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焦點軍事

俄宣佈開始烏東新攻勢 美與盟國加大對俄經濟與軍事壓力

馬里烏波爾亞速鋼鐵公司的一處工廠冒起的濃煙。

文/美國之音佈雷德邁爾 巴布

俄羅斯星期二(4月19日)宣佈為控制烏克蘭東部地區發動了新攻勢。俄軍轟擊了頓巴斯地區的各處目標,但是烏克蘭表示正在捍衛領土並擊退了最初的一些進攻。

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說:「本次行動的又一階段目前正在開始。」他還說,莫斯科的目標是「徹底解放」東部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處地方。

在華盛頓,美國國防部一位高級官員稱俄軍新的行動是今後更大攻勢的「先聲」。這位官員說:「很有可能這會持續一段時間,因為雙方都有可能在當地掘壕固守了,而且可能相當的牢固地掘壕固守。」

這位官員說,烏克蘭在人數方面與俄軍相比居於劣勢,但「這不意味著他們沒有自身優勢或者沒有主動自衛的能力」,他們的武器「每天都在得到補充」。

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上星期批准的一批8億美元軍援中有一部分已經抵達烏克蘭。這位國防官員說,接下來24小時內,還會有幾架或更多的飛機載運著更多的武器在烏克蘭著陸。

盧甘斯克的州長說,東部城市克里米納目前在俄軍「控制下」,這有可能讓俄羅斯得以向頓巴斯地區首府克拉馬托斯克推進。

但是烏克蘭方面表示已經在幾場戰鬥中擊退了俄軍七次不同的進攻,摧毀了10輛坦克和18輛裝甲車輛。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星期一晚間的視頻講話中說:「現在,我們可以表明,俄軍已經開始了奪取頓巴斯的戰鬥,他們為此已經準備很長時間了。」

他說:「整個俄羅斯陸軍的相當一部分如今集中在這場攻勢。」如果攻佔了這處戰略地區,俄羅斯將把頓巴斯與他們在八年前佔領的克里米亞半島連在一起。美國國防部的評估認為,俄羅斯已將另外11個營級戰術群派入了烏克蘭,也就是增援了大約8千到1.1萬官兵。

頓巴斯地區包括已經被俄羅斯支援的分離主義分子部分佔領的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兩州,還有南邊被圍攻的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

莫斯科繼續要求堅守在馬里烏波爾一家鋼廠的烏軍投降。俄羅斯國防部說:「所有放下武器的人將得到維持生命的保證。」但是,俄軍制定的新的最後期限已經過去,烏軍並未投降。

與此同時,在華盛頓,拜登星期二主持了一次有美國盟友參加的電話會議,討論目前的戰事。拜登政府表示已經加大了向烏克蘭運送武器的力度。美國表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送軍援。

五角大廈發言人約翰·科比(John Kirby)星期一對記者們說,俄羅斯一直在調動「火炮、旋翼飛機、直升機支援、指揮控制的支援設備」,以增援俄軍在頓巴斯的行動。

人道事務官員一直在爭取向馬里烏波爾等一些發生了最嚴重的暴力的地區的民眾提供物資,並試圖建立讓平民安全撤離的走廊,他們擔心這些努力將被打斷。

烏克蘭副總理伊琳娜·韋列舒克(Iryna Vereshchu)星期二說,由於缺乏與俄羅斯達成的協議,連續第三天無法啟用人道走廊。

聯合國人道救援事務主管馬丁·格里菲思(Martin Griffiths)星期一對記者們說,雙方需要談判達成有意義的停火,為幫助平民提供便利。

「在人道方面,我們需要有遠遠更多的接受意願,主要是俄羅斯聯邦的接受意願,以允許救援車隊出入這些有極大需要的地方,」格里菲思說。「而在那些戰事已經移開的地方,我們需要提供緊急的人道援助,讓人們能夠再次看到他們的家,也許是能夠回到家中。」

白宮新聞秘書詹·莎琪(Jen Psaki)星期一對記者們說,美國將「繼續擴大我們的制裁目標,並繼續採取步驟,既進一步加緊我們的制裁,也防止規避制裁」。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星期一在與經濟官員的一次視訊通話中聲稱,美國和盟友對俄羅斯實施的經濟制裁已經失敗了。

在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說,丹麥應儘快採取措施,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依賴。她說,丹麥將在有限的時間內擴大本國天然氣生產,同時盡可能努力地生產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我們確信,在北海生產天然氣好過從弗拉基米爾·普京那裡購買,」弗雷德里克森說。歐盟成員大約40%的需求依賴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但丹麥不屬於對俄羅斯能源依賴性最強的歐盟國家。

