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軍事

不對稱戰略-台灣應有的防衛之道

台灣大力發展不對稱戰力。圖爲蔡英文總統今年8月出席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開幕記者會揭牌儀式。

文/RFA 亓樂義

八月初解放軍圍台軍演使台灣陷入「戰略內線」態勢,台灣防衛面臨全新和空前挑戰。如何應對?美國智庫建議台灣採取刺蝟戰略,或豪豬戰略,或毒蛙戰略。名詞不同,目標一致,意在嚇阻中國對台動武,否則代價巨大,得不償失。

以小搏大

不論刺蝟、豪豬或毒蛙,用詞形象,但它畢竟不是正式名稱。台灣的軍事戰略爲「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目的在建構與發揮三軍聯合戰力,結合全民總體力量,以遠距制敵與重層防衛等嚇阻手段,創造有利態勢,遏阻敵人進犯意圖,擊敗敵人侵略行動,確保國土安全。

在建軍規劃上,以籌建小型、大量、智能、隱身、機動及難以反制的不對稱戰力,並發展創新戰術戰法爲主。強調不對稱作戰,避開敵人優勢,攻擊或利用敵人的弱點及擾亂敵人的作戰重心。同時,攻擊敵人的關鍵節點,以阻滯其戰爭計畫、破壞其作戰節奏、癱瘓其作戰能力,充分發揮不對稱作戰特點,使敵人無法快速結束戰爭,知難而退。

發展不對稱戰力,往往是以小搏大的通例。台海形勢更是明顯。2022年中國國防預算約2,319億美元,台灣約131億美元,相差17.7倍。解放軍正規部隊是台灣的12倍。以海軍來說,中國有2艘航母,大中型水面艦132艘,是台灣的5倍多;中國傳統動力潛艇56艘,台灣僅有2艘,差距最爲懸殊。從東部戰區和南部戰區海軍來看,大中型水面艦也有台灣的3.7倍、潛艇是台灣的16倍多。

兩岸空軍的差距也很明顯。中國製空機1,600架,是台灣的4倍多。東部戰區加上南部戰區制空機是台灣的1.7倍多。中國還有轟炸機和攻擊機450架,包括東部和南部戰區的250架,台灣爲零,沒有戰略性空中打擊力量。以上不包括戰略性武器,如火箭軍東風系列短中長程與洲際彈道飛彈,以及戰略核潛艇與核攻擊潛艇。

兩岸軍力差距懸殊,不代表台灣毫無防衛的可能。台灣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指出,參考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的經驗,台灣不必過度悲觀無望。俄軍很多坦克、戰機遭到烏軍標槍和刺針飛彈之類輕裝武器的反擊而損失慘重,就是不對稱戰爭的實踐。

勝仗定義

李喜明強調,台灣更需要優先發展具有高存活能力的小型、大量、分散、機動、精準、致命的低成本武器。運用這些不對稱戰力,可以讓中國的遠距攻擊優勢不能輕易發揮作用,而使台灣得以保存戰力,在適當時機實施反擊。就像拳王阿里(Muhammad Ali)爲人所樂道的策略:「如蝴蝶般飛舞,如蜜蜂般螫刺」,先確保不被對方擊倒,再用連續的螫刺重創對手。

2020年11月,李喜明在美國《外交家》(The Diplomat)網絡雜誌就台灣「整體防衛構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以及如何運用不對稱作戰發表文章,重新定義「勝仗」的內涵,只要阻止解放軍成功入侵併對台灣實施政治控制,對台灣防衛來說就是打贏。因此台灣必須拋棄與解放軍打消耗戰的傳統作戰觀念,以有效不對稱的防衛態勢並結合不對稱戰力,彌補台灣數量上的劣勢,阻止解放軍入侵台灣。

可以想象台海戰爭就像一場拳擊賽,中國把台灣擊倒纔算贏;而台灣只要在比賽結束的鐘聲響起時屹立不倒,就是成功。

李喜明提出的「整體防衛構想」有3個要素:「戰力保存」、「傳統戰力」和「不對稱戰力」。其中傳統作戰武器的能見度最高,如戰機、坦克和艦船等主戰平台,但台灣無法自制,需耗費巨資對外採購,後續還要投入更多經費來操作及維護。因此傳統武器的籌建應以「少量高效」爲原則。

可以想見,解放軍在對台首波火力突擊中,將對台灣機場跑道和港口實施飽和打擊,台灣海空戰力可能大幅削弱,戰力保存不易。不對稱戰力則不然。

不對稱戰力

李喜明指出,不對稱戰力所需武器的能見度較低,平時不起眼,戰時因敵人難以鎖定和反制,具備高度運用彈性與戰場存活性。台灣不對稱戰力的本質必須擁有「很多致命的小東西」,如先進無人機系統與機動雷達,能提升目標獲得、早期預警、遠距偵察等能力;低成本短程精準制飛彈藥與機動岸防巡航飛彈,包括魚叉岸防系統,可提供岸際火力支援。

