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軍事

軍評:反攻後,烏軍的「政治得分」

台灣戰車偽裝戲台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

本周,戰鬥烈度仍未顯著下降的烏克蘭戰場無疑是各方關注的重點之一。隨著俄軍在哈爾科夫方向上的大規模後撤,烏軍取得了開戰以來在「奪回失地」領域最大的進展,而對於俄羅斯方面,「何時結束戰場」和「如何結束戰爭」則成了看起來比之前更大的難題。與此同時,美國售台的首輛M1A2坦克非官方地亮相,也讓這款美國對台軍售中的「重點裝備」再次進入到了各界關注的話題中來。

「拉直」的俄烏戰線

從8月下旬烏克蘭軍隊在赫爾松展開反攻開始,一度陷入俄烏互派無人機引導本方炮兵對轟狀態的俄烏戰場在雙方實際控制線上又開始了劇烈的變動。這其中,相比於赫爾松方向上進展不明顯,俄烏兩軍互有輸贏的狀態,俄軍在哈爾科夫方向上的全面後撤無疑更加吸引人們的眼球。在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裡,烏軍先後奪回了包括巴拉克列亞、庫皮揚斯克以及伊久姆等多個地區,重新控制了超過2000平方公里的地域,將哈爾科夫方向的戰線推進到了俄烏邊境已經哈爾科夫州與盧甘斯克州的州界附近。

丟掉整個哈爾科夫以後,俄烏戰線「拉平」

面對這一戰況,俄羅斯方面的態度則基本可以用另一個戰史上的用詞表達:轉進。俄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表示,目前已將駐紮在巴拉克列亞和伊久姆的俄軍重新集結並部署到頓涅茨克方向,以加強俄軍在該地區的力量,此舉是「為了實現特別軍事行動解放頓巴斯的既定目標。俄國防部同時透露,撤退期間雙方戰鬥非常激烈,俄軍出動了航空兵、火箭炮和火炮部隊對烏軍臨時部署點、「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系統、烏方武器庫等目標進行攻擊,有超過2000名烏克蘭和外國雇傭兵被消滅,100多輛裝甲車和火炮被摧毀。

按照俄方的說法,俄軍對於這一方向調整部署並將部隊後撤是早有準備,只是撤退行動遭遇了烏軍的追殲,才引發了激烈的交戰。考慮到俄軍之前已經將這一方向的主力部隊撤走,加上烏軍發起進攻時這一方向上俄軍的部隊規模遠少於烏軍的情況,以及俄軍後撤過程中的輕車熟路來看,這種說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饒是如此,大量來自戰場上的影像資料卻著實對俄軍不利。

一方面,在開戰之初第一個月內被俄軍攻佔的大片區域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奪還,而且是在俄軍尚未完成撤退(其所謂「重新部署」)的情況下發生的,在長期以戰線變化和俄軍奪占領土面積多寡為核心評判成敗的俄烏戰場上無疑是一次重大挫折;另一方面,俄軍在撤退中進行了激烈的後衛作戰,也折損了相當的作戰人員和技術兵器。從烏方各種管道發出的資訊看,俄軍至少損失了數十輛主戰坦克,包括T-72BV、T-72B3、T-80BV等多種型號,被俄軍拋棄的各型步兵戰車,包括近年來才服役的BMP-2M等也不在少數。加上不少陣亡俄軍的屍體以及俄軍拋棄的各種陣地和營地的照片視頻,在更採信烏方信源的人眼裡,說是俄軍徹底潰敗乃至全軍覆沒似乎也不算誇張。

在俄軍向後收縮,戰場為烏軍所控制的情況下,烏克蘭方面在資訊發佈上無疑占盡優勢。他們不僅可以搜集、整理、有意識地宣傳各種俄軍失敗的證據,也能在相當程度上隱藏本方在進攻作戰上遭遇的傷亡和損失情況。類似的情景在今年3月底俄軍從基輔近郊幾個方向後撤時也有發生,烏軍在俄軍撤退後控制了戰場與俄軍曾經部署的淺近縱深區域,也繳獲和控制了相當數量俄軍拋棄的損毀和故障車輛,拍攝了相當多展現烏軍戰果的影像證據,甚至還生造出所謂「布查大屠殺」這樣的媒體事件。

