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海試的下一代艦載機,將如何改變中國海軍的面貌?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
本周,經過進廠維護保養和改進後的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離開船廠,開始進行返回部隊前的試航工作。而在離港的航母甲板上依然存在的解放軍下一代艦載機等比例模型,則暗示了解放軍新一代航母艦載機運用上意外又合理的安排可能。
同時,美國通用原子能公司的XQ-67A無人機悄然試飛,作為一種自稱要改變未來戰術飛機研製理念方法的新無人機平台,XQ-67A的新概念到底會走向什麼樣的結果,也值得我們關注。
老航母的新戰機
經過差不多整一年的維修升級,中國海軍首艘航母遼寧艦2月29日在拖船輔助下離開大連造船廠,開始進行出海試航。對於這艘經過一系列試航和調整以確認維修和改進達成了預期效果之後,即將再度返回解放軍作戰序列的航母而言,這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順序流程。
作為中國海軍兩艘現役航母之一,遼寧艦在2021年和2022年曾經先後4次作為編隊核心進入西太平洋進行巡航演訓,為中國海軍航母在技術上的完善和發展提供了大量資料,也為中國航空母艦戰法摸索和作戰力量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該艦與山東艦作為中國航母發展最初的腳步,正在互為支撐交替前行——山東艦的設計和建造以遼寧艦為基礎,遼寧艦的改進又以山東艦的設計變動為參照,兩艦服役後的維護改進也大多以對方在實際使用中的經驗和「靈感」作為依據。
儘管遼寧艦的維護更多是恢復航母的基本性能,目前對於航母的改進也更多是一種「小修小改」,擅長幀察的海軍裝備發燒友們也許能從幾次遼寧艦進廠維修的照片細節中,比對出一系列提升艦載機運作調度效率和安全性的小細節變化,或者從不同時期有關解放軍航母的新聞中發現艦上飛行甲板標線的演進,但對於普通觀察人而言,這更多是某種「使用體驗」的提升,遼寧艦的總體設計、基本性能和主要設備都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相比航母本身的變化,遼寧艦上出海攜帶的殲-35艦載機模型的變化無疑才是大家討論的重點。儘管殲-35作為中國海軍新一代艦載機的事實早以為外界所知曉,不過該機在艦載機領域的身份,長期以來是與使用電磁彈射器的國產大甲板航母福建艦相綁定,被認為是中國第一款從研製伊始就定位於彈射起飛的艦載機。
在福建艦還未出海試航的情況下,遼寧艦第一個把殲-35驗證模型帶到海上多少有些出乎外界預料。雖然在當代艦載戰鬥機領域「能彈射基本能滑躍,能滑躍未必能彈射」算是某種技術趨勢,可相比殲-15這樣一款從開始就是滑躍起飛型艦載機衍生出彈射型回過頭來再滑躍起飛的「返璞歸真」,殲-35被加入「遼寧艦豪華甲板套餐」裡帶來的想像空間顯然要大得多。
從純粹的技術上,殲-35的模型既然出現在飛行甲板上並且被帶出海試航,那就意味著殲-35在遼寧艦上的起降、存儲和維護保障已經成為一項指標被納入到本輪改裝之中,考慮到相比殲-15,殲-35的設計完全不同,因此諸如甲板和機庫停機位的安排,在甲板上和升降機上運行時的安全邊界,系留點的設置與程式設定,機翼折疊/展開狀態下的整備區域與佔據空間,艦載機起飛點的輪檔寬度變化與和擋焰板的距離,艦載機著艦時主起落架到著艦鉤觸艦點之間的距離……完全不同的一組資料要在艦上與殲-15的一系列參數並行不悖,才能讓未來可能的殲-1與殲-35在航母上的混合搭載有條不紊。從這一點看,試航過程中殲-35模型在甲板上下的調度驗證,某種程度上是本輪試航與戰機在艦上運作關係最密切的一點。
這種「新機種」的變化同樣會體現在戰機使用相關的其他領域。比如最經典的機載武器領域,殲-15時代的機載武器總體是簡單而清晰:除了基本的航炮彈、航空炸彈之外,PL-8、PL-12兩款空對空飛彈加上YJ-83/KD-88和YJ-91兩個系列的對地/反艦飛彈,基本就涵蓋了其絕大多數的需求;更新的殲-15B在邁進了相控陣時代的同時,也在火控升級的過程中增加了大量的新型機載彈藥;五代機更是因為有了機內彈倉,還增加了更多隱身戰機專用武器。
