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軍事

北韓發射一枚疑似洲際彈道飛彈

2022年3月北韓國營電視台發佈該國稱為火星-17的洲際彈道導彈照片,但遭指作假。

文/voa加洛

韓國軍方星期五說,北韓發射了一枚疑似洲際彈道飛彈。一天前,平壤警告說,將對美國及其盟友加劇的軍事活動作出更激進的回應。

韓國聯合參謀長本部(Joint Chiefs of Staff)在當地時間上午10點20分左右報告了這次發射,並指出飛彈是朝著北韓東海岸外的海域發射的。

目前還不清楚其他細節,包括飛彈飛行距離、高度、速度等參數,以及濺落地點。

週四,北韓外務相崔善姬誓言,將對美國、日本和韓國最近採取的加強對北韓「延伸威懾」的措施做出「更激烈」的回應。

最近幾周,北韓發射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飛彈,其中一些飛彈引發了日本和韓國的空襲警報和避難警報。

北韓表示,這是對美國及其盟友加劇的軍事演習的回應。但華盛頓表示,作為對北韓飛彈發射的回應,增加軍演是必要的。

這是北韓連續第二天發射彈道飛彈。週四,就在崔善姬發表聲明的幾個小時後,北韓發射了一枚短程彈道飛彈,落在其東海岸附近的海域。

北韓今年已經發射了70多枚彈道飛彈,這是迄今為止的發射記錄,其中包括多枚洲際彈道飛彈。

在五角大廈星期四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五角大廈副新聞秘書薩布麗娜·辛格(Sabrina Singh)說,北韓的持續發射破壞了該地區的穩定,但她說,美國仍然致力於保護其盟友。

「我們對韓國和日本的承諾依然堅定。我們將永遠支援我們在世界各地的盟友和夥伴,特別是在亞洲地區,我們已經呼籲北韓停止彈道飛彈發射。」

連結:朝鲜发射一枚疑似洲际弹道导弹 (voachinese.com)

北韓再射飛彈 岸田:據信落入日本經濟海域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北韓再射飛彈,日本防衛省指週五一枚飛彈據信已落入日本經濟海域,日相岸田文雄強烈譴責。韓國軍方則研判,該飛彈疑為一枚射程可達美國內陸的洲際彈道飛彈。

韓國週五(11月18日)表示,北韓繼17日發射短程飛彈後,又於18日上午朝東部方向發射一枚遠程飛彈。韓國軍方初步判斷,該飛彈為一枚洲際飛彈(ICBM),並推測是從北韓首都平壤發射。

日本防衛省也證實北韓再射飛彈,並推估該飛彈於可能於當地時間約11點20分落在日本北海道以西的一座島嶼外海,距離該島約210公里(130英裡),屬於日本專屬經濟區(EEZ)海域。

「北韓發射的彈道飛彈,據信落在了我們北海道以西的專屬經濟區。」法新社報導,正在曼谷參加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袖峰會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在受訪時,還對北韓反覆發射飛彈表達強烈譴責。他說:「我們已經告訴(平壤),我們絕對不能容忍這種行為。」

岸田表示,日本政府將繼續收集資料向大眾提供及時的最新消息,並稱目前未收到船隻或飛機受損的回報。

日本:無法容忍重複挑釁

北韓今年試射的飛彈數量創下新紀錄,又在過去兩天內連續發射飛彈,使人們對北韓進一步進行核試驗的擔憂急劇上升。

日本防衛省表示,若18日所發射的這枚飛彈確實是「洲際飛彈等級」,它將是北韓射程最遠的武器,目標範圍可達美國內陸的任何地方。

岸田表示,日本已經向北韓提出了嚴厲抗議,並再次聲明,北韓正「以前所未有的頻率重複挑釁行為,這是絕對不可接受的」。他補充說,日美韓三國仍必須密切協調,努力實現北韓的「完全無核化」。

同時,岸田也重申他在17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上,已表達了對朝鮮半島區域安全問題的「嚴重關切」。他說:「希望中國發揮作用,包括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中發揮作用」,協助禁止北韓進行飛彈和核武計劃。

若此次最新試射被證實為洲際飛彈,這將是自2017年以來,北韓首次恢復洲際飛彈測試,也將是無核化談判停滯不前的情況下,平壤打破了其自行規定的遠程飛彈發射禁令。

北韓17日曾發射一枚短程飛彈,北韓外交部長崔順實(Choe Son Hui)當時警告美國,將對其在亞太區域的軍演作出「更激烈的軍事反應」,並警告華盛頓正在進行一場「會讓自己後悔的賭局」。前陣子,韓國和美國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時,北韓也向海裡發射了數百枚砲彈以示抗議。

北韓的洲際飛彈

根據路透社,所謂的洲際飛彈最小射程約為5500公里(3400英裡),主要用於運載核武器。有些能夠飛行1萬公里(6200英裡)或更遠。

雖然部分飛彈只能攜帶一個彈頭,但分析家們懷疑,北韓正在尋求開發能夠攜帶多個彈頭的洲際飛彈。

而北韓最近一次疑似洲際彈道飛彈試驗是在11月3日。根據北韓官媒發佈的照片,分析人士說,當日發射的似乎是一枚以前從未見過的洲際飛彈,可能是火星-15洲際飛彈的變種。該飛彈在2017年首次測試。

不過一位韓國官員告訴路透社,11月3日的測試很可能在高空中失敗。韓國和美國官員也報告指,今年北韓的部分洲際飛彈試驗似乎沒有成功。

連結:朝鮮再射導彈 岸田:據信落入日本經濟海域 | 德國之聲 來自德國 介紹德國 | DW | 18.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