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百日記,太平洋也不太平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
本周,隨著北頓涅茨克市的戰局發生重大變動,俄烏戰爭中又一座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城市眼看將要實現易手。儘管在俄烏戰爭已經進行了超過100天的時候才迎來這一刻也許超出了俄軍一開始的想像,但對於烏克蘭戰場或者俄羅斯結束「特別軍事行動」而言,這多少是一個重要的進展。與此同時,美國海軍宣佈了2022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即將舉辦的消息,日本的參演艦隊更是早早啟程,伴隨著兩年一度的軍演,太平洋上的「健美大賽」也要進入新的階段。
俄烏戰爭百日記
2022年6月4日,是烏克蘭戰爭自2月24日爆發後的第100天。對於一場發生在歐洲東部兩個體量不少的國家之間的,裹挾進兩國幾乎所有地面武裝力量的「特別軍事行動」而言,這一時間尺度顯得不長不短。相比如戰爭開始之初所謂「勝利日閱兵在基輔舉行」之類的速勝派豪言,戰爭的時間確實是顯得曠日持久,但考慮到烏克蘭是一個領土面積比伊拉克還大的歐洲國家,其武裝力量的動員程度不低,受到外部支援的力度也不小,再參考敘利亞、利比亞、葉門等曠日持久的作戰情況,100天的時間又不算太長。
這百日的戰爭如果要按照戰爭局勢來看,大概能將戰爭分成幾個階段,從2月24日至3月31日的階段,俄軍採用了全面進攻的策略,與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個「人民共和國」的民兵武裝一起,採用多路並進的方式,從北到南對烏克蘭發動了地面進攻。
北部的進攻焦點放在烏克蘭首都基輔,俄軍從基輔北面、東北面和東面三個方向發動地面部隊的快速穿插進攻,並在基輔北部進行了直升機突擊機降作戰,試圖利用開戰初烏軍反應不及,基輔方向兵力相對薄弱的特點,快速攻入並奪占基輔;東部的進攻目標包括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兩州行政疆界內的烏軍佔領區,以及哈爾科夫這一東部大城市;南部的進攻則從克裡米亞出發,一路向西穿越第聶伯河,最終攻佔赫爾松州首府赫爾松,一路則向東進攻,攻佔別爾江斯克後,與東面的頓涅茨克州方向部隊共同包圍馬里烏波爾。
這一階段的作戰中,俄軍的目標很大,突擊範圍也很廣,利用其進攻的突然性,在南線實現了巨大的戰役成功,一舉奪占了第聶伯河以東的大片地區,但在北線,突襲基輔的作戰卻沒有達成戰役目的。俄軍雖然成功奪占了基輔北部的機場,並一度將裝甲部隊送到了基輔周邊的多個方向,但由於烏軍積極的反擊,俄軍第一時間投入機降空降兵部隊奪取基輔的設想未能實現,而由於烏軍對於俄軍後勤線的破襲,穿插進攻的幾路俄軍不僅無法對基輔實現完全保衛,還在保衛後方交通線的過程中損失了相當規模的技術裝備,最終未能實現戰役目標,被迫在3月底主動從基輔方向組織敵前撤退。而在東線的進攻中,除了馬里烏波爾方向與南線俄軍的合圍進展相對順利外,對北頓涅茨克等地的進攻受制於這一地區烏軍綿密的防禦工事和大量的防禦部隊沒有取得顯著成果,對哈爾科夫的進攻也因為俄軍缺乏足夠強度的火力準備,雖然俄軍一度突入市區,但最終沒有獲得決定性的優勢。
從4月1日開始的第二階段,俄軍將主要的精力首先集中到了2月25日就遭遇攻擊,並在3月2日就已經完全合圍的馬里烏波爾上來。作為烏克蘭亞速營的大本營,馬里烏波爾對於頓涅茨克州和俄軍「特別軍事行動」有關烏克蘭「去納粹化」的目標都有著重要意義。俄軍在基輔方向撤出部隊後,一部分部隊回到俄境內進行人員和裝備的補充和修整,另一部分則加入到對馬里烏波爾的圍攻作戰中。這一階段的作戰開始,俄軍開始通過有意識地放慢進攻節奏,發揮自身在火力和態勢感知上對烏軍的相對優勢,在減少自身的傷亡的同時穩步對馬里烏波爾的烏軍進行清剿。
4月6日,俄軍宣佈烏克蘭海軍陸戰隊第36旅第503營的267名官兵成建制地投降,4月7日,俄方宣稱馬里烏波爾市中部的主要戰鬥已經結束,戰鬥重心轉至馬里烏波爾港口和南部的亞速鋼鐵廠。4月21日開始,參與烏軍開始退守地形複雜且遍佈地道的亞速鋼鐵廠廠區,俄軍則停止了大規模地面進攻,開始對烏軍進行持續的封鎖。5月16日開始,亞速鋼鐵廠內的烏軍人員和「亞速營」武裝分子開始陸續撤離並投降,截止5月20日俄軍宣佈全面佔領亞速鋼鐵廠時,共有2439名被困在亞速鋼鐵廠內的亞速營納粹分子和烏軍軍人繳械投降。