伴隨著烏軍在哈爾科夫方向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烏軍在戰場上的各種行動也都被賦予了其本不存在的合理性——烏軍在赫爾松方向發起的不甚成功的進攻作戰被當成了聲東擊西的佯動,全然不顧烏軍在這一方向上投入了遠多於哈爾科夫方向的兵力兵器,也進行了規模上更大、持續時間更長的火力打擊準備。但相比俄軍已經在撤退和重新部署中,一線和後方兵力都明顯薄弱的哈爾科夫方向,赫爾松方向的俄軍一開始就打算進行堅守,兵力和作戰準備都更加充分,甚至還為了阻擋烏軍炸了大壩讓因古列茨河漲水,因此赫爾松方向的烏軍攻擊力度更狠,傷亡也更大,但打出來的效果卻並不如哈爾科夫這邊。

無論是對於領土寸土必爭的烏克蘭,從一開始就揚言要恢復盧頓兩州疆界的俄羅斯,還是對於俄烏戰局都高度關注的國際社會,「戰線在哪裡」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了俄烏戰爭進展以及雙方勝負的關鍵性指標。這其中既有戰線和領土得失作為戰場勝敗判斷相對直白客觀,不像雙方損失容易被掩蓋和捏造;也有雙方對於領土的執著追求——在戰爭爆發前就已經實質上獨立的盧頓兩州參與戰爭的主要訴求就是將其疆界拓展到其原本的州界;而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此次軍事行動,很大一部分目標就是建立從2014年佔領的克裡米亞到俄羅斯本土的陸上交通線;至於烏克蘭,它在2月24日之前進行的軍事準備和行動為的就是完全佔領盧頓兩州,之後的作戰目標則拓展為收回包括克裡米亞在內的全部烏克蘭傳統領土;如果向上提煉和追溯,這種對於領土的執念甚至還包含了歐美傳統對於戰爭的看法,以及所謂「俄羅斯沒有一寸多餘領土」的民族性總結……至於戰爭最關鍵的「有生力量」,隨著俄烏的大規模戰爭打了半年,外界對雙方的短板也愈發理解:烏克蘭看來兵力不愁,只要有北約足夠的軍事援助就能打下去;而俄羅斯則還有足夠多的蘇聯冷戰武器家底,只要能動員起數量客觀的青年加入軍隊,俄軍就還有發起進攻的能力。

不過隨著戰爭的進行和消耗,雙方的境況也逐漸發生著變化。站在容易觀察的裝備角度,最近半個月的戰爭中俄軍損失的坦克裝備裡除了一部分俄軍戰前換裝的T-72B3外,還出現了一些被烏軍俘獲的T-80BV、T-72B乃至T-62M主戰坦克。雖然這其中的T-62M大概率只是俄軍提供給東烏地方部隊的裝備,而非俄羅斯正規軍的作戰力量,但T-80BV和T-72B坦克的大量出現依然表面了一個情況,即俄軍戰前裝甲部隊的新銳主力——超過1400輛的T-72B3/B3M坦克以及數百輛T-80U坦克在半年的俄烏戰爭中已經受到了相當的折損,因此需要將老舊的T-72B坦克甚至不少原本存儲在倉庫中的T-80BV坦克解封啟用。而與此同時,T-80U在戰場上的日漸罕見,則表明原先裝備該型坦克的近坦4師等部隊雖然在人員上遭遇的傷亡不算嚴重,但在裝備折損上卻已經差不多「換了一茬」。儘管在烏克蘭的作戰環境中,T-80BV和T-80U似乎並無使用上的本質區別,但俄軍裝甲部隊損耗程度卻能從中看出不少端倪。

