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受訪者認定日本會協防台灣 日教授:誤會大了…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
早前一份台灣綠營民調顯示,近六成的受訪者認為一旦大陸「武力犯台」,日本可能出兵協防台灣。但對於這份沉甸甸的「期許」,有日本學者和線民趕忙澄清——這簡直是白日夢,他們怕是有什麼誤會……
這份2日由綠營民意調查機構「台灣民意基金會」公佈的調查,引起了香港《南華早報》的注意。調查中,65%的受訪者認為「美國可能出兵協防台灣」,還有58%的人認為「日本可能出兵協防」。然而在採訪了日本大學教授和學生後,《南華早報》在5日的報導中直言,「對於日本的學者和分析人士來說,這項民調結果並不能準確地代表日本人的想法。」日本出兵面臨著和平憲法的限制,更重要的是,日本人的確對台灣抱有「同情」的態度,但也僅此而已,大多數日本人並不願意為了台灣而戰。
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重村智計(Toshimitsu Shigemura)表示,「基本上按照目前的憲法,日本將很難直接向台灣提供軍事援助」,最多允許日本向捲入台海戰爭的美軍提供後勤支持,或者「向逃離戰區的台灣難民」提供一些援助。
「日本和台灣並不是正式的盟友。儘管很多日本人支持並同情台灣,但我認為這種情緒可能在調查中被誤解了,他們誤會我們承諾會提供軍事支持。」重村智計說。
日本亞細亞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伊藤裕子(Yuko Ito)也認為,日本在面臨台灣遭受攻擊時所能做得非常有限,她「不認為日本的大多數人願意為了台灣而戰」。
「當我和我的學生交談時,很少有人認為他們應該為民主或自由而戰,」伊藤說,「我擔心他們(台灣)會把他們今天擁有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可能不經思考就去做一些冒險或危險的事情,從而引發大陸武統。」
伊藤還說,日本社會的另一部分人對中國大陸仍抱有積極態度,也認為日本不會被捲入衝突。而對另一些人來說,日本在20世紀40年代二戰時期的歷史,已經足夠讓日本人對戰爭望而卻步。
除了學者,日本的學生和線民同樣對為台灣而戰避而遠之。22歲的大學生井澤一成(Issei Izawa)表示,「如果戰爭開始,加入自衛隊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我確信戰爭在我完成訓練之前就會結束。」
「我不會參軍,因為日本不能為台灣而戰。而且我敢肯定,這將是一種可怕的經歷。」
報導注意到,在日本的社交媒體上,日本年輕男子往往對TikTok、YouTube等感興趣,「他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喜歡享受生活,並不願意打仗。」
有日本線民寫下了這樣一句話,「如果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發生軍事衝突,台灣想要日本馳援的想法,簡直是白日夢。」
連結:日本教授:六成受访者认定我们会协防台湾?误会大了… (guancha.cn)
「武統」台灣會是怎樣一場仗?