隨著馬里烏波爾方向的戰鬥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加上俄軍基輔方向回撤兵力基本休整完畢,5月10日左右開始,俄軍和盧甘斯克武裝部隊開始對北頓涅茨克地區展開行動。俄軍一方面在正面通過抽絲剝繭的方式逐步削弱烏軍防禦,另一方面從兩翼對烏軍側後發起進攻。按照俄軍說法,5月27日,他們已經切斷了烏克蘭軍隊在北頓涅茨克撤退的所有路線。同一天,連烏軍方也承認,俄軍已經進入並控制了北頓涅茨克市的一部分;5月30日,俄軍和盧甘斯克民兵從多個方向進入北頓涅茨克地區;6月3日,俄軍宣佈已經基本控制北頓涅茨克的主要居民區。
儘管北頓涅茨人口原本只有不到15萬(現在因戰火只剩1~1.5萬人),規模不如馬里烏波爾,也不如赫爾松。但作為盧甘斯克州被烏克蘭軍隊佔據的最後一個地區,攻佔北頓涅茨克在政治上對於俄羅斯依然有著重要意義。它標誌著俄軍在「落實解放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的政治承諾上實現了後一半的承諾,某種程度上也為俄軍結束「特別軍事行動」做了進一步的鋪墊。
而在軍事上,儘管目前北頓涅茨克地區的戰鬥尚未結束,俄軍要清剿當地的烏軍也需要不少的時間和代價,隨著烏軍投入更多的預備隊加入這一戰場,不少地區的爭奪甚至還有反復,但繼馬里烏波爾打掉烏軍規模萬人左右的重兵集團後,北頓涅茨克的戰鬥又將對烏軍正面的主力部隊給予打擊。即使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承認開戰至今,烏方已經損失了3萬多名士兵,而俄羅斯目前已控制烏克蘭近五分之一、約125000平方公里的領土。我們無法知曉這個數字是指烏軍的死亡人數還是更廣義的部隊減員,但考慮到烏克蘭方面必然會瞞報少報本方傷亡的習慣性操作,烏軍實際的損失肯定會比3萬人要多出不少。
伴隨著人員損失的,是規模同樣驚人烏軍技術裝備損失。儘管目前北約國家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已從戰爭初期的以可擕式反坦克武器和可擕式防空導彈等輕小武器為主轉向包括蘇制坦克、各種裝甲車、步兵戰車、大口徑火炮在內的重型武器,但烏軍在前線的損失讓烏軍已經等不及讓這些裝備在後方編成機械化旅或者更大編制的部隊後投入計畫周密的反擊,而是讓軍援裝備以營連為單位投入戰場「添油」,一定程度上也顯示出烏軍為維持整體防禦態勢的無奈。
根據最新的消息,烏軍似乎在北頓涅茨克投入了預備隊進行反擊作戰,也奪回了一部分的城區。這樣的爭奪固然可以延緩俄軍戰略北頓涅茨克的進程,但對於整體戰場態勢而言,投入城市作戰的兵力並不能扭轉整個頓巴斯方向上俄軍在火力和態勢感知上的相對優勢。一旦反攻的能量耗盡,這些預備隊也會如同之前的守軍一樣,再次遭到俄軍的壓制和摧毀。
這樣的反擊放到更大的全域層面看,並非完全沒有意義。它為烏克蘭多少爭取了一定的時間,不過隨著戰爭進行到這一階段,時間對於雙方的意義反而被大幅度稀釋了。在戰爭初期,隨著北約和歐盟對於俄羅斯的制裁不斷升級,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花樣翻新,對烏克蘭而言,爭取時間能夠對俄羅斯施加更多的壓力,也能為自身動員和外部軍事援助到位提供時間,屬於是「只要守住,就有辦法」。
而隨著西方對俄羅斯的各類制裁基本到位,以及烏克蘭國內的軍事潛力的發掘殆盡,這樣的時間拖延雖然還有以拖待變的成分,但對於烏軍而言,預備隊的投入乃至損失意味著自身應對俄軍後續行動的手段進一步減少,而目前俄烏之間超過1000公里的寬廣正面上,烏軍不失寸土的態度只會進一步攤薄防禦力量,無法實現戰爭態勢的徹底改善。
俄羅斯方面開始有人探討所謂攻佔尼古拉耶夫州、奧德薩州和哈爾科夫州的「第三階段特別軍事行動」,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出俄方對於建立對頓巴斯和烏克蘭南部的完全控制,打通連接克裡米亞的陸地通道等第二階段的任務已經有了一定的預估。雖然這種預估下眼下還顯得過於樂觀,但隨著烏軍在戰場上的進一步傷亡,特別是戰前相對精銳的正規軍部隊的損失,以及西方對於依靠短期制裁擊垮或者嚇退俄羅斯希望的破滅,當越來越多的烏軍國土防衛部隊因為對戰局不抱希望拒絕執行命令,當澤連斯基都承認難以通過軍事手段恢復領土完整時,這場戰爭中烏克蘭最重要的抵抗意志,也正在經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
環太軍演的預熱開始
