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軍事

慕尼黑安全會議登場「做好長期戰爭準備」

俄羅斯軍隊撤離烏克蘭南部的赫爾松之後,留下的毀壞戰車。

文/自由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週年前夕,全球最重要的外交和安全論壇「慕尼黑安全會議」2月17日在德國登場,約40名國家領袖以及近百名各國外交和國防首長齊聚一堂,烏俄戰爭主導今年會議議題。德國總理蕭茲在開幕演說呼籲,任何能夠提供烏克蘭戰車的盟友,應該立即行動,但也應該做好長期戰爭的準備;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則警告,烏國不會是最後一個被俄羅斯入侵的國家。

「烏不會是最後一個遭俄入侵國家」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和國務卿布林肯、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等人,都將出席本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澤倫斯基在開幕式上發表視訊演說,以聖經故事「大衛與歌利亞」之戰,比喻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侵略,強調歌利亞已經開始「節節敗退」,但基輔尚未獲得「大衛的彈弓」,力促盟邦加快軍援,確保沒有烏克蘭勝利以外的其他選項。

法國總統馬克宏呼籲各國大規模投資國防工業,協助烏克蘭反擊俄羅斯,唯有如此才能展開可信的談判。義大利外交部長塔加尼十六日與到訪羅馬的王毅會談,會後發表聲明,呼籲中國向俄羅斯施壓,為烏克蘭尋求正義和平。

稍早前,澤倫斯基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強調,烏俄雙方若要就和平協議展開談判,割地求和不會是可能的選項之一,唯有西方國家武器能拉近兩國與和平的距離,「烏克蘭正在為生存而戰」。

而在十六日第七十三屆柏林影展開幕致詞中,澤倫斯基還以自己過去做為演員的經歷,將俄國入侵烏克蘭與柏林圍牆相提並論,呼籲電影人「打破第四道牆」,在他所謂自由與暴政的戰鬥中做出選擇,而所謂的「維持中立」無異於支持暴政。

至於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的效果,美國商務部負責工業暨安全事務的次長艾斯特維茲十六日指出,美國等國對俄國史無前例的出口管制,已逐步減緩莫斯科取得用於製造戰爭機器資源的速度,晶片進口量大減近七成。

連結:慕尼黑安全會議登場「做好長期戰爭準備」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ltn.com.tw)

慕安會開幕:俄伊遭拒、王毅出席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在俄烏戰爭爆發一週年之際,慕尼黑安全會議迎來全球近100個國家的代表。今後3天裡會議將聚焦戰爭以及中美在會議期間是否互動。本屆會議沒有邀請俄羅斯和伊朗。

第59屆慕尼黑安全會議週五(2月17日)開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首先以視訊形式發表主旨講話。之後,德國總理蕭茲和法國總統馬克宏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

近100個國家派遣了高階代表參加會議,其中包括40多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以及100多位部長級官員。

本次會議聚焦已持續一年之久的俄烏戰爭,探討最急迫的安全威脅。中國外交政策最高官員中共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王毅也將做會議發言。他對俄羅斯侵略戰爭做如何的表態,是與會者關注的要點之一。迄今,中國雖然強調獨立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侵犯,但尚未譴責莫斯科悍然發動非法戰爭。按計劃,正在歐洲訪問的王毅將在會後前往莫斯科同俄羅斯高層會晤。

本屆慕安會沒有邀請俄羅斯代表,打破了20年來的慣例。慕安會新任主席霍伊斯根(Christoph Heusgen)表示,鑑於對烏克蘭發動的侵略戰爭是對人類文明的破壞,我們不願為普丁總統以及他的政府提高一個宣傳平台。會議也沒有邀請伊朗代表。

西方將決定是否向基輔提供戰機

歐洲國家希望在慕安會上做出進一步對烏克蘭實施軍援的決定。在德國同意提供主戰坦克豹2之後,烏克蘭繼續要求獲得戰機並得到波蘭等國的支持。德國反對提供戰機,英法原則上則不排除提供戰機的可能。戰機昂貴,即便可以提供,接下來的問題是能提供多少、由誰買單?

烏克蘭空軍早在關注這一領域,其發言人表示,F-16戰機系列投產後,已有4000架戰機下線,在超過20個國家服役,「很清楚,誰可以給我們,是哪些國家、可以給多少。」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進一步具體闡明道,「我們對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的戰機最感興趣。這些國家的產能最高,戰機隊伍最龐大。」去年7月,美國國會批准了1億美元專門用於培訓烏克蘭F-16飛行員。

布林肯和王毅是否會談?

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又名賀錦麗)週五早晨已抵達慕尼黑,國務卿布林肯也將與會。尚未證實的消息稱,他將在會議期間會晤王毅。早些時候,來自中國的疑似間諜氣球飛入美國領空事件發生後,布林肯臨時決定取消原定訪華計劃,中美關係陷入新一輪緊張。拜登總統週四(2月16日)接受NBC採訪時表示希望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談一談,弄清氣球的真相。他重申保障雙方溝通管道的重要性,稱「我認為習近平最不希望的,就是徹底撕裂跟美國、跟我的關係。」這一背景下,布林肯、王毅是否會面、他們談話的內容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連結:慕安會開幕:俄伊遭拒、王毅出席 | 德國之聲 來自德國 介紹德國 | DW | 17.0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