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焦點評論軍事

詳析巴以戰爭動因結局的不確定性以及對中國和世界格局的影響

幾十年來,不知有多少聰明的腦袋為解決以巴衝突絞盡腦汁,但衝突就是解決不了。以巴這場戰爭是否能為中東問題找到出路,誰也沒把握。

文/風留痕 (動態大參考、發表於上海)

儘管這一次「巴以戰爭」事發突然甚至有些意外,實際上卻是中東地緣政治轉變的一種必然。戰爭的動因既有陰謀也有陽謀,具有相當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這決定了最後結局的不確定性,對中國和世界格局的影響相當巨大。

之所以說戰爭來得突然,是任誰也沒有想到哈瑪斯武裝會突然發動如此大規模的打擊行動,更沒有想到一向以嚴密著稱的以色列防禦系統會如此不堪一擊,以至於吃了這麼大的虧。

之所以說這是一種必然,主要的是因為這是中東地緣政治急速演變的一種必然。可以說,相關各方早就動了殺機。中東變局充滿了「陰謀與陽謀」,只是還處於準備或試探誘發的階段。

一是,以色列早就有心一戰。

三個方面因素決定了以色列早就有心一戰。一方面是伊朗的軍事打擊能力提升太快。另一方面是美國弱化中東戰略,還有就是近來的中東和平進程。

儘管一直受到嚴厲的制裁和打壓,但伊朗近年來軍事打擊能力的上升出乎意料的快。如果伊朗的國際環境改變,那還了得,這對以色列的安全影響實在是太大。以色列早就想對伊朗動手。

特別是歐巴馬時期簽署了伊核協議,這令以色列是非常的不滿,好在川普給予了及時的廢除。

也正是川普的對伊朗強硬政策,給以色列對伊朗動武提供了機遇。當初以色列方面暗殺伊朗高官,可以說就是有意要引爆戰爭,逼美國動手摧毀伊朗。而那時美軍與伊朗之間的報復反報復行動,也差一點就引爆了對伊戰。好在最後一刻川普叫停了對伊朗的軍事打擊行動。

在拜登政府對中東戰略進行大調整之時,特別是強行從阿汗撤軍和重返伊核協議談判,引發了以色列的強烈不滿。而以色列近3年來不斷打擊所謂的親伊朗武裝,目的就是為了引爆戰爭。

好在伊朗能夠保持克制,好在美國進入了戰略東移模式或者說中東勝利大逃亡模式。無心一戰,以色列也就只能是不斷尋找一戰的機會。

而沙國與伊朗意外在中國協調下實現了關係正常化。以此為契機,一夜之間幾乎伊斯蘭世界的所有恩怨都在快速化解。這意味著伊斯蘭世界的覺醒,也就是自己的命運自己作主,也意味著伊斯蘭世界大團結時代的到來。這對以色列的威脅更大。

正因為如此,以色列這一年來加強了對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等國境內的武裝派別進行挑釁性打擊。當然也加強了以巴勒坦特別是哈瑪斯的打擊行動。

名義上是打擊反以勢力,實際上就是想引爆戰爭。這樣才能把美國的戰略重心重新轉移回中東。面對以色列的不斷侵略與打擊,巴勒斯坦法塔赫集團鮮有重大反應,而哈瑪斯則是一定要針鋒相對。所以,以色列重點打擊的是伊朗支持的哈瑪斯,可以說是有引誘哈瑪斯動手之嫌,目的就是製造戰爭藉口。

在哈瑪斯發動襲擊的前夜,埃及曾經向以色列發出過警告,可以色列方面不信。這與以色列寧可錯殺絕不放過的戰略不符。所以,很可能以色列方面是在上演苦肉計。只是沒有想到襲擊的規模會如此之大,會給以色列帶來如此大的損失。

