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彈簧刀」無人機首曝光 可武裝高爆彈頭
文/央廣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今天(3月14日)首度公開研發測試中的5款軍規無人機,各界關注號稱「台版彈簧刀」的巡飛彈性能也曝光,包括導控距離大於10公里、滯空時間大於15分鐘,並可武裝高爆彈頭。中科院航空所長齊立平強調,這5款無人機的測評年底前將有階段性成果,完成後就會進入量產。
中科院3月14日在台中院區公開5款6型軍用軍規無人機,包括巡飛彈、紅雀三型、銳鳶二型、攻擊型(衛星定位與目標影響)及騰雲無人機。其中台灣版「彈簧刀」巡飛彈則是主要亮點,中科院表示,研發中的巡飛彈具有輕便、容易攜帶、機動性高等特色,同樣可由單兵攜行使用於作戰。性能則包括導控距離大於10公里、滯空時間大於15分鐘、導引EO/IR(可見光/紅外線)酬載。
中科院航空所長齊立平強調,巡飛彈所有技術都掌握在中科院手中,不但可以選定武裝高爆彈頭或是穿甲彈頭,另外還引進人工智慧輔助攻擊手識別目標。他說:『(原音)重要的是後端的中端攻擊我們還引進了人工智慧,所以我們也在同步發展當中。它(巡飛彈)的彈藥可以選定高爆、穿甲等等,這些武器彈頭的研發也是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上。剛剛講到人工智慧,還可以輔助我們攻擊手來做目標的一個識別,識別以後再由他下達打擊的決心,所以說這個技術都是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上。』
齊立平進一步說明,今天展示的5款6型研發測試中的軍用軍規無人機,年底前會陸續進行測評,預估將取得階段性成果,待測評完成後就會進入量產。未來中科院將以發展偵打一體及戰略型無人機為重點。
中科院院長張忠誠表示,因應全球戰爭趨勢,國軍積極建構不對稱戰力。尤其烏俄戰爭1年多以來,他也回顧了中科院數十年的無人機發展史;近期配合政府政策,中科院更與民間共同打造「無人機國家隊」,發展軍用商規與軍用軍規兩款無人機,期盼往國防自主的目標邁進。
連結:「台版彈簧刀」無人機首曝光 可武裝高爆彈頭 (影音) – 新聞 – Rti 中央廣播電臺
台版「彈簧刀無人機」首曝光「巡飛彈」撞名共軍版? 中科院:還未正式命名
文/TVBS記者 劉亭廷
中科院今天(14日)首度曝光多款新攻擊性和偵蒐型無人機,為了實踐不對稱作戰,其中有台版「彈簧刀無人機」之稱的「巡飛彈無人機」最備受矚目。只是名稱被質疑跟中共的版本雷同,中科院強調只是為了讓民眾了解它的功能,還未正式命名!
圖/TVBS
記者劉亭廷:「中科院最新研製,有台版「彈簧刀無人機」之稱,的「巡飛彈無人機」首度曝光,最大亮點就可以背在,像我這樣後方的背包裡面,執行單兵作業。」
導控距離超過10公里,滯空時間15分鐘以上,最重要的就是搭載高爆彈頭武裝,執行精準打擊,只是這名稱讓人質疑,因為中共FH-901的版本,就叫做「巡飛彈無人機」。
中科院航空所所長齊立平:「對我們來講我們只是想讓國人,能夠迅速認識這個產品、這個系統,所以說是採用我們跟外界,媒體啦、報章雜誌,所報導的名稱是一樣,我們沒有對他正式命名。」
也是首度曝光的攻擊型無人機,還有能遠距精準打擊的,目標影像以及衛星定位無人機。
圖/TVBS
解說員:「(配合)作戰構想甚至一個任務,結合這四款不同構型的無人機,來做一個多機協同作戰的任務,可以發揮整個,不對稱作戰最大的效力。」
外型來說就是利用,已量產的反輻射無人機做更改,中科院有信心研發完一年內可量產,而偵蒐用的紅雀升級版的三型無人機,也首度與國人見面。
不只能往前飛兩側還有螺旋槳,讓紅雀三型能滯空,執行情監偵與目標定位,導控距離超過30公里滯空超過1小時。
解說員:「(銳鳶2型)使用較短的跑道,完成短程起降的任務。」
配合海軍需求再度提升銳鳶,二型版本結合AI人工智慧,能遠距長時間針對海面船艦偵蒐定位,喊出就是固守台海安全,只是中科院也不排除,未來朝遠距打擊來發展。
中科院航空所所長齊立平:「也在著眼於下一代的巡飛彈,所以可能還有比較大型的,也在研製當中,說不定這個選項,就可以提供軍中遠距打擊。」
強調先實踐不對稱作戰,中科院秀國防自主,在各國無人機大戰中拚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