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邊人語】避免冷場 爭取流暢
文/彭廣揚
美國職棒大聯盟(MLB) 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在尋思如何縮短每場比賽的時間,以及如何提速球賽的緊湊程度。
大聯盟的球隊,在上個例行賽季,平均每場比賽費時3小時6分鐘。最近春季集訓期間,則將平均每一場比賽耗時減少到2小時36分鐘。
經過長期和球隊、球員、裁判代表溝通想法之後,大聯盟從3月30日起,針對投手登板部分做出修訂規定。
相關規定已經在小聯盟賽事,以及日前結束的春季集訓活動中試用。
修訂規則的重點是推行「限制投球時間」(Pitch Timer),也就是說出場投手在壘上無人時,必須要在15秒內將球投出;如果壘上有人時,則必須於20秒內將球投出,否則自動視為壞球一次。而打擊者在計時倒數8秒前,必須站在打擊區內,否則計好球一次。
根據最近的資料顯示,大聯盟現役大多數的投手,無論在壘上無人或壘上有人時平均出手的秒數,都高出剛修訂的規定15秒及20秒,因此這個例行賽,對於投球節奏一向較慢的投手。是一個棘手的挑戰。
其次是「限制牽制次數」(two step-offs or pickoff attempts),指的是投手在每個打席只能牽制壘上跑者2次,如果牽制第3次其判罰將視其結果而定:
1. 如果跑者安全回壘,投手牽制 被判犯規,跑者可推進一個壘包。
2. 如果跑者出局,不算投手犯規。
3. 如果跑者已經上壘,也不算投手犯規;除此之外,如果壘上跑者成功推進,該打席的牽制次數則重新計算。
4. 這種新制對於壘上有人時,投手可以透過牽制來調整情緒的情形,已經不能似以往一樣無限制地進行。同時這種發展對於擅長盜壘的跑者,在投手已經進行2次牽制的情形下,是有助於增加盜壘成功或者由於投手犯規推進上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