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美國會保護台灣嗎? 拜登是否會放棄戰略模糊

美國數十年來一直試圖回避如果中國入侵台灣,美國會使用多大武力保衛台灣的問題。

文/紐約時報DAVID E. SANGER

歷任美國總統幾十年來一直在試圖回避這個問題:如果中國入侵台灣,或更有可能的是,如果中國試圖慢慢扼殺台灣,迫使其回到大陸控制之下的話,美國會使用多大力量去幫助台灣?

美國的政策被稱為「戰略模糊」,因為它不明確表示美國將如何反應,這樣的政策不適於總統做出強硬回答。所以,當拜登總統上週四晚在CNN的一個市政廳節目中被問及美國是否會保護台灣,在他回答「會,我們承諾了會那樣做」之後,白宮迅速宣佈,美國的政策沒有改變。

「總統不是在宣佈我們的政策有任何改變,我們的政策沒有變化,」白宮的一份聲明寫道。

上週五,國防部長勞埃德·J·奧斯丁三世(Lloyd J. Austin III)和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賴斯(Ned Price)都用長期以來使用的語言詳細重複了美國的政策,目的是示意北京不應當採取任何改變現狀的做法,同時示意台北如果考慮宣佈獨立的話,不應當有依賴美國的想法。

拜登的用詞提醒人們,在通過了《與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 42年後,在中國軍事實力在東亞地區大大增長之際,台灣對美國來說仍然是一個充滿潛在危險的問題。一旦使用了不那麼模糊的語言來描述一個模糊的戰略,像拜登上週四做的那樣,就很難回頭了。

拜登對這個問題並不陌生。他是為數不多為該法案投過票、至今還活躍在華盛頓政壇的人之一,那是1979年,他當時是德拉瓦州的一名年輕參議員。他還在擔任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主席期間訪問過台灣,懂得用詞的細微差別。

實際上,拜登對這個問題理解得非常好,以至於20年前,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總統說他會「不惜一切代價」保衛台灣後,拜登還曾警告布希「語言很重要」。正如現在的白宮做的那樣,布希的白宮幾小時後宣佈,美國的政策沒有改變。隨後拜登還發表了一篇專欄文章糾正布希的說法,指出「美國沒有義務保衛台灣」。

拜登在《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上寫道,「在保留使用武力的權利與我們先天地承擔保衛台灣的義務之間存在巨大的差別。」他指責布希「不注意細節」。

拜登上週四對安德森·庫珀(Anderson Cooper)發表的直截了當的聲明,並不是他第一次做出這種承諾。

今年8月,美國從阿富汗撤軍讓一些盟友想知道他們能在多大程度上依賴美國的承諾,他對美國廣播公司(ABC)說,如果有針對北約盟友的行動,「我們會做出回應」,並說,「對日本是這樣,對韓國是這樣,對台灣也是這樣。」

實際上,美國與北約、日本和韓國的條約義務,與美國與台灣即中華民國的條約義務有相當大的不同。中華民國於1949年遷到台灣,中國政府一直將台灣宣佈為自己的領土。

但拜登的話也許反映的是一種通過加強華盛頓的語言來對抗中國新能力的願望。這些新的能力讓中國能用比直接入侵更微妙的方法來扼殺台灣,比如切斷海底電纜、互聯網連接,以及液化天然氣運輸。

一些人認為,戰略模糊時代應該結束了——這種模糊不再適合當前的形勢。「這個政策已經老朽,」理查·哈斯(Richard Haass)說,他曾任國務院高級官員和國家安全官員,現任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主席。「是時候從戰略模糊轉變為戰略清晰了。」

哈斯和其他一些專家以及前政府官員認為,更明智的做法是向北京明確表示,採取任何威脅台灣或接管台灣的行動,將面臨什麼樣的經濟懲罰措施。

當拜登發表他拖延已久的中國戰略講話時,這種情況仍然可能發生,拜登將在這樣的講話中闡述如何應對一個在軍事、經濟和技術上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挑戰美國的國家。但白宮還沒有準備好對其政策做出任何形式的改變。

美國國務院一名官員在一份書面聲明中寫道,「從他對台灣問題的所有言論中應該清楚的是,我們對台灣的支持堅如磐石,我們致力於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

文章連結:拜登承诺保护台湾,白宫称美国对台政策未改变 – 纽约时报中文网 (ny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