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外交代表團離開北京 安全考慮 ?
文/法廣
路透社報導引述外交人士說,由於上個月在維爾紐斯開設事實上的台灣大使館所引發的危機,立陶宛的一個外交代表團於週三離開中國。
據一位外交人士稱,立陶宛駐北京大使館的19名成員及其親屬離開中國首都前往巴黎。
路透社報導,這個波羅的海共和國在一份聲明中說,已將其最高級外交官從中國召回進行 “磋商”,並補充說,大使館將暫時以遠端方式運作。報導引述一位元熟悉此事的外交人士稱,人們對立陶宛外交官的安全表示擔憂,他們的離開是對「恐嚇」的回應。
而中國外交部沒有立即回應路透社評論請求。
中國認為台灣是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今年11月18日,立陶宛允許台灣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被認為是事實上的大使館,中國外交部隨後發佈聲明表示強烈不滿和嚴正抗議,稱這是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的行為,隨後宣佈將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法國表示對立陶宛支持,認為成員國之間的團結是歐盟的一項基本原則,對一個成員國的任何攻擊都是對歐盟本身的攻擊。因此法國與歐洲夥伴一起,表示對立陶宛的充分支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1月25曾表示,台灣當局設立所謂「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後,該國經濟與創新部長透露,立將與美國簽署一份價值6億美元的出口信貸協定。趙立堅批評立陶宛不惜以損害中國主權為「投名狀」換取貸款,做不道德且危險的交易。趙立堅說,立陶宛背信棄義,不顧中方嚴正交涉,不顧國際公理和正義,為大國火中取栗,終將為此付出代價。
另據中國官媒環球網報導,美國國防部官網當地時間13日公佈的實錄顯示,美防長奧斯丁在歡迎立陶宛防長阿爾維達斯·阿努紹斯卡斯訪問五角大廈的講話中,「讚揚立陶宛政府對中國的堅定政策」,並稱立陶宛「已成為該地區民主的燈塔。環球網的評論稱:「這是立陶宛挑釁完中國後得到美國的讚揚。」
美國國防部網站資訊顯示,美國與立陶宛簽署了一項旨在加強歐洲威懾力的互惠國防採購協議。
連結:立陶宛外交代表團離開北京 安全考量 ? (rfi.fr)
對華關係繼續惡化 立陶宛召回臨時代辦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立陶宛駐華臨時代辦12月15日離開北京,顯示因台灣問題,立、中雙邊關係繼續惡化。上個月,台灣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設立了事實上的大使館。
立陶宛外交部發表聲明,已召回該國目前駐中國最高級別外交官,回國述職,駐華大使館工作暫行「遠端操作」 。
一名外交圈的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19名立陶宛使館人員及家屬已離開北京飛往巴黎。
另一位知情人士稱,此舉是對「恐嚇」的回應。
中國外交部未立即對相關問詢回應置評。
11月18日,立陶宛不顧中方抗議,允許台灣當局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台灣代表處在維爾紐斯成立數天后,中國降格了同立陶宛外交級別,將其駐華大使館降為代辦處。
中國將民主自治的台灣視為領土的一部分,並加大對各國施壓,要求降級或斷絕與台灣的外交關係。
路透社報導稱,曾經的立陶宛駐北京大使館週三(12月15日)顯得空無一人。敲門或打電話都沒有人回應。一天前拍攝的一張照片顯示,其門前被放置了兩束鮮花。
立陶宛的駐華臨時代辦恰皮耶尼(Audra Ciapiene)也是週三離開北京的19人之一。立陶宛已於9月初召回了其駐華大使米凱維切涅(Diana Mickeviciene)。
台灣方面今年7月宣佈將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設立台灣代表處。這是第一個設立在和中國建有正式外交關係國家的「台灣代表處」。這引發中國不滿,隨後要求立陶宛撤回駐華大使。中國方面也召回了駐立陶宛大使。
