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會談在即 美國務院:真正的和談在烏克蘭參與下才會進行

文/美國之音
美國與俄羅斯高層官員星期二(2月18日)將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會談,旨在重啟兩國關係,並為推動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終戰談判揭開序幕。儘管烏克蘭未受邀,美國國務院表示,此次會談重點在研判俄羅斯對和平的真實態度,並探討是否可以展開具體談判,真正的和談「只會在烏克蘭參與的情況下進行」。
這場會談是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扭轉美國孤立俄羅斯政策的又一重大舉措,也將為美俄總統會面鋪路。不過,美俄均淡化雙方首次高階會談就會有所突破的可能性。
這場會談的美方代表是國務卿瑪律科·盧比奧(Marco Rubio)、國家安全顧問邁克爾·華爾滋(Mike Waltz)及中東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他們將與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和克里姆林宮顧問尤裡·烏沙科夫(Yuri Ushakov)會談。
俄羅斯國營電視臺報導,拉夫羅夫和烏沙科夫星期一(2月17日)已抵達利雅德。烏沙科夫表示,會談將「完全是雙邊」協議,不會納入烏克蘭官員。他也說,俄羅斯採取了嚴肅態度,美俄雙方「必須真正開展關係正常化」。
烏克蘭媒體報導,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基輔當局對美俄在利雅德的會談「一無所知」,「無法承認任何涉及我國但我們未參與談判的協議」。
澤倫斯基也在社群媒體表示,任何和平協議都必須涵蓋「堅實可靠」的安全保證。法國與英國都支持這一立場,但並非所有歐洲主要國家都同意。
國務院:真正的談判只會在烏克蘭參與下進行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裡·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星期一表示,會談重點將聚焦於「全面恢復美俄關係,為可能開展的烏克蘭和解談判做準備,並安排兩國總統會晤」。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泰咪·布魯斯(Tammy Bruce)則說,會談重點在研判俄羅斯是否真正想要達成和平,是否能真正開展針對細節的談判。
布魯斯強調,儘管烏克蘭不會參與這場會談,但真正的和平談判「只會在烏克蘭參與的情況下進行」。基輔當局必須是和平談判的成員之一,是美國前總統喬·拜登(Joe Biden)的政策基礎。
維特科夫星期日在福斯新聞台(Fox News)的節目中表示,他和華爾滋將「在總統指示下參加會談」,希望對俄烏和平達成「真正好的進展」。
維特科夫並未直接回應烏克蘭是否必須放棄「相當一部分」領土的問題。
美國國防部長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上星期表示,烏克蘭要成為北約成員國是「不切實際」的目標,並稱基輔當局應放棄奪回俄羅斯已佔據領土。
美聯社指出,這兩件事都是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的主要訴求。俄烏雙方先前都已排除對領土做出任何讓步。
北約:已準備好加大對安全保障的投資
針對這場美俄高層會談,歐盟領導人星期一(2月17日)在巴黎緊急開會,商討應對方法。北約(NATO)秘書長馬克·呂特(Mark Rutte)會後在X平臺發文表示,歐洲將「領導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力量」,同時也「準備好且願意大舉投資於提升我們的安全」。
荷蘭首相迪克·紹夫(Dick Schoof)也在X平臺表示,「所有人都感受到強烈的急迫感」,「值此歐洲安全的關鍵時刻,我們必須繼續支持烏克蘭」。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星期一則表示,他認為歐洲國家參與烏克蘭談判毫無意義。
莫斯科多年來一直試圖削弱北約在歐洲的存在,並明確表示希望與美國進行雙邊會談,討論一系列廣泛的安全問題,而不僅僅是可能的烏克蘭停火協議。
澤倫斯基星期二將前往土耳其,與土國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商討俄烏衝突問題。他將在星期三前往沙特,不過他的發言人表示,澤倫斯基並無計畫與美俄代表團會談。
澤倫斯基上周表示,他準備與普京會面,前提是基輔與其盟友先就結束戰爭達成共同立場。
澤倫斯基也確認,川普的烏俄問題特使基斯·凱洛格(Keith Kellogg)將於星期四(2月20日)抵達基輔,展開「有關安全保障的廣泛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