產業做調整,但有可能包括了半導體製造設備、量子通信、人工智慧等相關技術。
《讀賣新聞》還提及,在當今國際社會,有《瓦瑟納爾協定》(Wassennar Arrangement)作為多邊出口限制框架,這一協定又稱「瓦瑟納爾安排機制」,全稱為《關於常規武器與兩用產品和技術出口控制的瓦瑟納爾協定》。
然而,這一機制由美國、日本、俄羅斯、英國等40餘個國家參加,由於利害關係不同,確定管制物件和品種也需要時日,因此日美兩國政府希望拉攏擁有少數擁有尖端技術、且和它們「志同道合」的國家,一起組建和迅速推進出口管制新機制。
報導最後明確指出,日美兩國正計畫組建的出口管制新機制,有可能發展為對抗中國崛起的「現代版對共產黨國家出口管制統籌委員會」。
二戰結束後的冷戰時期,為對抗蘇聯等共產主義國家,西方國家曾於1949年設立了「對共產黨國家出口管制統籌委員會」(CoCom),即「巴黎統籌委員會」。「巴統」後於1994年3月31日正式宣佈解散,它所制定的禁運物品列表後來被《瓦瑟納爾協定》所繼承。
一段時間來,美國不斷拉幫結派、製造對立,一面口口聲聲不尋求「新冷戰」,一面採取多種手段,無端打壓其口中的「競爭對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