同樣會增加種類的還包括不同機型的各種航材和油料,而且這種混合保障的複雜也不止在航母上存在,還會拓展到包括綜合補給艦、岸上海軍航空站等與艦載機相關的幾乎所有後勤保障單位身上,這一切都會讓航母這一超級複雜舊系統的運行變得更加複雜。
如果回到最常為公眾討論的艦機系統戰鬥力問題上,殲-35與遼寧艦的可能搭配也會是一個複雜的話題。可以確定,在海軍艦載機部隊按照殲-15——殲-15B——殲-35技術提升路徑發展的情況下,作為海軍短期內目標艦載機的殲-35戰機,它的優先列裝方向無疑是培養艦載機飛行員的訓練單位以及更大、更新的福建艦。
因此在相當一段時間,遼寧艦應該還是以不同型號的殲-15戰機作為主要的作戰力量,殲-35戰機與遼寧艦的搭配在這一階段雖然一定會出現,但要麼規模有限,只充當某種精銳分隊,要麼不是長期部署,作為某些特殊情況使用。不過即使遼寧艦上搭載的殲-35機隊規模只有大隊規模的6-8架,能夠穩定保障4架可用戰機,作為一款五代戰機,也能夠讓遼寧艦具備對抗普通四代機隊的顯著優勢,或者應對對手五代機隊的能力。
而當殲-35的數量在滿足福建艦乃至其他彈射型航母之後,開始對遼寧艦的艦載機部隊也進行徹底換裝之時,毫無疑問,那時的遼寧艦可能也已經成為人民海軍的「一艘老艦」,其戰機換裝和升級也未必會成為中國海軍的當務之急。
當然,正如遼寧艦與山東艦在過去的十多年裡互為倚靠,逐步提升航空作業能力和作戰能力一樣,殲-35戰機模型在遼寧艦上參與試航的經驗積累,未來也可以用在山東艦上的升級改裝,讓中國海軍的航母戰力能用更少的時間實現戰力提升。雖然殲-35在這兩艘滑躍甲板航母上的戰鬥力受到起飛形式的限制,加上缺乏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運作能力,兩艦終究難以成為解放軍的理想航母。但面對迫在眉睫的軍事鬥爭,兩艘航母無論如何都是一筆不可小覷的軍事資產,提升它們的戰鬥能力,怎樣重視也不為過。
「一機多吃」的新玩法
當地時間2月28日,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航空航太系統局在通用原子能公司加州帕姆代爾附近的格雷比特飛行中心首飛了XQ-67A無人機。
根據媒體的報導介紹,該無人機背後涉及了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的一系列概念性的無人機研製專案:該機本身是在所謂「機外傳感站」(Off-Board Sensing Station,OBSS)項目下發展而來;而OBSS項目又與一個「機外武器站」(OBWS)項目一道屬於更早所謂「低成本可消耗共用平台」(LCAAPS)生髮出來的兩個概念專案;而LCAAPS項目又屬於「低成本可消耗飛機技術」(LCAAT)項目之內,後者又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衍生項目——「低成本可消耗攻擊演示專案」(LCASD),也就是被稱為「忠誠僚機」的XQ-58A無人機。
這一系列無人機研製專案的目的,按照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以前的表態,就是希望借鑒汽車工業在批量設計、生產汽車的思維,通過研製所謂標準「屬」架構的飛機產品,利用標準子部件和子系統來實現新飛機的設計與製造,實現其他‘種’飛機快速生產,從而跳出美國空軍歷史上戰機採購成本逐代飛漲,研製週期不斷延長的困境,並為美國空軍未來第六代有人戰鬥機配套研發的未來協同作戰無人機(CCA)計畫鋪平道路。
簡單來說,XQ-67A想要達成的是一項經典的美式裝備在規劃階段的目標:產量多,研製快,性能好,價格省。同屬一族的XQ-58A無人機也有著類似的追求,後者由設計製造靶機的奎托斯公司挑大樑,在進行了包括投放武器和與有人機協同等實驗的情況下,聲稱自己能夠將該平台單價控制在400萬美元——在美國軍隊的武器價格軸上,它雖然比價格幾萬、十幾萬或者上百萬美元的飛彈要貴不少,但比起美軍現在動輒上億甚至幾億美元一架的有人戰機,或者價格越來越高的複雜無人機要便宜得多。
