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馬首架「新造F-16V」正式亮相!台灣66架預計2026全數交機
文/風傳媒陳煜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近日展示首架從南卡羅來納州格林維爾生產線出廠,被外界稱為「毒蛇」(Viper)的F-16V戰機,這架戰機為巴林採購的16架同型戰機之一,也是「首架以Block 70/72標準生產」及「首架從格林維爾生產」等多個「首次」的F-16戰機,預計明年初首飛。
根據外媒《The War Zone》11月23日報導,洛馬公司證實這架戰鬥機近期完成最後的組裝和檢查(FACO)及生產的塗裝階段,該戰機目前也正著手準備首飛。報導也指出,洛馬綜合戰鬥機集團副總裁兼總經理桑切斯(OJ Sanchez),這架戰鬥機出廠對格林維爾工廠而言是一項傑出成就,未來還會有更好的前景。
報導指出,洛馬2017年宣布將F-16的生產線,從德州沃思堡主要生產工廠,轉移到南卡格林維爾的較小工廠,當時洛馬方面考量沃斯堡生產的F-35與F-16V需求此消彼長所做出的決策,也能避免F-16生產線被完全關閉,許多層面上是個明智之舉。意外的是,在此之後各國對於F-16V的需求大幅提升,最終也被轉化為大量戰機訂單。
報導提及,目前格林維爾生產線還有128架F-16正在「排隊出廠」,除了上述巴林採購的16架,還包括台灣、斯洛伐克、保加利亞,以及一個未明言的國家,洛馬方面已預測未來還可能增加到至少136架,預計約旦將會簽署8架新戰機合約,保加利亞也批准採購第二批F-16V戰機。
有望2026全數交機 售出F-16V「台灣有錢拿」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外界都以F-16V稱呼,但這款戰機正式名稱為「F-16C/D Block70/72」,其中批次70與72的差別,在於前者採用通用電氣F110發動機、後者則採用普惠F100發動機,而台灣新購的F-16V則是採用F110的批次70;同時,「毒蛇」(Viper)是源自早年飛行員對F-16的暱稱,其正式稱呼仍是「戰隼」(Falcon)。
另外,並非所有F-16V都是新造,其中有大量服役多時的F-16戰機也將通過升級,達到Block70/72水準,而首架經過升級的F-16V已在我國服役,配備有新的資料鏈、顯示器、任務電腦等。其中最核心項目為AN/APG-83(SABR)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由於台灣在研發階段曾出資,因此未來只要售出或升級F-16V,台灣都會取得相關授權金,可說是台灣近年頗具成果的軍事投資。
根據國防部規畫,我國採購的66架新造F-16V戰機將於2026年全數交機完成,而第一批交機會落在2023年,目前進度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