不管在哪個方向,只要有了戰爭藉口,就通過發動戰爭的形式把美國牽制回中東。這既是以色列的陰謀也可以說是陽謀,是強硬派內塔尼亞胡精心設計的套路。

只是對以色列來說,選擇與伊朗直接開戰還是間接開戰問題上有所顧慮。與伊朗直接開戰,美國必然參戰,直接摧毀伊朗,對以色列是一勞永逸。但付出也更大,還要冒引爆中東大戰的風險,這一點以色列也無法確定。

二是哈瑪斯也認為戰爭時機已到。

對於哈瑪斯武裝來說,美國的中東戰略大調整,以及俄烏戰爭對美國的牽制,特別是中東和解與和平進程的到來,也是向以色列宣戰的一個重要機遇。

重要的是,近來不少遜尼派國家與以色列建交實現關係正常化,這使得巴勒斯坦建國變得更渺茫,此時發動戰爭也是一個最佳的時機。

中東和平進程,勢必涉及到巴勒斯坦建國問題。而一旦啟動這一進程,而美國又不想過度干預中東,或想借此穩住中東局勢。前一會面時間美國提出重返科教文組織,就表明在巴勒斯坦建國問題上立場有可能鬆動。

雖然對巴勒斯坦建國有利,但對哈瑪斯來說卻未必有利,或者說哈瑪斯更希望借助自己積極的行動爭取更多的民眾支持和更有利的位置。

哈瑪斯只是一個民間武裝。其政治主張與代表巴勒斯國的法塔赫集團有重大的分歧,甚至是矛盾。法塔赫才是代表巴勒斯坦的合法勢力。

從哈巴斯與法塔赫的關係來看,即使巴建了國,這兩股勢力很可能形成政府武裝與反政策武裝的關係。

巴以戰爭一起,很可能引爆中東大戰,或者說形成對以色列的群毆態勢。這樣哈瑪斯的影響力和地位就會更加突顯。

從目前的資訊來看,哈巴斯已經準備了近2年之久,而這麼長時間的準備,可以瞞過以色列人,卻絕對瞞不過法塔赫組織。

之所以默認,是因為法塔赫的一些想法與哈瑪斯一致。目前也確實是強力失去建國的好時期。既然哈瑪斯願意動手,這何樂而不為呢?

對法塔赫來說,哈瑪斯註定是一大麻煩。即使建國了雙方也可能會發生戰爭。在打擊以色列之時又可以借以色列之手除掉或削弱哈瑪斯,這很值。至少哈瑪斯這一次襲擊事件過於殘忍,其合法性更受到了質疑。因此,目前法塔赫目前的表態明顯偏軟,就是不想引火上身。所謂的巴以戰爭了,實際上是哈以戰爭。

而一旦引爆中東戰爭,或引發對以色列的群毆,在目前的世界局勢下,對巴建國可能更有利。因此,目前巴勒斯坦內部也存在巨大的分歧或不確定性。也是有陰謀或明顯的陽謀的。

三是美國可能也早想開戰而不敢下決心。

對美國來說,戰也不戰,一直處於猶豫不決之中,伊朗始終是個大麻煩。不僅伊朗的實力快速提高,伊朗的國際環境也在逐漸向好,特別是與中俄關係走近。現在不打,未來就更難打了,等於是養虎為患。

可目前伊朗與沙國在中國的協調下和解所推動的中東和平進程,也就是伊斯蘭世界的空前覺醒與團結。這對美國的中東戰略不利,想戰只是下不了決心。

其實,川普沒敢做的事,拜登也心有恐懼。戰與不戰的權利也只能是交給以色列人來做決定。

正因為如此,當以色列受到哈瑪斯打擊之後,美國就第一時間做出了非常激進的表態,更是迅速採取了行動。目前美國的戰爭力量正在快速就位,給人的感覺顯然是早就做好了準備。

儘管有威懾協力廠商勢力介入戰爭的意思,可也不排除美國準備對伊朗敘利亞等國發動突然軍事打擊的可能。

對於美國來說,既然以色列要戰,那就也只能是強力支持。如果戰爭外溢或擴大,美國是肯定參戰,而且是一定會直接對伊朗開戰,這等於是以色列在幫助美國做戰爭選擇,也可以說是以色列要把美國拉下水。

