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軍事

施洋:俄羅斯能從北韓獲得什麼?

台艦跟蹤山東艦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

本周,整個東亞的局勢都充斥著濃郁的軍事色彩。在東海和台海水域,解放軍大規模海空力量從宮古水道和巴士海峽進入西太平洋,在不斷的實戰化演訓行動中錘煉更加強悍的作戰能力。

與此同時,在朝鮮半島,在美韓所謂「紀念仁川登陸」的海上軍事演習舉行之時,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親率規模龐大的北韓軍政代表團出訪俄羅斯;在對俄一路參觀訪問期間,與俄羅斯商討兩國未來的合作計畫。

面對「不對稱戰法」的「對稱戰法」

9月11日,台灣防務部門一大早就對外通告,解放軍航母山東艦編隊在台島南端鵝鑾鼻東南111公里(60海裡)處經巴士海峽進入西太平洋。同日,日本統合幕僚監部也宣佈,發現當天解放軍有8艘驅護艦(052C型驅逐艦鄭州艦、052D型驅逐艦包頭艦、紹興艦、廈門艦、054A型護衛艦紅河艦、宜興艦、以及兩艘現代級驅逐艦福州艦和寧波艦)通過宮古水道從東海進入西太平洋。

稍晚的9月13日,統合幕僚監部也公佈了日方跟蹤的山東艦編隊的情況,並附上了編隊其他艦船的情況(編隊中另有052D型驅逐艦桂林艦、長沙艦,054A型護衛艦咸寧艦、許昌艦以及901型綜合補給艦查幹湖艦)。

在短時間內,包括航母在內的多達14艘解放軍戰艦進入西太平洋,光驅逐艦數量就超過英國皇家海軍了,這顯然不是一件小事。加上此之前解放軍還在日本海派遣了一支帶補給艦的小編隊,整個中國海軍的近期安排看起來頗有深意。

考慮到9月15日前後,美國、韓國和加拿大的海軍力量要在韓國參加所謂「仁川登陸73周年和美韓同盟建立70周年」紀念活動,並在紀念活動前後展開大規模聯合兩棲登陸演習。面對這種顯然又是一次美韓針對朝鮮半島的「整活」行為,中國海軍針鋒相對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正因如此,互聯網上的一些自媒體將這一系列行動聯繫起來,在東亞水域用紅藍箭頭做出大戰略的態勢也就不難理解了。

不過,隨後這幾支艦艇編隊的行動顯然和這種推測對不上號:

9月12日晚和9月13日淩晨,此前進入日本海的中國海軍054A型護衛艦濰坊艦、055型驅逐艦無錫艦和903A型補給艦可哥西裡湖艦相繼穿越對馬海峽返回黃海;

9月14日晚到15日白天,東海艦隊出島鏈的8艘驅護艦中的5艘(3艘052D型和2艘現代級)也經宮古水道返回東海,考慮到這8艘驅護艦的編隊沒有補給艦,在出海之後在20節以上的高速航行狀態下艦內燃油只能支持5-7天,這一往返也比較合理;

9月15日,山東艦航母編隊也在經過13、14兩日的西太平洋演訓後,於當天向西再次進入南海。

而作為外界猜測這一連串列動要應對的美、韓、加聯合軍演,不僅9月14日才舉辦,其規模也只有「美國」號兩栖攻擊艦、「首爾」號和「溫哥華」號兩艘護衛艦而已。相較之下,解放軍之前的艦隊規模簡直不成比例。顯然,這一系列海軍調動的目標也不是美韓的這次海軍演習。

