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琉台」依舊,「三韓」靠誰守?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揚基
一艘航空母艦的動態能一度成為當周最受人關注的軍事新聞,必然少不了形勢的烘托。
近20天來,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媒體都在關注美國海軍「雷根」號航空母艦的行蹤——大家一起查「雷根在哪兒」,歸根結底還是拜裴洛西竄訪風波所賜;特別是在我東部戰區8月10日宣佈近期組織的聯合軍事行動成功完成各項任務之後,隨著「雷根」的航跡再度轉向台海方向,加之美國五角大樓和白宮官員也宣稱「未來數周內將派遣軍機軍艦通過台灣海峽」,一時間「美國航母即將通過海峽」的猜測不絕於耳。
儘管美國官員並沒有指名道姓說即將通過海峽的軍艦就是「雷根」,儘管8月12日淩晨2時今年第8號颱風「米雷」恰好生成在「雷根」附近的太平洋洋面並向北移動,「雷根」選擇南下「避台」也合情合理;但隨著8月14日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率團竄訪台灣,各方的神經再度緊繃,一時間「雷根」的「避台」大有成為「護台」之勢,一場場相比裴洛西竄訪時也不遑多讓的「精神內耗」在網路空間裡粉墨登場。
最終「雷根」號航空母艦於8月19日返回日本橫須賀,結束了為期4個月的部署,在「裡根號你根本沒來台灣海峽,你躲哪去了」這類歡聲笑語中,「精神內耗」暫告煙消雲散;輿論的興趣點在「雷根」長期部署後的斑斑鏽跡上戳了幾下之後,也就此進入週末休息模式。在「雷根」號這一通「迷蹤拳」的背後,真的是什麼都沒有發生麼?
夫戰,勇氣也:「拿敵練兵」與「被敵遛兵」
筆者和朋友們當時並未特別關注「雷根」的航程,畢竟在20多年後的今天,一艘美國航母即使進入台灣海峽,帶來的實質力量改變早已今非昔比。由於近期美軍軍艦頻繁進入台灣海峽,在裴洛西此次竄訪前,網路上甚至已經有了「氣墊船上岸前看都不看」(簡稱為「氣上不看」)的說法。然而在我東部戰區上一階段聯合軍事行動中,人民海軍多艘驅護艦抵近台島周邊,將台灣海軍軍艦壓迫到海岸線附近的場面,還是讓人們平添了幾分「我軍能否把‘雷根’也這麼懟兩下」的期待,當然也有人擔心這會不會是一次「只懟台艦,不懟美艦」。
實際上,我軍對於這種「拿敵練兵」的機會向來是熱情高漲。相信看過火箭軍部隊發射彈道飛彈飛越台島上空視頻報導的朋友們都不難發現,任務部隊指戰員那種高亢的精神狀態,能夠用實彈對準長期訓練打擊的那個方向打上一回,是真正實戰前絕好的狀態類比。此前每次美軍巡洋艦驅逐艦穿過台灣海峽時,包括反艦彈道飛彈在內的我軍反艦兵力均會進行模擬飽和攻擊,只不過「招待標準」往往都是按照航母來的,誰叫美國航母一般也不過來呢?
美國航母上一次穿過台灣海峽,已經是2007年的「小鷹」號了,當時該艦要求停靠香港進行補給未能獲得我方批准,「小鷹」遂以天氣原因為藉口通過台灣海峽。
近十幾年來,東部戰區海空力量只有部分兵力與美國航母有過較近距離的接觸,相比經常能跟美軍航母近距離過招的南部戰區海空力量來說確實機會少點,所以這次要是有機會能讓各軍兵種各作戰單元都嘗嘗「航母是什麼味兒的」,甚至再次組織發射實彈飛越上空的演練……難怪最後確認「雷根」確實即將回港之後,大家真實的心態有些接近「它咋妹來呢」。
總之,無論是什麼品種的美國軍艦,走一趟台灣海峽沒什麼了不得。無論美國出於什麼目的,它改變不了兩岸軍事實力對比的天平早已傾斜的事實,改變不了在台灣海峽甚至在第一島鏈內我軍無懼他國力量的現實。這一趟虛妄的「雷根護台」,最終最大的受害者仍然是台灣當局——在收穫一場空歡喜的同時,又必須獨自面對「新常態」了。
誠如之前幾期一周軍評中所言,「我們必將反制出一個新常態」。即使僅從台灣防務部門公佈的所謂「解放軍進入台海周邊空域活動示意圖」來看,從上週五至本週五,我軍7天內就有87架次軍機越過了台灣單方面臆想的所謂「海峽中線」,多艘軍艦持續在台島周邊戰備巡航。由於台灣軍隊現有雷達的完好率很成問題,即使在我方沒有大規模動用電子戰手段的情況下,探測我非隱身機時往往也會出現空情遺漏的情況,這一資料與真實資料之間的差距就見仁見智了。