澤倫斯基已敦促歐盟國家停止進口俄羅斯能源,並呼籲西方制裁俄羅斯的石油產業,以向普京施壓,讓其停止入侵。

雖然一些領導人已表示願意減少或終止進口,但是他們又對迅速切斷油氣供應對本國經濟可能造成的影響表示了擔心。

俄羅斯宣佈在烏東開始新攻勢

文/美國之音巴布 佈雷德邁爾 阿妮塔·鮑威爾

美國總統拜登星期二(4月19日)說,美國和北約盟國正在加大對莫斯科的壓力。同天,俄羅斯官員宣佈在烏克蘭東部地區開始了新的攻勢。

「我知道媒體總是問我,——有充分的理由,我為什麼總是跟其他世界領導人在電話上交談,試圖繼續把他們組織起來,」拜登星期二在新罕布夏談到他早晨的通話時說。「我做的其中一件事是,今天我得到了其他很多國家的同意,釋放他們的石油儲備。」參加這次通話的有來自英國、加拿大、歐盟委員會、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北約、波蘭和羅馬尼亞的領導人。

白宮新聞秘書詹·莎琪(Jen Psaki)說,拜登和這些領導人還談到了向基輔提供更多的彈藥和安全援助。

俄羅斯宣佈開始烏東新攻勢

俄羅斯星期二宣佈為控制烏克蘭東部地區發動了新攻勢。俄軍轟擊了頓巴斯地區的各處目標,但是烏克蘭表示正在捍衛領土並擊退了最初的一些進攻。

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說:「本次行動的又一階段目前正在開始。」他還說,莫斯科的目標是「徹底解放」東部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處地方。

在華盛頓,美國國防部一位高級官員稱俄軍新的行動是今後更大攻勢的「先聲」。這位官員說:「很有可能這會持續一段時間,因為雙方都有可能在當地掘壕固守了,而且可能相當的牢固地掘壕固守。」

這位官員說,烏克蘭在人數方面與俄軍相比居於劣勢,但「這不意味著他們沒有自身優勢或者沒有主動自衛的能力」,他們的武器「每天都在得到補充」。

拜登上星期批准的一批8億美元軍援中有一部分已經抵達烏克蘭。這位國防官員說,接下來24小時內,還會有幾架或更多的飛機載運著更多的武器在烏克蘭著陸。

五角大廈發言人約翰·科比(John Kirby)星期二對記者們說,美國正在以因地制宜的方式運送軍援。

「你要基於他們所進行的戰鬥和當時發生的情況而對每一項方案進行量體裁衣,」他說。「你還必須就他們那一邊的吸收能力來對你的方案進行量體裁衣……我們如果不那麼做的話,是不負責任的。」

盧甘斯克的州長說,東部城市克里米納目前在俄軍「控制下」,這有可能讓俄羅斯得以向頓巴斯地區首府克拉馬托斯克推進。

但是烏克蘭方面表示已經在幾場戰鬥中擊退了俄軍七次不同的進攻,摧毀了10輛坦克和18輛裝甲車輛。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星期一晚間的視訊講話中說:「現在,我們可以表明,俄軍已經開始了奪取頓巴斯的戰鬥,他們為此已經準備很長時間了。」

他說:「整個俄羅斯陸軍的相當一部分如今集中在這場攻勢。」如果攻佔了這處戰略地區,俄羅斯將把頓巴斯與他們在八年前佔領的克里米亞半島連在一起。美國國防部的評估認為,俄羅斯已將另外11個營級戰術群派入了烏克蘭,也就是增援了大約8千到1.1萬官兵。

馬里烏波爾

頓巴斯地區包括已經被俄羅斯支援的分離主義分子部分佔領的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兩州,還有南邊被圍攻的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

莫斯科繼續要求堅守在馬里烏波爾一家鋼廠的烏軍投降。

俄羅斯國防部說:「所有放下武器的人將得到維持生命的保證。「但是,俄軍制定的新的最後期限已經過去,烏軍並未投降。

人道事務官員一直在爭取向馬里烏波爾等一些發生了最嚴重的暴力的地區的民眾提供物資,並試圖建立讓平民安全撤離的走廊,他們擔心這些努力將被打斷。

烏克蘭副總理伊琳娜·韋列舒克(Iryna Vereshchu)星期二說,由於缺乏與俄羅斯達成的協議,連續第三天無法啟用人道走廊。

加大經濟壓力

與此同時,莎琪表示華盛頓正在考慮本星期實施更多的經濟制裁。

「有可能會有,」她在回答這一問題時說。「我認為我們仍然……在就實施更多的制裁進行考慮並走程式,但是,是的,有一些正在考慮之中。」

拜登說,北約盟國星期二同意今後六個月內每天釋放2.4億桶戰略儲備油。他說,這一舉措將「幫助剝奪普京把能源作為打擊美國家庭和歐洲以及全世界家庭的武器的能力」。

在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說,丹麥應儘快採取措施,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依賴。她說,丹麥將在有限的時間內擴大本國天然氣生產,同時盡可能努力地生產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我們確信,在北海生產天然氣好過從普京那裡購買,」弗雷德里克森說。歐盟成員大約40%的需求依賴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但丹麥不屬於對俄羅斯能源依賴性最強的歐盟國家。

