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台灣被推上美中代理戰爭前線
文/萬維海外華媒
彭博資訊分析,近來台海緊張雖然升高,但美國與中國的高層靜靜保持溝通,兩大強權的關係進展或許沒有表面上的劍拔弩張,而台灣再度被推上美中代理戰爭的前線。
彭博記者馬婁(Iain Marlow)撰文指出,最近的一些新聞標題,諸如:美國總統拜登承諾防衛台灣、北京發出中美關係面臨「顛覆性巨大風險」警告、解放軍軍機頻繁進入台灣西南空域、中國官媒指美國行動可能「觸發戰爭」等等,都令人感到兩個核武大國似乎正朝著衝突奔去。
馬婁說,確實有愈來愈多分析師警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準備在未來幾年的某個時間點拿下台灣。但在表面下,多個跡象透露出華府與北京正開始脫離外交漩渦,這個漩渦源自前總統川普2018年三月加征鋼鐵關稅。
美中雙方凍僵的關係開始融化的事例包括:本月美國宣佈拜登和習近平未來幾周計畫舉行視訊峰會,這將是美中兩國領袖兩年多以來的首次公開會議。本週二,北京以「務實、坦誠、建設性」的措辭,形容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之間的交流。兩國政府還已成立聯合工作小組,要解決棘手問題。
馬婁認為,這些相互矛盾的訊號,反映了兩位領導人所面臨的政治現實。那就是,他們需要某種程度的合作來保護各自的經濟,但又不能顯得軟弱。這使得台灣作為美中兩國代理戰爭前線的角色再成焦點,而台灣其實自中共取得中國政權以來的七十多年間,台海局勢的僵局裡,一直擔當這樣的角色。
馬婁引述澳洲國立大學講師宋文笛的看法說,拜登發言力挺台灣民選政府,在北京影響日益增大的區域裡可以建立信用,同時也可能令中國在其他議題上較願意妥協。
宋文笛說:「不管美中公開場合如何互相攻訐,只要兩國之間有充分的溝通,並且雙方可以放心對方的目標是不造成災難的競爭,那麼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的合作就仍然是有可能的,甚至是雙方所希望的。」
北卡大衛森學院東亞政治學教授任雪麗對馬婁說,「我們目前所處的情況是,各方都試圖嚇阻彼此。而這些嚇阻被解讀為挑釁。」「中華人民共和國擔心美國會給台灣開綠燈去尋求(獨立),所以竭盡全力嚇阻美國和台灣採取行動。」
即便大家都無意戰爭,還是會有誤判進而擦搶走火的風險。馬婁提到,特別是美國自阿富汗撤軍造成亂局之後,一旦台海真的發生軍事衝突,厭戰的美國該如何回應就有很多疑問。拜登雖矢言保衛台灣,但沒有說明基於哪個法條或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