由於此前台灣防務部門在宣傳中過度粉飾自身的能力,而今面對顯然還未盡全力的我軍兵力時就已洋相百出,讓「共機共艦」輕鬆抵近到能夠一覽寶島風光的位置,這種強烈的對比讓島內各界的質疑聲不絕於耳。這使得台灣海空力量明知自身已經處於「漢光軍演」後狀態亟需休整的時期,也不得不強打精神加強「應對」,導致其以外購為主的艦機損耗進一步加劇。
就在上週五(8月12日),堪稱台灣空軍「精銳」的嘉義4聯隊第21作戰隊2架F-16AM升空執行「攔截」我軍機任務,其中1架機號為6711的F-16AM(掛載1枚AIM-9X空對空飛彈)疑似因發動機部件過熱(根據無線電監聽推測)而迫降新竹基地,另1架機號為6617的F-16AM(掛載1枚AIM-9L空對空飛彈)伴隨著陸,直到8月15日才完成修理飛走。
對於精神支柱已經「撒喲娜拉」回日本了,物質支援一時半會兒還到不了的台灣軍隊來說,眼下的確是一段非常難熬的時光。
對於美軍來說,儘管他們仍在積極謀求能夠在台海撼動天平的種種手段,但無論這些手段是否來得及投入使用,離自己太遠、離對手太近的台海戰場仍然不是美軍真正的「舒適區」;如果一定要在和平時期面對中國「找場子」,無論是台海還是南海的「自由航行」,現在也逐漸成了效果有限、自討沒趣的差事……不過作為一支真正的全球軍事霸權力量,美軍仍然有他們的辦法。
不管「擦邊球」還是「反拉弧圈」,只有主動鬥爭一條路
「琉台不守,三韓為墟」,毛主席在1937年的《祭黃帝陵》中,生動辯證地闡述了中國近代史以來,台海地區與朝鮮半島局勢的聯動關係。就在「雷根」號航母返航日本橫須賀基地前後,朝鮮半島上的各方也發生了一些值得關注的「互動」。
就在8月15日韓國總統尹錫悅以「放棄核導吧,給你糧油」為主旨的對朝喊話不到兩天之後,北韓先是於8月17日凌晨在位於平壤西北的平安南道安州市試射兩枚巡航飛彈,第二天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胞妹、北韓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金與正發表了題為《別做白日夢》的談話,將尹錫悅及其談話內容從頭到腳痛斥一番:
與此同時,還發生了一段與台灣有關的插曲:近期進行全球巡迴表演的韓國空軍「黑鷹」飛行表演隊,不久前在菲律賓結束最後一站表演後,於8月18日上午經停台灣高雄小港民航機場加油休息,當天下午啟程飛回韓國。儘管這些執行表演任務的飛機均無武器,韓方在選擇經停民航機場的同時,也盡可能縮短在台灣的停留時間,但「黑鷹」飛行表演隊從飛機到人員均有著韓國空軍的官方身份,這一點在當前敏感時期仍然不容忽視。
至於所謂「技術經停」的理由,雖然轉場航程1800千米左右的T-50教練機確實無法從菲律賓直飛韓國,但此前「黑鷹」飛行表演隊從越南轉場到菲律賓時飛行距離超過了1200千米,證明這種距離的飛行是安全的;如果為了避嫌,「黑鷹」完全可以在與菲律賓巴薩機場直線距離1080千米、跑道長度2000米的日本與那國島民航機場降落,再完成加油休整回國。
因此即使以中立視角來看,「黑鷹」這次「技術經停」高雄機場也是一次「擦邊球」,卻反而被台灣媒體稱為「泡菜機」而導致韓國線民「破防」,「撐台灣」變成了「吃飽了撐的」。
自從1992年8月24日中韓建交之後,台灣地區近30年來對韓國長期呈現出一種「妒恨交織」的態度。無論是在半導體等核心產業的競爭領域,還是在各自與美國關係的親疏遠近上,台島政界民間總能有借題發揮的機會——儘管2021年台灣地區與韓國的貿易總額相比2020年增長了42%,仍然改變不了他們對待韓國時總想比個高低、借機踩上一腳的態度,與其對待日本時恨不得把舌頭伸到木屐上的德行相映成趣。
相比台灣人眼中帶著「對手濾鏡」的「韓國問題」,韓國決策層面對的「台灣問題」,本質上仍然是韓國近年來最大外交難題的縮影:如何在中美之間盡可能尋求平衡,而非「選邊站隊」。
從近期尹錫悅政府的幾次涉華政策操作來看,一方面對裴洛西訪韓以低規格對待,一方面則在中韓外長會晤時暗示「薩德」反導系統的部署「不可逆」,一方面又以軍方飛行表演隊經停台灣民用機場的方式試探……這些看似對立實則統一的操作,足以窺見當前韓國政府對華關係經營上看似靈活又保持底線的一面。