相對關係更強的,顯然是解放軍空中力量在第一島鏈外的活動情況。9月14日,台軍聲稱其在台灣島周邊的所謂「防空識別區」內發現了68架次解放軍戰機,其中在台灣島西南方向的軍機活動占了大多數。台軍聲稱在這一方向發現了解放軍的蘇-30戰機、殲-10戰機、多達16架殲-16戰機、1架BZK-005無人機、2架運-9通信對抗機、2架空警-500預警機在內的合成機群。其中,16架殲-16更是伴隨著空警-500預警機穿越巴士海峽,飛到台灣島的東南方向,甚至飛出台灣所謂的「防空識別區」後才向西折返。而支持這個打擊群遠端飛行的關鍵力量,則是3架伴隨其飛行的運油-20空中加油機。

將這一機群的活動與山東艦航母編隊的行蹤加以對照,不難發現二者間已經接近至能夠展開各種實戰化演訓的距離,而從宮古水道進入西太的8艘驅護艦的編隊距離這兩支編隊的距離也不會太遠。考慮到8艘驅護艦的編隊可以隨意分散組合,這些兵力元素可以開展的演訓科目顯然可以豐富多樣。

從海空一體演練區域拒止/反介入作戰,到航空兵機群拿自家航母演練反航母戰術,再到航母編隊演練抗擊對手航空兵攻擊的戰法……考慮到山東艦在13-14日期間也起降了40架次的艦載戰鬥機,再加上殲-16有了空中加油機支持後航程大幅拓展,上述各種演訓科目即使輪番演練,可行性也依然不小。

相比數次出現後讓大家有些「審美疲勞」的山東艦航母編隊,3架運油-20支持下多達16架的殲-16戰機機群穿越巴士海峽、進入西太進行演訓任務,著實有些令人驚訝。在運油-20批量服役以前,解放軍幾乎所有的遠海長航巡邏和訓練任務都是以轟-6為代表的轟炸機與各種特種機結伴完成的,即使有殲-11、蘇-30、蘇-35之類的雙發重型戰鬥機伴隨護航,由於航程限制也只能半途折返。

而在運油-20之前解放軍獲得的各類加油機,要麼是轟油-6或轟-6DU這樣更多用於訓練,缺乏支援大機群遠航的載油量的「湊合加油機」,要麼是伊爾-78這種數量有限,每次只能動用1架的外購加油機。只有當運油-20批量服役後,人民空軍才能將成建制的重型戰鬥機送到以往只有轟炸機能抵達的空域,既可以為轟炸機提供全程護航,又能讓戰術飛機具備執行某些戰役任務的潛力。

不過,能夠實現一切的運油-20在技術上並沒有什麼真的獨一無二的先進技術,它能夠撐起人民空軍遠端作戰的關鍵原因,就在於它在具有一款普通加油機所具備的性能的同時,又是一款完全由中國自行設計和製造的大型飛機。也正因此,大國空軍對空中加油機的另一個關鍵要求——數量,也在無意中得到了徹底解決。

就在解放軍的艦機在台海周邊展開大規模演訓活動的同時,「台北航太展」也在台灣正式舉辦。作為深度體現俄烏戰爭後台灣軍事工業對戰爭經驗的吸收和對「非對稱作戰」戰略的貫徹的一場展會,本次展會展出了台灣近年來上馬的一大批無人機。

這其中既有台灣「中科院」航研所根據過去幾年台灣無人機研發路線繼續發展而來的「紅雀」、「銳鳶」等無人機和巡飛彈,也有台灣民間無人機廠家本著所謂「商歸軍用」原則,花了大疆無人機五六倍價格製造出來的戰術偵察無人機。作為台灣島上悄然萌芽的無人機工業成果,這些裝備展示似乎頗有趣味;但作為要面對在常規軍力上已和台灣拉開代差的解放軍「秘密武器」,這些裝備似乎遠遠不夠格。

金正恩能獲得什麼?