澤倫斯基已敦促歐盟國家停止進口俄羅斯能源,並呼籲西方制裁俄羅斯的石油產業,以向普京施壓,讓其停止入侵。

連結:俄宣布开始乌东新攻势,美国与盟国加大对俄经济与军事压力 (voachinese.com)

「新烏東戰爭」開打 盟國再對烏克蘭增加軍援經援

文/法廣

俄羅斯從18日開始發動「新烏東戰役」,號稱他們轟炸了上百個甚至上千個烏克蘭軍事目標。這之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佈應戰。湊巧的是: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和波蘭等國的領導人已經預訂在第二天19日週二舉行視訊峰會,商討與烏克蘭和俄羅斯有關的安全議題,並對烏克蘭提供進一步的支援。

據白宮新聞秘書辦公室稱: 「與拜登總統一起參加視訊會議的有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蕭茲、義大利總理德拉吉、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波蘭總統杜達、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和英國首相強生。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受邀參加這一會議。」

法國分析稱,俄烏雙方在烏東地區投入的總兵力可能高達30萬人,此次「新烏東戰爭」非彼次2014年開始的「烏東戰爭」可比,將會是二戰後歐洲最大規模的地面戰役。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上周就再次呼籲西方提供更多的武器,幫助烏克蘭部隊粉碎俄軍對馬里烏波爾的圍困,並在烏東地區抵禦俄軍即將發動的重大攻勢。他說:「不幸的是,我們並未獲得我們迅速結束這場戰爭所需的武器…特別是解除對馬里烏波爾的圍困。」

美國等北約盟國如何進一步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援,有待週二高峰會的決定。但在這之前,荷蘭首相馬克·呂特已經表示:荷蘭將向烏克蘭運送「更重的物資」,「包括裝甲車」。他和荷蘭國防大臣在一次電話會談中向澤倫斯基表示支持,「因為俄羅斯開展了新的攻勢」。

義大利總理德拉吉也已經宣佈,義大利議會近乎一致支援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以及加強對俄羅斯制裁的前景。他在接受義大利《晚郵報》專訪時表示:「提供武器的決定是在議會中幾乎一致作出的。問題的條件很清楚:一方面是受到攻擊的人民,另一方面是侵略者的軍隊。」

據羅馬尼亞媒體報導:該國將從該國國防部的儲備中向烏克蘭轉讓一批致命性武器。由於烏克蘭不是北約組織成員國,羅馬尼亞已經修改了提供武器的立法。通過緊急法令,羅馬尼亞政府將能夠從國防部的儲備中對烏克蘭提供武器。

捷克國防部也在週二宣佈:該國的國防工業公司將維修烏克蘭坦克和其他在對俄戰鬥中受損或在長期儲存後需要維修的軍車。捷克國防部說:小的故障或戰鬥損壞將由烏克蘭軍隊和烏克蘭國防工業自己的努力來修復。捷克的援助將利用捷克國防工業公司的能力進行更廣泛的工作,包括大修和將長期儲存的設備投入使用。第一個合同將包括維修數量不詳的蘇聯時代的T-64坦克。

另據據《讀賣新聞》報導,被特邀參加這一會議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指出,「我們正處於結束俄羅斯殘暴的侵略和維護和平與秩序的關鍵時刻,當務之急是支持烏克蘭的經濟。他透露日本打算把向烏克蘭的貸款額度增加到3億美元以表示支持。此前,日本政府已宣佈通過1億美元的貸款對烏克蘭提供支援。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19日宣佈,將向遭俄羅斯入侵的烏克蘭政府提供新型防化學武器的防護面罩、防護服和無人機,預計將由商用飛機通過第三國運輸,最早將於4月之內向烏克蘭提供。烏克蘭曾經向日本要求提供反坦克飛彈、地對空飛彈和步槍及彈藥等,但日本拒絕向烏克蘭提供具有殺傷性的武器,而無人機被政府方面認為並非武器裝備,主要用於資訊收集,而具體將提供哪種無人機?日本政府正在進行調整。