文/老C
跨海登陸打不了閃電戰。沒有制空權和制海權的兩棲登陸,與自殺沒有什麼區別。
1、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孫子
不少網友談起台海可能的戰爭,都信心十足。認為即使在美國干預下,我軍也能順利登陸並速戰速決。網友們恨不得今天宣佈動手,明天登陸,後天就解放台北了。
網友們有些太樂觀了。跨海的登陸作戰,和陸地戰爭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要低估了跨海登陸作戰的難度。陸戰戰爭可以打一場閃電戰,但登陸作戰沒有這麼簡單。
英吉利海峽,最窄的地方只有不到三十多公里,但這短短的距離,卻塑造了世界近代的歷史。這個狹窄的海峽,是大英帝國最終統治世界的支柱。
1803年,《呂內維爾和約》破裂,英法再次開戰。拿破崙在布倫建立軍營,準備進攻英國。新加冕的法國皇帝拿破崙揚言:「只要下三天大霧,我就可以成為倫敦、英國議會和英格蘭銀行的主人。
那時法國海軍也不算太弱,英法艦隊的比例大概是2比1。法國在布倫聚集了1000多艘船隻,準備進攻英國。
然而,從1803到1805年,整整兩年時間,拿破崙始終沒有敢於越過這三十公里的海峽。1805年,拿破崙放棄了渡海計畫,轉而向德國進軍。
一百多年後,希特勒征服了法國。這三十多公里的海峽,又成了不可逾越的天塹。敦克爾克,英國雖然撤回了30多萬軍隊,但他們基本上赤手空拳,武器全都丟掉了。不要多,德國有一兩個集團軍能登陸,英國陸軍就打不過。而德國海軍曾經遠征上千公里(最遠在納爾維克登陸),登陸並佔領了挪威。
然而,從1940年6月法國戰敗,到1941年6月。整整一年的時間,希特勒也沒有敢派出軍隊渡過海峽登陸英國。
自1066年諾曼人的征服之後,這個不到四十公里的海峽,保衛了英國1000年不受任何外敵入侵。
2、
有很多著名的登陸戰,諾曼地登陸,仁川登陸,馬島登陸。成功的登陸的前提是,進攻方具有絕對的海空優勢。有時候具有絕對的海空優勢也不一定能打贏。但至少能把人撤回來,比如一戰的加里波利戰役。
解放戰爭最成功的登陸戰是海南戰役。但海南戰役有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就是島上有革命根據地,有瓊崖縱隊接應。頭幾批偷渡的部隊都是直接被瓊崖縱隊接應到根據地的。即使這樣,海南戰役從3月5日第一次偷渡,到4月16日主力登陸也隔了接近一個半月。
一江山島登陸是一場硬仗。一江山島戰役在1955年1月18日打響,但我海空軍的準備工作在上一年9月就開始了。從1954年11月開始,空軍多次轟炸一江山島,海軍也擊沉了敵護衛艦「太平」號、坦克登陸艦「中權」號、炮艦「洞庭」號數艘敵艦。在登陸作戰發起前,我軍已經基本掌握了制海權和制空權。
此外,一江山島畢竟只有1.2平方公里,敵軍也就是1千多人。
而1949年10月金門古寧頭戰役登陸失敗血的教訓,讓我軍認識到了登陸作戰的困難。
金門戰役登島解放軍在島上戰鬥三晝夜,登島部隊共3個多團9086人大部分壯烈犧牲,餘部被俘,幾乎無一人生還。
金門和大陸隔海相望。古寧頭離大陸只有不到10公里。身體好的人游泳都能過去。但因為種種原因,第一批9000人成功登陸後,後續船隻擱淺在沙灘,被敵海空軍全部消滅。
就是這不到10公里的海面,增援部隊上不去,給養運不到。岸邊的大部隊有力使不出,望海興歎。我登島英勇指戰員血戰三日,最終無力回天。
現代戰爭消耗巨大,打的是後勤,打的是供給。登陸作戰,不是把部隊送上岸就結束了,更難的是保證持續的物資供應和運送增援部隊。
以諾曼地登陸為例,6月6日登陸,19天后的6月25日,才拿下第一個主要港口瑟堡。瑟堡港恢復使用則到了7月16日。這個期間的物資和人員供應,靠兩個人工港「桑葚」來保證。從6月6日登陸到18日,共輸送了62萬登陸人員,9.6萬車輛和22萬噸物資。