當然天底下沒有新鮮事,XQ-67A取得低價格的手段本身也不新鮮。它本質上依舊是通過研製某種「低成本通用平台」來大量生產攤薄成本,再通過各類有針對性的載荷來實現特定的作戰使用目標。XQ-67A在氣動佈局上沒有什麼複雜的設計,機頭兩側留出的空間眼下也說不清楚是某種載荷倉還是彈倉,加上價格便宜的動力系統,XQ-67A就能在不追求極限性能的情況下,為美軍獲得一種理論上能大量生產的基礎平台。
這套「通用平台+針對性載荷」的招數,在各國海軍造艦歷史上十分常見,從快艇到航空母艦能舉出的例子兩隻手數不過來;在地面裝備上更是一點也不新鮮,就算在空軍裝備裡,早年空海軍「一機各搞」的F-111與眼下「一機三吃」的F-35系列也都耳熟能詳。這裡面有好些例子都能充分證明,光靠通用平台,並不一定就能獲得廉價產品。
原因也很簡單,所謂的「多快好省」多數時候本身就是某種不可能四邊形。美軍固然可能通過生產大量通用平台來降低平台本身的成本,但為了兼顧多種不同任務同時控制成本的平台設計,必然在性能上中規中矩,難以將性能針對某些特別要求極限壓榨,在載荷條件上也會因為追求不同搭載方案的相容而導致全機設計不夠緊湊。
類似的情況在很多陸海軍裝上早有體現,無論是以想一艦多能的瀕海戰鬥艦,還是強調通過變更模組切換任務種類的「拳擊手」裝甲車系列,都出現了顯然不緊湊,同時也沒有真的因此廉價的情況。美國的新無人機項目若是打算完全實現最初的設定,便要尋找出除了通用化平台之外的其他辦法。
當然,也不能說XQ-67A及其所代表的OBSS、OBWS無人機系統就是純粹騙錢的買賣。它反映了在缺乏五代機空戰實踐情況下,人們對於未來空戰環境的某種認識和想像。
一方面,這類無人機平台並非獨立存在,下一代空戰環境仍然需要從傳統技術思維下發展而來,性能先進,結構複雜同時價格昂貴的六代機平台;另一方面,這種平台無法做到在戰場上的全面部署,其全面的作戰能力在多數作戰環境下也並非完全需要;因此在可能的未來空中作戰行動中,用一系列低成本但是數量充足,同時又能針對性滿足一部分特定任務需求的無人作戰平台來輔助這些六代機,無疑是一種在經濟上和技術上都比較合理的選項。
類似航空器的選項早在無人技術興起之前,就已經在裝備領域流行了很長時間。儘管人們對於「全能戰機」一直嚮往,但在技術能力不足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人們就是用各種技術上各有突出,但相對低成本的戰機來承擔空中作戰的不同任務——蘇聯空軍用I-15和I-16兩種戰鬥機兼顧空戰中的機動性和高速性,二戰前幾大空中強國輕型轟炸機、中型轟炸機、俯衝轟炸機並行裝備使用。即使在「全能戰機」出現之後,結構簡單、價格低廉的輕型戰鬥機、輕型攻擊機,依然在很長時間裡在武裝力量中佔據重要位置。相比之下,它們與當代無人機的主要差異是使用了飛行員,而不是諸如設計思想或者理念上的不同。
如此看來,XQ-67A及其所代表的「低成本可消耗共用平台」專案,對於美軍而言如果能走下去,更重要的與其說是其廉價特徵,不如說是「可消耗」概念在美軍裝備採購和作戰理念領域的重新貫徹。
儘管美國軍隊在很多軍事行動中都是依靠自身的超強國力,在長期支撐天文數字的軍事力量消耗之後贏得了戰爭,但至少在冷戰結束以來,長期對於武器絕對先進性和「零傷亡」的追求,讓美軍在裝備發展領域幾乎完全拋棄了「消耗性」的概念,反復強調武器裝備的「隱身性」,作戰狀態上的「非接觸」,投送火力時的「防區外」,拒絕承認武器裝備遭遇規模損失的可能性。但隨著俄烏戰爭等一系列當代戰爭的實踐,美軍似乎也正在逐漸重新接受武器裝備遭遇規模損失難以避免的現實,並且試圖用無人技術來規避這種損失中對美軍最為敏感的「人員損失」。
很難說美軍的這種調整究竟是承認可消耗還是某種深層次的拒絕消耗,但至少回到基本的技術視角上,「低成本可消耗共用平台」本身並不新鮮,它最終能否實現其預想的性能,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美國的軍事工業還能否像過去那樣用自身的生產能力抵消它們在使用中的消耗。但美國的軍事工業真的還具備這樣的實力麼?顯然這是一個值得認真觀察和討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