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軍事

俄表示烏克蘭「有權加入歐盟」 與美達成透過高階代表團持續溝通共識

文/上報王能斌 

美、俄雙方代表團18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針對俄烏戰爭舉行首度正式協商,由於這次會談主要目的在增進美俄對於彼此立場的互相理解,因此雙方在會談之前都試圖降低外界的期待,克里姆林宮則在會議展開的同時,對外表示烏克蘭「有權加入歐盟」,但類似北約的軍事同盟「則是另一回事」;經過逾4小時的對話後,美俄雙方達成了由高階代表團持續溝通、以及在戰爭落幕後,促進雙方經貿合作的共識。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在沙國外長費瑟(Faisal bin Farhan Al-Saud)、沙國國家安全顧問莫沙德(Mosaad bin Mohammad Al-Aiban)的主持下,美俄代表團18日在利雅德的首度會面耗時超過4小時,其中包括工作午餐進餐時間,俄國主權基金執行長德米崔耶夫(Kirill Dmitriev)在接受俄國媒體採訪時,表示此次對話「正面積極」,且「富有成效」,強調現任美國川普(Donald Trump)執政團隊「與完全未試圖聽取俄方意見的拜登團隊截然不同」,除了「理解俄方立場,也就莫斯科同意的事項進行討論」。

在會談進行同時,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則對外表示,俄方並不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European Union),因為「這是任何一個主權國家所享有的自主權利」,但強調針對基輔加入如同北約(NATO)在內的軍事同盟則「又是另一回事」,此外,培斯科夫也表示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已經準備好「在有必要的情況下」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對話。

美方則透過國務院發表聲明,強調在川普停止殺戮、達成和平的期望之下,美國正利用國際影響力促使國際團結,美俄雙方也在會談期間,達成包括建立促成美俄之間關係正常化、解決雙方歧見的磋商機制,任命高階人員所組成的團隊,透過持續對話產生各方都能接受、結束俄烏戰爭的方案,以及在戰後強化美俄經貿合作、持續推動相關發展的共識。

美方聲明也強調,僅僅透過一通電話與一次會議,並不足以達成可持續的和平,因此必須採取行動,繼續向前邁進。

此外,美國國務卿盧比歐也在會後記者會中表示,在會談之中「沒有任何人被排除」,強調「有些對於美國、歐洲、烏克蘭以至於全世界都極具建設性的事情,都將浮出水面」,但「首先必須讓這場戰爭終結」。

連結:俄表示烏克蘭「有權加入歐盟」 與美達成透過高階代表團持續溝通共識 — 上報 / 國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