現代登陸戰,士兵登上灘頭,只是剛剛開始。後續的運輸和增援,才是大問題。不像陸上運輸線,總有地方隱蔽,就算沒有制空權,也多少能運輸一部分物資。海上卻一覽無餘,運輸船無處藏身。
登陸作戰的前提是制海權。空降作戰的前提是制空權。沒有制空權和制海權的兩栖登陸,與自殺沒有什麼區別。
3、
台灣海峽最窄的地方大概也有130公里。這個距離,比英吉利海峽寬三倍多。登陸艦隊和運輸艦隊在海面暴露的時間,會更長。
有些網友認為台海之戰會是閃電戰,我軍以摧枯拉朽之勢速戰速決。恨不得今天開戰明天登陸後天勝利。
這個根本不可能。大陸和台灣的實力對比,當然大陸遠遠強於台灣,但台軍也算是準備多年,並非完全不堪一擊。1949年10月,國民黨軍已經兵敗如山倒了,金門戰役還是扛住了我們的進攻。
武統台灣,雖然強弱分明,也是兩支軍隊之間的戰爭,不是清剿恐怖分子。指望派個小分隊像殺本拉登那樣搞什麼突襲斬首,完全不現實。斬首會有,那是用飛彈的斬首,不是派特種部隊去送死。
真正要武統了,不會是速戰速決的斬首戰,而是一場大規模的兩栖登陸戰。而第一步一定是奪取台灣周邊的制空權和制海權。開始會是空襲和海戰,目標是徹底消滅台灣的空軍和海軍
1991年的海灣戰爭,1月17日開始空襲,2月24日開始地面進攻,中間隔了一個多月。
武統台灣,在沒有消滅台灣的海軍和空軍,奪取台灣周邊的制空權和制海權之前,是不會發起登陸作戰的。如果大陸方面成功登陸台灣,但丟掉了制空權和制海權,供給和增援部隊跟不上,那將是軍事上的巨大災難。寧可先不發動登陸,也不能登陸之後再丟掉制空權和制海權。
以當前的大陸和台灣海空軍的實力對比,在美國不干預的情況下,奪取台灣周邊制空權和制海權,應該不會需要太長時間。這段時間,就是美國一方要做出是否干預台灣戰事決策的窗口期。
如前文所講,對美國來說,一旦台海開戰,有三種選擇。不干涉、有限干涉、和對中國全面戰爭。美國應該很清楚,中國是不可能放棄台灣的。台海一旦開戰,如果美國沒有信心徹底打垮中國,最佳選擇就是乾脆不干涉。
4、
前文中我講過,大陸發動武統的先決條件有兩個:第一個是戰略核武器又足夠的威懾力,讓美國不敢發動一場全面戰爭。第二是中國經濟內迴圈能經得起數年的全面禁運和封鎖,進口物資可以完全替代。有了這兩個條件,中國大陸一方基本上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台海之戰,一開始一定是空襲。先打飛彈,然後就是空戰奪取制空權。隨後是尋找並擊敗台灣的海軍,確保台灣海峽的制海權。同時觀察美軍的動向。
如果美軍沒有介入干預的跡象,徹底消滅台灣空軍海軍後,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登陸台島了
如果美軍介入,則不著急登陸,在台灣周邊與美國海空軍打一場海空消耗戰。那時的局面將會是美國只能靠航母和有限的基地(美國只有距台灣600-700公里的沖繩基地滿足在台灣上空作戰的需求,日本本土的基地距離台灣距離太遠了,超過F-22的作戰半徑)。而中國的基地距離台灣則近很多。
同時,中國的陸基防空飛彈,將可以覆蓋台灣海峽的大部分空域。美國空軍在台灣海峽上空作戰,不僅僅面對的是中國的飛機,還需要面對中國的遠端防空飛彈。
台灣臨近中國大陸,中國大陸有地理優勢,只要能維持一個相互消耗,勝負難分的局面,台灣肯定是撐不住的。即使美國,靠航母和沖繩美軍基地,在台灣周邊和大陸打消耗戰,長期也撐不住。
我們需要有戰略定力,什麼時候武統要按我們自己的節奏,在對我們最有利的時候發動武統。我們在大規模擴軍的中途,目前並非對我們最有利的時機
台海戰爭本身,也需要有定力。我們首先目標是要確保制空權和制海權,而不需要急著登陸。沒必要非得速戰速決,只要最終我們能打贏,順利收復台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