還有高機動性精準多管火箭系統(HIMARS),能強化攻擊及防禦縱深;便攜式防空武器可增強機動及遊擊作戰;隱形快速攻擊艇與微型飛彈突擊艇分散部署在台灣超過200個漁港,能快速伺機出擊;水雷與快速佈雷艦可阻礙敵軍登陸作戰。這些不對稱武器在台灣遭受攻擊時,大有用處,有效提升反制能力。

台灣蔡英文總統與美國智庫2度線上交流,都表示全力支持「整體防衛構想」。 2020年8月,她對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說,2019年台灣國防預算創歷史新高,佔國內生產總值(GDP)2.3%。她預計國防預算將繼續增長,並在「整體防衛構想」下加快發展不對稱戰力,列爲她連任後的首要任務。

2021年11月,台灣立法院三讀通過《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草案,以特別預算編列新台幣2,400億元(約80億美元),分5年時間,採國造自制方式,快速籌建各式精準飛彈等8項海空不對稱武器裝備:包括岸置反艦飛彈系統、野戰防空系統、陸基防空系統、無人攻擊載具系統、空射型萬劍飛彈系統、雄升地對地巡航飛彈系統、海軍高效能艦艇(沱江級隱身飛彈巡邏艦)和海巡艦艇加裝戰時武器系統等,爲台灣自主發展不對稱戰力踏出關鍵的一步。

眼看形勢發展相當順利。實情卻不完全如此。改革之路向來阻礙重重,即使最高領導人支持,一旦落實往往在制度惰性中四處碰壁。李喜明今年9月將出版新書《台灣的勝算》,向讀者說明台灣應有的防衛之道。他說,擔任總長期間推動「整體防衛構想」,過程遭遇政治及軍事上的種種窒礙。這爲台灣發展不對稱戰力蒙上一層陰影。

沿海5省市

李喜明是台灣少數潛艇出身的高級將領。他曾在電視專訪中指出,他的一些「顛覆性」想法在台灣遭到質疑,在美國幾乎沒有人反對。他說,今天台灣的國防不改變,明天就要嚐到苦果。在當前兩岸軍事對峙的敏感時刻,李喜明的新書預料將掀起一股討論台灣防衛之道的熱潮。

以目前公開資料顯示,台灣發展不對稱戰力可能存在3個盲點,一、主要集中在武器裝備和戰術戰法。二、戰役設想被動。三、戰略層面欠缺考慮。

首先來看戰略層面。不對稱不僅是戰力問題,更是《孫子兵法》所講的「上兵伐謀」。不對稱作戰的目的,是爲達嚇阻作用。台灣戰力必須以牽動中國東南沿海5省市的經濟發展才能起到最大的嚇阻作用。毀掉台灣,以中國最精華的東南沿海5省市(江蘇、浙江、福建、廣東、上海)爲代價,對中南海的領導人來說,恐怕很難下動武決心。

今年7月上旬,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東南沿海省份針對當前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指出,東南沿海5省市的經濟體量佔全國1/3以上,財政收入佔全國近4成,對中央財政上繳貢獻比例近8成,是挑起國家發展和穩定經濟的大梁。

他還說,5省份吸納全國70%跨省農民工就業(近2億476萬人),中國經濟取得今天的成就農民工功不可沒,而且農民打工已成爲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除此,東南沿海地區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進出口佔全國近6成,更深的融入世界經濟。

中國東南沿海5省市縱深在1,000公里內,大多在台灣遠距不對稱戰力的火力覆蓋範圍內。如空射型萬劍飛彈系統的作戰範圍從200公里至400公里,有能力壓制解放軍一線機場和雷達站台;雄升地對地巡航飛彈系統射程約1,200公里,具有源頭反擊能力,對解放軍二線縱深構成威脅。

源頭反擊

8月初解放軍圍台軍演展示對台灣火力封控的能力,但不代表全面阻斷台灣遠距不對稱戰力對中國沿海5省市火力覆蓋的威脅。封控是1+5的概念,在戰爭狀態下台灣動不了,中國沿海5省市經濟發展也很難順利展開。台灣的嚇阻力量不在於對中國沿海精華地區和解放軍構成多大破壞力,而在於戰爭本身就是威懾,沒有人能高枕無憂。後果遠遠超過疫情期間的上海封城。

在戰役層面,台灣的用兵理念提到「拒敵於彼岸」,台灣遠距不對稱戰力若不能對解放軍一線兵力構成源頭反擊,對方將有恃無恐,把戰場直接推向台灣本島。即使解放軍在台灣四周濱海遇到阻力,也不會動搖其根本,一次攻擊失敗還可以再來。台灣禁不起消耗,很可能在戰爭結束的鐘聲響起之前就已經倒下。源頭反擊不僅能拉長台灣防衛縱深,更是對解放軍心理構成壓力,而必須不斷調整其軍事部署,增加其攻台難度。

戰術上,台灣不對稱戰力以「敵來我擋」爲主,是一種對應式的被動反擊,缺少敵人打我左臉,我打敵人右臉的不對稱主動反擊。左臉被打的後果可能很慘,但敵人的右臉也受傷不輕。能積極主動、有效反擊才能阻止敵人的攻台意願。

台灣要建立的不僅是不對稱戰力,更是不對稱戰略。

連結:專欄 | 軍事無禁區:不對稱戰略-臺灣應有的防衛之道 — 普通話主頁 (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