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議員質疑阿富汗撤軍恐引發盟友擔憂 布林肯:堅守對台承諾
文/美國之音李逸華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週一(9月13日)在國會首場討論阿富汗撤軍行動的聽證會上表示,美國將會信守對台灣的承諾,並強調無論中國如何宣傳美國的阿富汗撤軍計畫,美國都不會繼續深陷阿富汗的泥淖。
拜登政府上個月底將美軍從阿富汗撤離,為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畫上句點。不過,撤軍行動所引發的一系列阿富汗政局混亂、社會動盪和人道危機也迅速點燃了國會兩黨密切關注,這項軍事決定持續飽受共和黨人尖銳批評。
星期一,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首度召開聽證會就美國撤軍阿富汗的計畫進行檢討,布林肯國務卿親上火線接受兩黨議員連番質詢。
布林肯在聽證會上為美國撤離阿富汗堅定地辯護。他透過視訊說,「沒有證據顯示待更長的時間能夠讓阿富汗的安全部隊或阿富汗政府變得更加堅韌或自我維持,如果20年數千億美元的支持、裝備和訓練還不夠的話,那為什麼另外一場一年、五年或十年就能產生不同的效果呢?」
布林肯強調,在拜登總統做出決定前,他一直與盟友和夥伴保持聯繫,聽取各方意見,並將這些意見納入美國行動的考慮之中。
「當總統宣佈撤軍的時候,北約立即並一致地接受了這一決定,我們都準備好一起撤軍,」布林肯說。
多位議員對美國撤軍行動可能引發盟友對美國承諾的疑慮向布林肯提出質疑。
來自賓西法尼亞州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菲茨派翠克(Rep. Brian Fitzpatrick,R-PA)說,他剛從烏克蘭回來,他接下來將到台灣進行訪問,「那裡的人都怕得要死,他們都怕死了」。
「國務卿先生,我們是否能讓您今天在這裡,正式向美國國會這個委員會發言說,我們將毫不含糊且明確堅定地,不惜一切代價地支援我們的朋友烏克蘭,以及我們在台灣的朋友?烏克蘭面對著俄羅斯咄咄逼人的野心,我們的台灣朋友也面臨了中國咄咄逼人的野心,」 菲茨派翠克在聽證會上問。
「肯定的,我們堅守對這兩個國家的承諾。(Absolutely. We stand by our commitments to both countries.)」布林肯回答。
布林肯繼續說,「我們將在《台灣關係法》下遵守我們的承諾,我們將遵守我們對烏克蘭的承諾,包括不久前,大約一周或可能兩周前,拜登總統和澤連斯基總統討論並作出的承諾。」
「國務卿先生,我剛從(烏克蘭)那裡離開,他們怕得要死,他們對我們國家的承諾感到質疑。因此,我相信您的話,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台灣和烏克蘭,」 菲茨派翠克說。
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史密斯(Rep. Chris Smith, R-NJ)向布林肯問及了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之前發表的社評,稱「台灣當局要從阿富汗的經驗汲取教訓」,甚至暗示美國將拋棄台灣,阿富汗的情況可能是「台灣未來命運的某種預兆」。
對此,布林肯回應說,「無論中國在報紙上或宣傳上發表什麼聲明,中國最希望的就是讓我們重新發動阿富汗戰爭,並在未來5年、10年或20年內繼續深陷泥淖。」
「這將嚴重違反我們的戰略利益,同時大大的符合中國的戰略利益,」布林肯繼續說。
在這場長達五個多小時的聽證會上,國會兩黨的爭執主要圍繞在阿富汗目前的局面該由誰承擔責任。
「我們繼承了一個期限,但我們沒有繼承一個撤軍的方案,」布林肯說。他接著補充,前總統川普和塔利班達成的協議讓美國走上了上個月底出現的嚴重後果。
「上屆政府達成的協議要求所有美軍在5月1日之前撤出阿富汗。塔利班則以停止攻擊我們部隊、我們合作夥伴,和停止襲擊阿富汗城市作為回應,」布林肯表示,「如果總統沒有兌現前任政府的承諾,這些襲擊就會重新開始,我們將面臨在20年後重新在阿富汗發動另一個5年、10年或20年戰爭的局面,我們就不得不派遣更多的軍隊返回阿富汗。」
布林肯指出,沒有人預料到阿富汗政府及其軍隊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垮台。「我或其他人都沒有看到任何跡象顯示政府和安全部隊會在11天內崩潰,」布林肯說,「事情的發展速度遠比我們預測的還要快,包括情報界的評估。」
共和黨聯邦眾議員金辛格(Rep. Adam Kinzinger, R-IL)在聽證會上表示,川普和拜登政府都應該對阿富汗的混亂情況共同承擔責任。
「川普政府在準備工作上失敗了,我認為拜登政府在執行這一點上絕對是失敗的,」金辛格說。
布林肯談到目前仍有大約100位美國公民滯留在阿富汗但想離開,這個數字大約和一周前政府公佈的結果差不多。布林肯還提到有大約數千名持有綠卡的美國永久居民還在阿富汗,不過他並未提供具體數位。
與此同時,根據布林肯在聽證會上提供的資料,有大約兩萬名阿富汗盟友透過「特殊移民簽證(SIV)」管道申請赴美。其中大約4000人已經完成了主要的背景核實及查驗程式,確認這些人過去20年阿富汗戰爭期間為美國政府提供翻譯等協助和工作。布林肯還說,另外還有4000人接近完成相關的查驗程式。
繼眾議院外委會聽證會後,布林肯國務卿週二上午還將出席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聽證會,繼續就美國撤軍阿富汗的過程等一系列問題接受兩黨議員質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