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經濟

華爾街日報:美企助力中國晶片發展 美官員考慮封堵策略

半導體器件

文/美國之音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儘管美國政府對中國實施半導體技術出口管制,但美國科技公司和投資者在中國晶片產業的投資近年來翻倍。美國官員正在考慮如何限制這一資金流動。

報導援引榮鼎集團的分析資料說,從2017年到2020年,美國風險投資公司、晶片技術公司和其他私人投資者參與了58起中國半導體行業的投資交易,比前四年增加了一倍多。

另外,分析公司PitchBook Data Inc.的一份資料分析顯示,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公司積極參與中國晶片業投資,支援從事晶片設計工具開發的上海概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而美國公司目前在這一領域佔據領先地位。

報導說,矽谷風投公司紅杉資本、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經緯創投(Matrix Partners)和紅點創投(Redpoint Ventures)的中國的關聯公司對中國晶片行業進行了不少於67筆以上的投資,這些投資者參與了數輪融資,總計為中國晶片初創企業籌資數幾十億美元。

總部位於三藩市的華登國際(Walden International)是對中國半導體投資最多的美國公司之一。資料顯示,在2017-20年期間,該公司對中國晶片公司進行了25次投資。

報導說,許多中國初創晶片企業似乎樂於宣傳它們獲得了像紅杉資本這樣的美國投資者的融資,其中包括沐曦積體電路(上海)有限公司和北京摩爾執行緒。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今年7月表示,拜登政府將考慮進一步審查美國對外投資是否助長中國的科技能力。他說:美國資金向外流動可能會起到規避出口管制的作用,以損害我們國家安全的方式增強我們競爭對手的技術能力。

美國近年來在用於製造晶片的軟體、設備和其他技術的對中出口實行更嚴格的控制,並制定新的政策和專案,花費數十億美元加強美國在半導體製造和設計方面的優勢。

《華爾街日報》說,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最近會見了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鮑勃·凱西(Bob Casey)和共和黨籍參議員約翰·科寧(John Cornyn)的助手。其中一名助手說,他們正在推動立法,審查美國的對外投資以及關鍵供應鏈和技術產業資源向中國和俄羅斯的流動。

凱西在一份聲明中說:長期以來,公司利益優先考慮其底線,而不考慮更廣泛的美國經濟或我們的國家安全。

另據報導,美國眾多企業熱切盼望國會通過「晶片法案」之際,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英特爾原欲利用中國成都現有廠房生產半導體,以紓緩晶片短缺,遭白宮以國家安全疑慮為由冷眼相待,目前英特爾已擱置在中國擴產的計畫。

據了解,英特爾有意在成都工廠生產矽晶圓,原本預定 2022 年底前投產。但英特爾同時也在向美國申請聯邦補助,以擴大在美國的研究和生產投資,因此最近幾周,當英特爾把中國生產計畫提交出去時,招致白宮官員強烈反對。

白宮雖然想趕快解決晶片荒,但也希望把更多重要零組件的生產帶回美國,而後者和英特爾的中國投資計畫正好相違背。

英特爾透過聲明回應,仍對於各種選項抱持開放態度,最終希望能滿足市場對關鍵晶片的需求,這一點和白宮立場一致,並強調在歐美正在推動鉅額的晶圓廠投資計畫。

白宮表示不會對特定投資或交易置評,但強調拜登政府極力避免中國使用美國技術、知識和資金發展先進技術,以免威脅美國國安或侵犯人權。

英特爾和眾多晶片廠,都盼望美國盡快通過規模 520 億美元、補助半導體產業的《晶片法案》(CHIPS Act)。參議院今年 6 月通過的《美國創新與競爭法》中,包括撥款 520 億美元促進半導體研究、設計和製造,但該法案尚未在眾議院過關。

根據白宮聲明,法案的目的在於確保降低美國對外國供應鏈的依賴,包括半導體。

經過與拜登團隊商議後,英特爾目前已經打消在中國擴產的念頭。但類似情況可能再次發生,因此白宮可能需要趕快決定撥款的相關規定。

部分共和黨議員主張撥款應該附帶條件,以免企業拿到補助,還能在中國擴大業務。

而對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 (Pat Gelsinger) 來說,如何在美中微妙的競爭關係中發展業務,成為重要任務。

英特爾正在晶圓代工領域積極追趕台積電 、三星電子,生產需求因此大增,對中國的潛在依賴也因此升高。英特爾必須設法滿足中國客戶,否則將因此失去這塊龐大的市場。

連結:华尔街日报:美国企业与资本助力中国芯片发展 美官员考虑封堵策略 (voa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