目前擔任歐盟輪值主席的法國再次強調對俄羅斯進行制裁,特別是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的重要性。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部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4月19日在受訪時表示,法國支持歐盟擴大對俄羅斯制裁,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勒梅爾在採訪中提及:「過去幾年來,普京政府的主要外彙來源是什麼?這不是天然氣,而是石油(出口)。因此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是為了打擊(普京發動)烏克蘭戰爭的資金。」勒梅爾希望「在未來幾周內說服」其他的歐洲夥伴,並稱「我們必須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他表示,如果不是因為某些歐盟成員國的猶豫不決,這項措施已經開始生效了。勒梅爾拒絕對這些國家直接點名,但指出:「相信烏克蘭的現實情況將使現狀發生改變。」

美國財政部一名高層官員4月18日表示,美國財政部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本周參加國際會議時將呼籲各國財政部長,針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加強對俄經濟打擊。

據報導:葉倫近期將相繼參加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以及7大工業國集團(G7)與20國集團(G20)財長會議,屆時會中商討主題都將是俄、烏戰事的經濟後遺症。「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將利用本周召開的各項會議,與盟邦合作,繼續共同努力對俄羅斯加大經濟施壓,並緩和這些作法產生的波及效應。」「葉倫部長認為,俄國入侵烏克蘭說明,世上最大的一些經濟體必須團結捍衛國際秩序,並維護和平與繁榮。」

美國官員說:儘管葉倫對經濟制裁俄羅斯帶來的負面效應「深感關切」,但「我們向俄羅斯及其領導階層究責的決心堅定,並已對俄國實施令其損失嚴重的制裁」。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嚴重衝擊兩國經濟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烏克蘭經濟今年將下滑35%,俄羅斯經濟也將下跌8.5%.另外,美國和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將分別放緩到3.7%和4.4%。歐元區今年的經濟增長也從3.9%下調到2.8%。

美國總統拜登今年3月23日出訪歐洲時宣佈了對俄羅斯新一波制裁。當時有消息說:美國及西方盟國正在評估是否應將俄國踢出20國集團(G20)。該消息傳出後,俄羅斯駐印尼大使表示,俄國總統普京有意參加今年11月由印尼主辦的G20峰會。中國外交部則回應說,俄羅斯是G20重要成員,任何成員都沒有權利開除其他國家的資格。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4月18日在會見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Andrey Denisov)時表示,「不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方將一如既往同俄方加強戰略協作,實現合作共贏,攜手維護雙方共同利益,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

樂玉成表示,「在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掌舵領航下,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持續高水準發展,各領域合作不斷深化。今年第一季度,中俄雙邊貿易額達382億美元,增長近30%,充分顯示出兩國合作的巨大韌性和內生動力。不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方將一如既往同俄方加強戰略協作,實現合作共贏,攜手維護雙方共同利益,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

最新消息顯示:

白宮表示,美國總統拜登19日與盟邦領袖舉行視訊會議,討論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情勢的最新發展以及對俄國施加進一步經濟制裁,並矢言提供烏克蘭更多武器和援助。 白宮表示,會議目的是「討論持續支持烏克蘭和對俄羅斯究責,這是我們密切協調行動的一部分」。

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會後告訴記者,與會領袖表示他們會透過七大工業國集團(G7)、歐洲聯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協調行動。 莎琪說,與會領袖重申承諾提供烏克蘭安全、經濟和人道援助,美國政府會繼續提供烏克蘭彈藥和其他軍事援助。 她表示,美國準備在未來幾天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 拜登會後被記者問及美國是否會提供更多火炮武器給烏克蘭時表示,會的。

日本外務省會後表示,首相岸田文雄在會中說,日本打算將提供烏克蘭的貸款由最初的1億美元增加為3億美元。

英國首相強生和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在會中強調有必要進一步提供烏克蘭軍事援助。

強生會後告訴國會,英國將提供烏克蘭更多火炮武器。 英國正在研究如何提供烏克蘭反艦飛彈,包括將「硫磺」(Brimstone)型飛彈架設在車輛上,英國也在考慮其他選項。 「硫磺」(Brimstone)型飛彈製造公司MBDA表示,這型飛彈通常由快速飛行的噴射戰機發射,英國皇家空軍戰機曾在阿富汗、利比亞、敘利亞和伊拉克使用。

德國總理舒爾茲會後告訴記者,俄軍在烏克蘭造成數千平民喪生,俄羅斯總統普京應為這項戰爭罪行負責。 德國會繼續在軍事和財經上支援烏克蘭,目前德國庫存武器中能提供給烏克蘭的都已提供,接下來會與德國軍火工業合作。

法國總統顧問說,與會領袖討論了如何在戰後提供烏克蘭安全保證。

連結:“新烏東戰爭”開打 盟國再對烏克蘭增加軍援經援 – 要聞分析 (rfi.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