在立陶宛與中國的爭端中,美國公開表示支援立陶宛。這也加劇了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
據路透社報導,立陶宛外交部還表示,入股能達成互惠互利的約定,有意願繼續與中國進行對話並恢復大使館的職能。法新社報導稱,立陶宛外交部還表示,立、中雙方正就代表機構如何運作進行協商。
連結: 對華關係繼續惡化 立陶宛召回臨時代辦 | 德國之聲 來自德國 介紹德國 | DW | 15.12.2021
立陶宛召回駐華臨時代辦,外媒:似已人去樓空
編譯/觀察者網 李煥宇
12月15日,近期在台灣等敏感議題上不斷挑釁中國的立陶宛召回了其駐中國臨時代辦恰皮耶尼(Audra Ciapiene)。路透社報導稱,包括使團人員及其家屬在內,離開中國的有19人,其辦公場所看上去已人去樓空。
不過,立陶宛外交部長否認了「閉館」的可能性,稱「召回臨時代辦是因為我們和中國在更改使團名稱的可能性上存在意見分歧。」
立方強調的所謂「改名」問題,同他們不斷挑釁中國密切相關。11月18日,由於立陶宛政府不顧中方嚴正交涉,允許台灣當局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中國政府將中國駐立陶宛外交機構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立陶宛共和國代辦處,並要求立方相應更改駐華外交機構稱謂。
觀察者網注意到,在我國外交部的「立陶宛駐我國外交機構資訊」頁面中,對立方機構用的是「立陶宛駐華代辦處」這一稱謂。
不過,立陶宛方面遲遲沒有更改名稱。在立陶宛駐華代辦處的中、英、立三語網站頁面顯示的,仍然是「立陶宛駐華大使館」這一名稱。12月15日,其「大使館」網站援引該國外交部的通報稱,立駐華臨時代辦恰皮耶尼正在返回該國首都維爾紐斯,以便就立陶宛駐華外交機構以及中國駐立陶宛外交機構運作的技術問題進行磋商,同時也是等待中方是否會延長立陶宛外交官的在華派駐期限。
由於立陶宛的不斷挑釁,中方已於今年8月召回了駐立大使,立陶宛駐華大使也在次月回立磋商,臨時代辦恰皮耶尼是立陶宛目前駐華級別最高的外交人員。隨著他被召回,使館將以遠端辦公的形式繼續為立陶宛公民提供領事服務。立陶宛外交部宣稱,一旦兩國達成互利協議,使館職能就會全面恢復。
儘管立陶宛方面僅提到了臨時代辦恰皮耶尼一人,但據路透社的報導,整個辦公場所似乎都已經「人去樓空」。
路透社15日援引外交消息人士的話稱,包括使團人員及其家屬在內,有19個人離開北京前往巴黎。也就是說,在當天離開中國的,其實是立陶宛的駐華外交代表團。報導還特意描寫了一番辦公場所,稱這處封閉式院落看上去空蕩蕩的,無論是敲門還是打電話都沒有人應答。
一位元熟悉情況的外交消息宣稱,這些人的離開是出於安全考慮。《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立陶宛外交官員擔心隨著兩國外交關係的降級,他們可能會失去外交豁免權,如果他們繼續留在中國,他們的安全可能受到威脅。
不過,立陶宛方面還強調,他們沒有閉館。
「我非常嚴肅地講,這不是大使館的關閉,」波羅的海通訊社15日援引立外交部長的話稱:「外交官回國磋商是因為我們和中國在更改使團名稱的可能性上存在意見分歧。」
他解釋稱,立陶宛正在考慮更改辦事處名稱的「各種建議」,但這些建議必須與立陶宛法律相協調。
對於中國政府將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一事。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指出,中方這一舉措是對立方損害中國主權的正當反制,責任完全在立方。中國人民不可侮,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侵犯。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任何挑戰中國核心利益的行徑都不會得逞。「我們奉勸立方恪守公認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立即糾正錯誤,重新回到正確軌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