9月10日,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率領包括北韓黨、政府和武力機關主要幹部在內的龐大代表團,乘坐專列從平壤出發,前往俄羅斯進行訪問。根據報導,北韓外務相崔善姬、北韓人民軍元帥李炳哲和樸正天、國防相強純男、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書記吳秀容和朴泰成等都隨行前往,基本上是把北韓黨、政、軍高層的代表人物都帶出來了。

有別於當代絕大多數國家領導人出訪時乘坐飛機的習慣,金正恩此次出訪依舊採用北韓領導人更常用、也更安全的專列出訪。這也讓整個出訪行程的節奏慢得像是上個時代的一起外交事件。

金正恩於9月12日抵達俄羅斯邊境城市哈桑,在此接受俄羅斯官員舉辦的歡迎儀式;9月13日,金正恩前往俄羅斯遠東的東方航太發射場,參觀了這座東北亞最大的航太發射場,並在那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意義重大的會談;9月15日,金正恩又乘坐專列抵達阿莫爾河畔共青城,並參觀了以生產各種蘇霍伊飛機而聞名的尤裡·加加林飛機製造廠。

俄羅斯方面對金正恩訪問的態度,也可以從普京為金正恩舉行的歡迎活動上出席的俄方官員名單看出一二。根據朝中社的報導,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政府副總理兼工業和貿易部部長鄧尼斯·曼圖羅夫、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政府副總理阿列克謝·歐威爾丘克、政府副總理兼總統駐遠東聯邦區全權代表尤里·特魯特涅夫、政府副總理馬拉特·胡斯努林、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兼新聞秘書德米特裡·佩斯科夫、自然資源與生態部長兼北韓與俄羅斯政府間貿易經濟和科技合作委員會俄方委員長亞歷山大·科茲洛夫、交通部長維塔利·薩韋利耶夫等俄羅斯領導幹部和有關幹部以及俄羅斯駐朝特命全權大使亞歷山大·馬采戈拉參加了歡迎招待會。

至於北韓領導人隨後要前往那裡,目前俄羅斯與北韓雙方均未回復。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北韓方面肯定會和俄羅斯更多領域的負責人開展對話,而普京也接受了金正恩關於訪問北韓的邀請。

由於俄羅斯目前仍然處於俄烏戰爭的相持狀態,且其武裝力量並未形成對得到北約系統性支援的烏克蘭軍隊的壓倒性優勢,目前俄軍在戰場上打得十分膠著,加上後方頻頻遭遇烏軍各種非傳統方式的攻擊,讓俄羅斯也顯得有些狼狽,因此北韓領導人在俄國防部長紹伊古訪朝之後訪問俄羅斯,自然讓外界產生了俄羅斯要從北韓引進武器彈藥的猜測和想像。

而俄羅斯在生產先進戰鬥機、洲際飛彈以及航太發射等領域相對北韓有著巨大的優勢,自然也會讓北韓用武器彈藥來「交換」俄羅斯高技術成為外界自然的推測。不過至少從俄羅斯官方層面來說,9月15日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與北韓「沒有簽署任何軍事技術領域或其他領域的合作協定,也未曾有過類似計畫」。這多少表明此次訪問並非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或單純的易貨貿易那麼簡單。

對北韓而言,俄羅斯先進技術和產品的誘惑是顯而易見的。在東方發射場,俄方向北韓展示了北韓目前最為缺乏的民用航太發射能力,在北韓連續兩次使用「千里馬」運載火箭發射「萬里鏡」衛星失敗之後,如果能夠獲得來自俄羅斯在航太領域的支援,無疑對於北韓民用航太是巨大的幫助。

而在阿木爾河畔共青城,金正恩在工廠的留言本上簽下的「切身感到俄羅斯航空技術的急速發展面貌和巨大蓄力」也不是簡單的客套話。雖然中國不少軍事愛好者瞧不太上當下的俄羅斯航空工業,但對於本質上不存在完整航空工業,且無論空軍裝備還是民用航空裝備都嚴重老化的北韓而言,俄羅斯能夠製造的各類航空器都是其迫切需要的。

