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成新現實 美專家承認中國有「武統」可能
文/中評社余東暉
在美國學界研判北京是否有能力「武統」台灣時,有美方專家承認「新現實」:即便在美國干預情況下,中國也有「武統」的能力和可能。「這是三十年來第一次需要認真考慮中國可能很快使用武力結束其近一個世紀的內戰的可能性了」。
斯坦福大學國際研究所研究員、美國企業研究所的非常駐高級研究員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在即將出版的7/8月《外交事務》上發出上述警告。這篇題為「台灣的誘惑:北京為何可能訴諸武力」的長文被這份權威的外交雙月刊作為重點文章來推薦。
文章開首以「許多跡象」來表明,北京方面正在重新考慮其「和統」方式,並考慮「武統」。作者指出,中國領導人表現出明顯的解決台灣問題的雄心,捍衛主權更加強勢;隨著美中關係緊張,解放軍的戰備加強,在台海周邊的活動增加;民間武統聲浪也在加大,最近一項中國大陸民調發現,7成的人支持「武統」。
梅惠琳進一步稱,多年來,和平統一的前景一直在縮小。越來越少的台灣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或者希望成為中國大陸的一部分。蔡英文連任強化了北京方面的擔憂,即台灣人民永遠不會願意回到祖國;中國在香港實施新的國安法,也令台灣人更不願接受「一國兩制」。
這位美國新生代中國軍事問題專家解釋,通過長達數十年的軍事現代化努力,在中國領導人的加速下,北京思維的轉變已成為可能。即使美國對台海危機進行軍事干預,中國軍隊也計劃要取勝。她寫道:「中國領導人過去認為,對台灣發動軍事行動只是一種幻想,但現在他們認為這是一種現實的可能性。」
梅惠琳指出,北京的軍事規劃者正在準備四場戰役,這是控制台灣所必需:聯合打擊、封鎖、反干預行動、兩棲攻擊。
梅惠琳分析,中國大陸有能力完成前三項行動,在國防專家中幾乎沒有爭議。無論是美國使其地區基地更有彈性的努力,還是台灣的飛彈防禦系統,都無法與中國擁有的世界上最先進的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相匹敵。但兩棲進攻台灣的任務目前尚不能保證獲得成功。
鑒於這些增強的能力,許多美國專家認為中國大陸有可能在美國有機會作出反應之前就控制了台灣。作者透露:「最近由五角大樓和蘭德公司戰爭演練表明,美中之間因為台灣的軍事衝突可能會導致美國的失敗,中國在幾天或幾周內完成對台灣的全面出擊。」
在中國大陸會否動武的問題上,梅惠琳稱,中國領導人對自己獲勝機會的看法將比他們實際獲勝的機會更重要。
如果北京決定發動一場將台灣收歸中國主權的強制戰役,它將試圖籌劃其行動以阻止美國的干預。梅惠琳相信,中方在這方面會採取脅迫性但是漸進的行動,以試探美方的反應。但是,如果中方認為美國無論如何都可能進行軍事干預,那麼中國反而可能會以更快的速度決定升級。
換句話說,一旦北京決定採取行動,如果美國的威懾是基於可信的軍事干預以保護台灣,那麼實際上可能會刺激中方對美軍發動攻擊。美國干預的威脅越可信,中國就越有可能在一開始就打擊美國在該地區的軍隊。但如果中國認為美國可能置身衝突之外,它就會拒絕攻擊美國在該地區的軍隊,因為這樣做將不可避免地把美國捲入戰爭。
對於最近在美國學界流行的對台「戰略清晰論」,梅惠琳指出,主要的問題不是美國的決心有多大,因為中國領導人已經假定美國將進行干預。中國領導人在乎的是,他們是否認為解放軍即便面對美國干預可以獲勝。
有人認為北京會在乎其受到制裁而在經濟上受影響,但梅惠琳認為,北京既然下決心動武,就一定預期會在經濟上付出代價,而且北京可能認為他們有社會和經濟優勢,可以讓他們比美國人更長久。中國在經濟上與美國脫鈎得越多,技術上越自給自足,這種優勢就會越大。而且事實上,世界上多數國家在經貿關係方面,也不願在美中之間做選擇。
她警告說,中方權威專家已經明確指出,中國主要擔心的不是成本,而是主權。「中國領導人將永遠為他們的東西而戰。如果中國在這一過程中擊敗美國,它將成為亞太地區新的主導力量。」
面對大陸可能動武的「大勢所趨」,梅惠琳提的建議是,美國應當採取「拒止威懾」(deterrence by denial)。這將涉及在台灣附近部署飛彈發射器和武裝無人機,以及更多遠程彈藥,特別是反艦武器;需要在該地區的情報、監視和偵察方面進行大量投資。
即便如此,梅惠琳承認,也不可能完全阻止大陸「武統」。要想完全阻止,美國要先發制人,攻擊大陸的飛彈基地,但這種方式又容易造成誤判,將解放軍正常演習當作是發動對台進攻,從而引發美中之間的戰爭。
梅惠琳稱,要阻止中國進攻台灣,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困難的:讓中國人相信,「武統」將以中華民族無法復興為代價。她承認,美國無法單獨做到這一點,華盛頓需要說服一個龐大的盟友聯盟,從各方面做出協調反應。「不幸的是,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最後梅惠琳寫道:「最終,解決海峽兩岸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沒有捷徑可走···對台灣來說,不幸的是,直到現在美國才意識到新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