俄軍損失的T-72B3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補充

類似的,烏軍在哈爾科夫和赫爾松方向發起進攻中也存在這更加嚴重的技術裝備缺乏問題。同樣還是坦克這件核心裝備,戰爭初期烏軍一線的機械化部隊使用的主戰裝備主要是蘇聯時期的T-64BV主戰坦克,而在最近的戰鬥中,這種標準裝備出現的頻率已經越來越低,取而代之的是烏軍一些少量改裝,長期不用於烏東方向戰鬥的裝備,如T-72AMT、烏克蘭自行改裝的T-64BM等,以及大量從波蘭獲得後加裝了爆炸式反應裝甲的T-72M1坦克;來自北約國家援助的自行火炮和裝甲輸送車更是佔據了此類裝備上鏡的絕大多數……即使這樣,烏克蘭軍隊機械化步兵缺乏載具的問題也沒有得到根本的好轉,烏軍不僅將不少援助的高底盤防雷車作為一線作戰的裝甲輸送車,還利用皮卡編組了專門的摩托化部隊參與反攻——儘管這種高機動性的部隊在追擊撤退俄軍過程中體現了一定作用,但總體上依然是裝甲車輛不足之下的湊合之計。

而在人員上,烏軍雖然依靠大規模動員實現了數倍於俄軍的帳面總兵力,但其能夠動員的部隊規模已經到達了極限,面對俄軍相對的火力優勢,加上進攻作戰必然更高的傷亡可能,烏軍在長期進攻作戰後能否承受部隊的損失並對其進行及時補充,顯然要打上大大的問號。至於俄羅斯這邊,在不願進行全國總動員的情況下,俄方也只能選擇各種相對低成本的徵募手段,諸如動員監獄囚犯,以減刑為條件將其編組成類似懲戒營的部隊,或者在各州募集志願者組成營級部隊,同時將現有正規軍部隊輪換編組,分批回國進行修整,以便能夠更持久的進行作戰。在這種情況下,俄軍在除了盧頓正面以外的其他方向上再進行一定的收縮防禦,甚至放棄部分俄羅斯認為「缺乏極端必要性」的地區的情況還可能再度上演。

在雙方的底子都不夠厚實的情況下,持久作戰對雙方都屬於不利,但正如戰爭初期的事實所證明的,俄烏雙方都無法快速解決這場戰爭。俄軍的快速突擊行動胃口太大而兵力不足,烏克蘭方面的反擊力量面對俄軍正經防禦時又不夠銳利。加上現代戰爭的消耗巨大,雙方都只能在高烈度作戰後降低調門囤積下一場作戰所需的物資,同時用低烈度的交戰填補時間空白。在俄方還有能力進行正常的軍工生產,烏軍還有能力得到足夠的外援物資的情況下,戰爭會打多久,又會走向什麼方向,確實也令人難以預料。

對於俄軍來說,人員傷亡和裝備的拋棄損失只是哈爾科夫戰況的副作用之一,丟失的土地實質上也並無太大的價值,但在輿論已經形成了以戰線論成敗的心理預期的前提下,哈爾科夫方向的撤退不僅讓俄羅斯在宣傳上陷入被動,更重要的則是作為一場「政治仗」,烏軍成功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身的被援助價值,從而可能獲得更多的北約軍事援助和經濟援助,從而將這場戰爭持續下去,消耗俄羅斯的國力和鬥志。

難纏的「台灣艾布拉姆斯」

近日,美台雙方在美國舉行了「台軍新型戰車專案管理會議」,商討有關台軍採購的美軍M1A2T坦克相關事宜。在過程中,美方安排了台灣官員前往底特律工廠,專程試乘了第一輛為台灣「量身定制」的M1A2T坦克,相關畫面也隨後曝光。

這輛艾布拉姆斯坦克的現身,標誌著從本世紀初開始討論的台灣引進美制M1系列坦克的努力已近進入到準備接收車輛的最後階段。對台灣陸軍而言,這自然是一場歡天喜地的大好事。畢竟台灣陸軍在上世紀90年代先後裝備了CM11和M60A3兩款上世紀二代坦克水準的坦克之後,20多年來在裝甲部隊的主戰突擊裝備領域毫無建樹。

而作為台軍對手的解放軍在這20多年裡在陸軍裝備上的發展則可謂一日千里,不僅在主戰坦克領域實現了從二代坦克國際平均水準向三代坦克世界先進水準的過渡,在其他各種武器的反裝甲能力上也有了不少進步,解放軍在步兵班組普及了一次性單兵反坦克火箭筒和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在機械化步兵的步兵戰車上普遍裝備了反坦克飛彈,在合成旅一級普遍配備了遠端重型反坦克飛彈,在更高級別的火力打擊中有諸多可以反坦克的戰鬥部,台軍坦克面對解放軍各級反裝甲武器都是毫無疑問的「防不住」,而面對解放軍主戰坦克的時候,更是很難做到「打得穿」。