當地時間5月31日,美國海軍在官方網站上發佈了2022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的基本資訊。按照目前的計畫,被稱為RIMPAC 2022 的第28次環太平洋演習將在6月29日至8月4日在夏威夷群島以及南加州周圍區域舉行。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丹麥、厄瓜多爾、法國、德國、印度、印尼、以色列、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荷蘭、紐西蘭、秘魯、韓國、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東加等26個國家的38艘水面艦艇、4艘潛艇和170多架飛機將參加其中,還有9個國家將派出陸上兵力參加演習。
根據美軍的官方稿件,RIMPAC 2022的主題是「有能力、有適應力、合作夥伴」。參與國和參演部隊將進行廣泛的科目訓練並展示海上部隊的靈活性。 這些能力範圍從救災和海上安全行動到海上控制和複雜的作戰。相關的現實訓練計畫包括兩棲行動、炮術、飛彈使用、反潛和防空演習,以及反海盜行動、掃雷行動、爆炸物處理以及潛水和打撈行動。
從演習的參與國家與科目內容來看,RIMPAC 2022演習延續了之前幾次環太那種多國海軍熱熱鬧鬧舉辦社交性聯合演習的性質,演習科目覆蓋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參演國家既有能出動航母和大型驅護艦的海軍強國,也有像東加海軍這樣只有幾艘巡邏快艇的象徵性海上力量。指望這些海軍能夠整齊劃一參與所有的演習科目並不現實,因此各國海軍除了著名的海上箱型編隊集體大合照之外,各種演習科目就屬於能者多勞,不能者看熱鬧了。
儘管演習的開始時間要到6月底,但一些「專業的海上力量」很早就已經準備起來了。日本防衛省宣佈,6月13日開始,海上自衛隊的「出雲」號直升機航母,「高波」號和「霧雨」號通用驅逐艦組成的編隊將開始執行代號為「印太部署2022」的遠海航行,其中的一站就是前往夏威夷方向參加2022年環太演習。除了這三艘水面艦以及隨行的艦載直升機外,海上自衛隊還將派遣1艘潛艇和3架飛機(1架P-1反潛巡邏機,一架UP-3D電子偵察機和一架US-2水上搜救機)參加演習。
除了海上自衛隊之外,韓國海軍有「馬羅島」號兩栖攻擊艦、「世宗大王」號和「文武大王」號飛彈驅逐艦三艦組成的編隊5月31日也離開了濟州海軍基地,出發前往夏威夷。除了這三艘艦外,韓國海軍還將派遣P-3反潛巡邏機和「 申乭石」號潛艇也將參加環太演習。
日韓兩國的海上力量參加環太軍演的啟程時間,通常會比其他參演的國家早一些。日韓兩國的海軍力量在參與環太軍演前後以及演習之間,還會單獨和美國海軍舉行小規模的聯合演習,「開小灶」進行水準較高的專業化訓練。這既是美國及其盟友對於1971年剛開始舉行環太軍演時的主要科目進行單獨訓練的不忘初心,也算是近年來美國對於太平洋上與其盟友海上力量進行合作行動的一種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日韓兩國此次都派出了潛艇參加演習,毫無疑問它們的一個重要身份就是作為假想敵參與到三方的搜潛反潛演習。由於美軍本身沒有裝備常規潛艇,而美國的假想敵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大型先進常規潛艇力量,因此這些美國盟國的潛艇就要擔當起當靶子的任務。至於環太演習本身,既然它已經成為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方向上進行軍事外交的重要平台,那麼在看起來更加強調美國與盟友關係(實質上互害與否另當別論)的拜登時代,自然也沒有做出改變的必要。
從2016年的環太演習,中美海軍共同航行在一個編隊中,給人以太平洋上的新老強權能夠均衡共處的遐想,到2018年美國海軍向中國發出參演邀請,卻在演習前一個月以「中國在南海地區影響航行自由」為藉口收回邀請,再到2019財年美國通過《國防授權法案》,以立法的形式確認,除非美國國防部長特別提出申請後給予豁免,否則無限期禁止邀請中國海軍參加之後的環太平洋多國海上演習。環太軍演作為美國海軍在西太軍事外交的平台,最終還是誠實地反映了美國對於中國在海上軍事力量上崛起的態度。相比一戰時期英德海軍直到塞拉耶佛事件爆發後還在打「今日為友,明日為友,永遠為友」的信號來虛情假意,美國在這個領域的心直口快倒是很符合他作為一個國家的歷史積澱。
當然,對於世界上規模第二的海上力量而言,即便美國不再邀請中國參加環太演習,中國也會用自己的手段對這些活動保持關注。別的不說,有關中國海軍的電子偵察船出現在環太軍演海域周邊,甚至對美國艦隊「如影隨形」的報導一定會在環太演習期間或者演習後見諸報端。從這個角度看,年復一年的演習——偵察——反偵察的博弈,以及太平洋兩端軍事大國間你來我往的軍事技術和裝備競賽,可能才是太平洋上軍事外交真正的「房中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