以上三點就註定了這場戰爭爆發的必然性,而不是偶然的意外之事。

那麼,此戰對世界和中國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戰爭的動因複雜且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其結局自然也就難以猜測。

正因為事態嚴重,有可能對世界局勢產生重大的影響。以色列即使戰勝,也將付出巨大的代價,特別是人道主義危機所帶來的後果,美國以色列都不能不考慮。冷靜之後,或許以色列會有所收斂。

想借機完全毀滅哈瑪斯是不可能的。在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阿拉法德時期,哈瑪斯都能堅持自主的發展,這表明其有一定的政治和民意基礎。而在以色列大開殺殺戒的情況之下,其支持者會更多,正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何況哈瑪斯的主要領導並沒在加沙地帶。

現在的問題是以色列有多大決心不顧一切,也是考驗美國到底敢不敢重陷中東戰爭泥潭,而巴勒斯的其它政治勢力以及伊朗和中東國家目前還處於嚴判局勢的時期,戰與不戰也在研討之中。

但是,無論如何,美國和以色列以及一些西方國家的表態,顯然是不顧巴勒斯坦人的死活,這肯定會引發伊斯蘭世界與以色列關係的敵對,也會導致與美國關係的進一步疏遠,中東地緣政治演變會加速。這是對美國不利的地方。

目前歐洲北約的態度。

對於歐洲來說,首先是關政治正確,雖然支持以色列的報復行動,可人道主義災難,以及巴勒斯坦建國,是歐洲的政治正確。馮德萊恩的表態受到了批評,而博雷利強硬批評以色列在加沙的行為,這意味著歐洲人至少是不會介入到戰爭之中的。

對於歐洲來說,這場戰爭或許是一個機遇。那就是理所當然可以推動烏克蘭停戰。弱化對烏克蘭的支持,必須意識到與俄和平相處是無奈的選擇。

美國是肯定會減弱對烏克蘭的支持,自然希望歐洲專心幫助烏克蘭。可恰恰是歐洲也早就染上了烏克蘭厭倦征或疲勞征,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只是對於歐洲來說,戰爭擴大。一是影響能源,這是歐洲所依賴的。二是有可能形成新的難民潮,這是無法承受的。因此,也未必真的希望戰爭擴大。

對於俄羅斯來說這可是一個天賜的良機。

對於俄來說,自然就是機會,這可以弱化美歐對烏克蘭的支持和關注度,這會緩解俄的戰場壓力,因此會強力拱火戰爭外溢,會提供武器支持,會鼓勵親俄勢力參戰。

對於中國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

中東戰爭,會影響能源,影響中國與中東的合作以及會影響一帶一路建設。這是從經濟層面看問題。從戰略上來,總的來說對中國有利,因為美國又增加了一個大麻煩,自然就減輕了中國的壓力。

布林肯在訪問了以色列之後,立即與王毅通電話,自然是顧慮於中國的態度和行動。

美國要面臨兩場戰爭的消耗和牽制,美國會重新陷入中東戰爭陷阱。拜登設計的印太戰略計畫將徹底被打亂,美國的信譽價值觀會嚴重受損。中東伊斯蘭國家與美國的關係會更加疏遠,這反過來必然會加強與中國的合作關係。

所以,中國要求立即停火,而停火與否的關鍵是伊斯蘭世界的態度,團結是關鍵。因此,目前中國正在與阿拉伯聯盟和伊斯蘭合作組織加強溝通,目標自然就是説明協調伊斯蘭國家的立場一致,這樣才能止戰停火。這就是中國應當發揮的作用。

不管怎麼說,這一戰,非但不會阻止或破壞中東和平進程,反而會讓伊斯蘭國家更加認清美國的醜惡面孔,會更加疏遠美國。而美俄歐都深陷戰爭危機的情況之下,與中國合作是最佳的也是唯一的選擇,也必將推動世界加速變革,有利於中國與美國的大國競爭。因此,這又是中國的一次重大的戰略機遇。

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nO0N96izbx3yZ3zldaNC4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