台版M1A2T

M1A2T的到來,則會使這一狀態發生不小的變化。儘管美台雙方都未細說M1A2T的具體技術配置特別是攻防水準,但從近年來美國向其他國家出口的出口版M1A2主戰坦克的情況看,也不難推測M1A2T的大概技術水準。按照美軍的一般情況,出口版M1A2通常會使用不含各種貧鈾材質的穿甲彈和裝甲結構,在火力和防護上比美軍自用型號性能稍差,在火控系統上根據使用者的承受能力「豐儉由人」,同時在動力上與自用型號保持一致。這意味著台軍的M1A2T在整體性能上肯定會比美軍目前最好的M1A2sep3等型號差一個檔次,很難抵擋解放軍諸如96A、99/99A主戰坦克發射的最新125毫米穿甲彈,也不可能在遭遇諸如紅箭-10這樣的重型反坦克飛彈的攻擊時有很高的生存率。

但面對其他的一些「次級」反坦克彈藥的時候,M1A2T相對於台軍現役坦克顯著提升的防護能力就能起到一些作用。例如解放軍目前兩棲重型合成旅裝備的05式兩棲突擊車和中型合成旅裝備的11式輪式坦克所使用的105毫米坦克炮,他們發射的105毫米穿甲彈在攻擊M1A2T的正面裝甲最厚處時效果就不會那麼好;而我軍步兵戰車上目前使用的車載或炮射反坦克飛彈,在攻擊M1A2T正面的時候也不容易達成一擊必殺的效果;至於步兵攜行的反坦克火箭筒,如果命中在M1A2T坦克炮塔的航向角方向上,實事求是地說,很難靠少數幾發命中就能取得有效的毀傷。

儘管現代戰爭講究體系作戰而不是鬥獸棋,一兩件裝備也無法改變戰爭的格局,俄烏戰爭的實戰經驗也證明了資料上的坦克正面防護效果與實際命中其他位置後的效果也是兩碼事,配備105毫米炮或者反坦克飛彈的我軍部隊在面對M1A2T時也並非毫無辦法,但從實際作戰效果上,台軍的裝甲部隊在列裝了M1A2T後會從原本的缺乏威脅搖身一變為需要重視的威脅之一。從作戰心理上,這種相對部分解放軍裝備能夠「打穿防住」的性能又會賦予台軍「以武拒統」的信心,從而讓敵軍負隅頑抗,給我軍行動的順利完成製造更多的障礙。

由於台灣購買的M1A2T坦克最終沒有如台灣最初設想的那樣更換柴油動力,而是沿用了美軍自用型號的燃氣輪機設置,加上其極大的戰鬥全重以及相對寬大的輪廓,該型坦克在台灣服役後的使用、維護顯然不容易,而且因為其數量有限,即使以台軍目前14輛坦克一個連,一個「聯合兵種營」下轄1-2個坦克連的編制安排,目前引進的108輛坦克在除去軍校預留的部分之外,也只能組建6-7個坦克連。按照台灣媒體的猜測,這6-7個連既有可能被台軍平均分配給台北方向的542裝甲旅、584裝甲旅、269機步旅和關渡指揮部等4個旅級單位,給每一個旅增加一個戰術「拳頭」,也可能集中到諸如542裝甲旅麾下,成為台陸軍在台北作戰的一柄匕首,用於在關鍵時刻開展反衝擊,達成台軍「扭轉戰局」的妄想。

從戰略上看,儘管「艾布拉姆斯」的入役擠佔了台灣陸軍有限的軍費,客觀上阻礙了台軍採購更多「標槍」反坦克飛彈等輕型武器武裝其普通的步兵部隊,影響了台軍所謂「不對稱戰力」的生成,但作為一款尚屬先進的現代化主戰坦克,台軍未來將如何編制和使用該型裝備用於以武拒統,依舊是一個值得我們高度關注,並且進行認真分析和謹慎應對的重要問題。

連結:一周军评:反攻后,乌军的“政治得分”-施洋 (guan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