如果說在中韓建交30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美韓方面能夠在「給中國面子」上達成一致,那麼在美韓軍事同盟越發鞏固的框架下,「爭取裡子」更是應有之義。下週一,代號為「乙支自由之盾」、為期10天的美韓聯合軍演就將正式開始,綜合韓國媒體報導,此次聯合軍演不僅將恢復5年前的演習規模,還將採用「國家全面戰爭」概念實施戰區級演習,這一概念意味著韓軍可在「總動員」體制下動用更多戰爭資源和手段。
正如韓聯社指出,以「朝鮮半島出現緊急情況」為背景展開全面戰爭概念的演習,擴大實際機動演習規模,暗示著演習將具有相當的攻擊性。當美國意識到在戰場環境對其不利的台海難以占得便宜的時候,選擇在朝鮮半島來一次「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既是和平時期的一種施壓方式,也是其發出的明確信號:在美國人看來,同樣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朝鮮半島相比南海更靠近中國大陸核心區域,也更有利於依託駐韓美軍基地和韓軍兵力完成兵力展開部署,來一記「反拉弧圈」。
儘管有人會認為「多一個韓國照打不就行了、又不是沒打過」,但即使不談韓國自身軍力、地緣環境與台灣地區的差別,中國在對待法理上不可分割、被台獨分子竊據的一部分國土時,和對待一個有著長期外交關係的主權國家時,態度必然是有所區別的,這就為美國的這種「在半島舞槍比在台海弄棒有效」的心態提供了一個現實依據。而且最直接面對美韓軍力威脅的國家,至少在明面上並不是中國。
回到本章開頭,金與正的談話儘管依舊保持著她一貫詞鋒犀利的特點,但也在「好歹不要相互意識到對方,各自為政」等詞句中,流露出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消極情緒。面對接下來的「乙支自由之盾」軍演,北韓除了通過發射彈道飛彈和遠端火箭炮表達提升戰備等級的回應之外,很難實現真正對等的回擊。北韓常規國防力量,特別是海空力量越來越難以在正面作戰中對抗美韓軍隊的現實,不僅使得半島局勢不可控的一面仍然存在,也使得我軍難以減輕半島方向的防務壓力,進而牽扯其他方向上的軍事鬥爭準備。
正如一個長期身體不好、難以跟隊訓練的戰士,不可能吃了一顆「十全大補丸」瞬間成為比武尖子那樣,即使北韓未來能夠獲得一些新型武器裝備,短期內就形成可信可靠的戰鬥力仍然是不現實的。要想不被美式「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所牽制,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仍然需要把敢於主動尋求鬥爭本身作為鬥爭的武器,才能真正維持東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
「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即將於下週二到來的金門炮戰64周年紀念日,正是「以鬥爭求團結」的著名案例。在當時東南沿海常年爆發零星海空戰的背景下,人民解放軍主動發起大規模炮擊,以看似突然的破局手段,以「只打蔣艦、不打美艦」的壓力測試,奠定了台海局勢,測出了「紙老虎」的本質。由於整場炮戰的主動權始終在我,使得我軍無論是主動停止炮擊,還是1960年6月「迎送」美國總統艾森豪訪台,再度發動短促炮戰,以及最終以「單打雙不打」收尾,都使得對手只能被動應對,讓美國始終沒有實現對我們的摸底。
在當年那場聲勢浩大、各方鬥智鬥勇的較量中,「文戲」的比重一點都不亞於「武戲」。例如在毛主席的親自審閱和修改後,中央軍委於1958年9月3日下達了《對台灣和沿海蔣占島嶼軍事鬥爭的指示》,「解放台灣和沿海蔣占島嶼雖然屬於中國內政問題,但實際上已變成一種複雜嚴重的國際鬥爭,我們不要把這個鬥爭簡單化,而要把它看作是包括軍事、政治、外交、經濟、宣傳上的錯綜複雜的鬥爭。台灣和沿海蔣占島嶼問題的全部、徹底解決,不是短時間的事,而是一種持久的鬥爭,我們必須有長期的打算」。
在任何形勢的鬥爭中,由最高統帥部明確制定並掌握的鬥爭指導原則,是從上到下思想統一,「步調一致得勝利」的基礎。在今天的內外環境下,這一歷史經驗更具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