但北韓又是一個嚴重缺乏外匯的國家,如果是在和平時期,當代北韓即使能夠與俄羅斯進行自由貿易,能夠輸出的產品換來的外匯也十分有限。但當下俄烏戰爭給北韓以一個罕見的用本國軍事工業從俄羅斯那裡換取些什麼的機會。

俄軍雖然在戰場上與烏軍相斥,但誰都能看出俄羅斯面對的壓力並不輕鬆,雖然俄軍啟封庫存的舊式火炮,用啟封的老舊坦克充當自行火炮,從「軍械儲存中心」拉出庫存的T-80和T-72坦克進行翻修改進,勉強也能滿足前線的裝備需求,並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作戰損耗。但俄軍對遠端火箭炮、短程戰術飛彈、大口徑榴彈等武器彈藥的需求不僅存在,且十分迫切,這種在戰爭期間的需求互補性,的確能夠促成北韓與俄羅斯兩國在相關領域通過合作乃至「互換」實現某種程度的共贏。

也正因這種可能性的存在,包括韓國在內的與俄羅斯與北韓敵對的國家對於它們的接近充滿了警惕。韓國總理韓德洙就表示,俄羅斯與北韓之間開展軍事合作的可能性「令人擔憂」。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14日也警告稱,北韓與俄羅斯應履行安理會相關決議和各類國際制裁措施規定的禁止武器貿易和軍事合作義務,「否則定將付出相應代價」。

不過,對於這兩個已被「主流世界」渾身制裁的國家而言,更多的制裁雖然在技術上會影響其外部環境,不過也屬於虱多不癢、債多不愁的狀態,已很難影響北韓與俄羅斯之間相關的合作決策。

儘管從這個角度看北韓與俄羅斯的全面合作屬於大勢所趨,但指望北韓與俄羅斯能將兩國經貿關係和水準提升到上世紀80年代的環境,甚至認為北韓可以再一次「享受經互會待遇」,通過獲得來自俄羅斯的低價原油和廉價糧食全面改善本國的社會經濟運行情況,多少也有些太樂觀了。

一方面,北韓與俄羅斯雙方針對對方的需求大都屬於短期救急性質,不具備持久性:俄羅斯對北韓的軍事工業需求僅可能在俄烏戰爭進行中、且強度較高的情況下存在,考慮到現代戰爭的特點,這場戰爭很難以現在的烈度持續進行;北韓在已經建立起本國航太和飛彈工業的情況下,對俄羅斯航太技術的引進也不可能是不加選擇地全面吸收,在解決限制本國航太工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後,獨立自主依然是北韓航太工業的方向。至於北韓的軍事力量升級,正如佩斯科夫所說,北韓對在航空、交通運輸及基礎設施領域與俄羅斯進行合作的可能性表現出興趣,對引進戰鬥機之類的事情,北韓既沒有那麼迫切,也不是只有俄羅斯一個供貨可能。

另一方面,俄羅斯的油氣出口和糧食目前勢頭正勁,二者出口的收入和規模都正連創新高,對於在外匯收入上同樣緊張的俄羅斯而言,將可以創匯的原油和糧食低價賣給北韓雖然可行,但也不是什麼有利可圖的買賣。再加上,北韓本國的工業產品脫離國際市場多年後,並沒有能夠在俄羅斯市場站穩腳跟的競爭力,而對其進行扶持發展也不是朝夕之功。即使北韓有可能通過這種易貨貿易在短期內獲得一批原油和糧食,緩解本國的經濟運行壓力,在俄羅斯結束對戰爭物資的需求後,俄羅斯與北韓貿易依然會進入到「無貨可賣」的尷尬境地。

無論如何,北韓與俄羅斯兩國在接觸之後的合作展開已是大勢所趨,但這種合作會以多快的速度啟動,又會以什麼樣的產品對俄烏戰爭產生影響,仍需拭目以待。

連結:一周军评:俄罗斯能从朝鲜获得什么?-施洋 (guan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