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

美海軍艦長翹腳靜觀遼寧艦 中國在南海牛軛礁玩「超限戰」

據美國海軍發布照片,美軍驅逐艦馬斯廷號艦長布瑞格斯中校(左)和副艦長斯萊中校4日近距離觀察遼寧號動向。(圖取自美國海軍網頁www.navy.mil)
據美國海軍發布照片,美軍驅逐艦馬斯廷號艦長布瑞格斯中校(左)和副艦長斯萊中校4日近距離觀察遼寧號動向

文/法廣

近幾個月來,台海局勢日益緊張,中國解放軍不僅派航母前往台海軍演,而且幾乎天天派遣軍機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美國國務院和白宮先後在4月7日和9日警告北京對台灣的軍事威脅,4月11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美國非常關切中國針對台灣的侵略性行動,這加劇了(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他警告說,任何人試圖藉由武力改變西太平洋的現狀都將犯下「嚴重錯誤」。

美海軍艦長翹腳靜觀遼寧艦 

據中央社11日報道,美國海軍官方網站日前發布了一張驅逐艦馬斯廷號艦長從艦橋操舵室外,翹着腳目視數千公尺外解放軍遼寧號航艦經過的照片,引發熱議。

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認為,美軍故意對外公布「輕鬆」監控共軍的照片,目的是凸顯美軍並不將遼寧艦的戰力放在心上,這也是這張照片想透露的弦外之音。

台灣軍事專家還指出:美軍此舉是對中共進行認知戰,以揭露遼寧艦並不具威脅,且依隊形觀察,共軍戰力仍有待強化。

軍事專家還指出:一個航艦作戰群(美國稱為打擊群)的(護航)站位,航艦左右兩側必須要有護衛艦;因為航艦屬於艦載機的載台,自身作戰能力有限,如果將航艦暴露於敵艦旁、受到威脅程度相當高,這代表共軍的操演仍須進一步強化。

路透社報道:菲律賓參謀總長索貝哈那周日11日宣布,菲律賓與美國周一起,將展開為期2周的聯合軍事演習,恢復去年因疫情而取消的年度演訓活動。這一推遲和規模縮小了的美菲軍演仍然受到關注,是因為菲律賓近期抗議大批中國船隻在南海牛軛礁(Whitsun Reef)一帶菲律賓專屬經濟海域集結,並一再要求北京撤船。而中國外交官宣稱,這些漁船隻是在當地避風,船上並無民兵。

中國在南海牛軛礁玩「超限戰

到底是中國漁船?還是中國海上民兵船?,中國的這種類似「超限戰」的方式,被台灣軍事智庫專家認為是一種「以非武力的灰色地帶衝突」方式從事擴張,指的是「未達戰爭門檻且非傳統或非常規的武力使用」,攻擊方讓被攻擊者難以決定以軍事或警察力量回應,以此延長決策時間,但無論是決策延遲、做出誤判,都可能是敵方目的。而這種方式在未來恐將成為常態,成為國安新挑戰。

台灣國防部國家安全所副研究員李俊毅以「中國在南海的新一輪灰色地帶衝突與美國的反制」為題撰文指出:約200艘中國漁船3月7日起集結菲律賓控制的南海牛軛礁(Whitsun Reef)海域。菲國於3月20日才首度提出抗議,指控中國在這些漁船上部署海上民兵,構成「具威脅性的存在」,但中國則否認,稱漁船隻是因海況而在該地避風;美國則支持菲國,並將捍衛「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李俊毅文章介紹:長期關注南海事務的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艾瑞克森(Andrew Erickson)發現以下三點:首先,在當地出沒的中國船隻中,至少有7艘巨型拖船出身於廣東台山的企業,並與廣東海上民兵有關;其次,這些拖船在過去一年中持續在包含牛軛礁在內的九章群礁海域行動;第三,船隻不從事捕魚,而且航跡不同於一般漁船。因此這些漁船的行動,可視為中國為落實在南海的主權要求而有的部署行動。

李俊毅分析認為,這類「灰色地帶衝突」行動,是透過漸進、不引發防守方以武力回應的方式造成既成事實,且不僅發生在南海,也持續體現於中國公務船駛入釣魚台海域,以及中共軍機進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的次數與規模,這意味中國政府認為周邊國家與美國難以有效反制灰色地帶衝突的行動,而打算持續通過這樣的策略,營造對其有利的環境,給菲律賓與美國造成回應上的困難。

文/自由時報

美國海軍近日在官網刊登出一張照片,只見2名美軍驅逐艦軍官悠閒看著不遠處的中國航空母艦「遼寧號」,美艦長翹腳一派輕鬆畫面引發討論,前海軍新江軍艦艦長呂禮詩認為這是美國對中國的「認知戰」(Cognitive Warfare)。

美國海軍近日發布一張照片,照片寫道「馬斯廷號」驅逐艦(USS Mustin)的指揮官布里格斯中校(Robert Briggs),以及斯萊中校(Richard Slye),正在導航室裡監測水面接觸情況,而不遠處的這艘航艦甲板上的艦載機、舷號「16」清晰可見,正是中國航空母艦「遼寧號」。

前海軍新江軍艦艦長呂禮詩透露這圖細節,翹腳者帽子上標示著CO是艦長,一旁站的軍官帽子上XO代表副艦長,他認為實務上進行監控時,除了目視之外,電磁頻譜的掌握更是重中之中,所以艦長和副長都不在戰情室的機率微乎其微。

有網友問道,美國海軍公開這張照片,是意味著「戰略上重視敵人、戰術上藐視敵人」嗎?呂禮詩認為就是如此,他強調,簡而言之,這是美國對中國的「認知戰」(Cognitive Warfare)。

「認知戰」的概念仍在發展當中,傳統上,「認知戰」就是來自於長久以來外界所熟知的情報戰、心理戰、輿論戰原理,不過透過高效能計算系統快速發展以及網際網路、社群媒體的普及應用,創新這套理論,透過網路滲透和心理、輿論操作,瓦解對方戰鬥意志、主導精神意識,對特定目標進行無硝煙式攻擊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