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

潛艦國造新里程碑! 行政院證實:6月底前完成壓力殼船段組合

潛艦國造邁入新里程碑,預計6月底前完成壓力殼船段組合。圖為2017年3月中科院與台船潛艦國造簽約儀式。

文/自由時報吳書緯

蔡政府為強化國防,積極推動潛艦國造案,繼去年11月完成「安放龍骨」,象徵潛艦國造已邁入新的里程碑;根據行政院今送至立法院的「第10屆第5會期行政院施政報告」,國造潛艦預計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壓力殼船段組合。國防部投入493億元預算,建造國造潛艦原型艦,去年11月16日完成「安放龍骨」儀式後,當時預計在2023年上半年可將各項系統裝備全數安裝,同年9月前完成全艦建造工作;最終期望原型艦在2023年9月下水,經測評後,2024年交付海軍。

行政院送至立法院的「第10屆第5會期行政院施政報告」,針對「國艦國造」進度,行政院指出,兩棲船塢運輸艦於2021年底前交艦,新型救難艦於 2021年8月開工,預於2022年6月底前執行安放龍骨;高效能艦艇(沱江級巡邏艦量產型)於2021年7月完成首艦交艦,第2艘及第3艘預計於2022年12月底前下水;潛艦於2021年11月份完成安放龍骨,預計於2022年6月底前完成壓力殼船段組合。

連結:潛艦國造新里程碑! 行政院證實:6月底前完成壓力殼船段組合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ltn.com.tw)

潛艦國造1》設計如不完整 專家:原型艦不安全、沒戰力

文/毅傳媒蕭介雲

行政院公布潛艦國造6月底前可完成壓力殼船段組合,惟知情人士憂心地稱,目前還有很多裝備都應還未到位,如設計不完整、商規混充軍規裝備等傳聞為真,則原型艦「百分之百不安全」、「沒戰力」。

潛艦國造有一重要關鍵,為關鍵裝備陸地測試,近期傳出,似乎還缺了很多裝備。

由於原型艦深度參考劍龍級潛艦,應無可供主機吊掛的背部艙口,根據台船海昌廠長柳思巍先前的說法,就連主機MTU都尚未敲定,擬以商船主機來改裝。

曾有協助建造潛艦經驗的專家稱,如果傳聞為真,那船段組合起來後,「大型裝備要如何吊掛置入原型艦?到時候會有很大的問題。」

而潛艦國造「7國聯軍」的裝備,最重要的為系統整合,目前由中科院負責,但卻又不具備此能量,目前系統整合看似仍一片空白,讓專家直搖頭嘆氣。

特別是艦潛建造需要極為詳細的設計書,但從近期傳出的訊息,不論是裝備、設計、技協都有難解的問題。專家研判,原型艦的設計極有可能根本不完整。

惟國防部及海軍均一再宣稱沒有問題,可以如期如質完成,先前海軍權威管道更透過媒體放消息稱,原型艦可提前於2023年9月完成。

具豐富造艦經驗的人士推測,綜合各方訊息,原型艦的裝備最快要到2023年底才會到齊,真的到齊後還需要至少一年的測試、安裝與整合,2023年可以完成的說法「根本不可能」。

連結:潛艦國造1》設計如不完整 專家:原型艦不安全、沒戰力 – 毅傳媒 (yimedia.com.tw)

潛艦國造2》壓力殼船段組合 專家:等裝備到齊再切開?

文/毅傳媒蕭介雲

行政院昨日釋出潛艦國造預計6月底前完成壓力殼船段組合的重大利多,惟多位潛艦專家笑稱:「這是笑話」,如果主要紅區裝備尚未到齊,屆時來了之後,船段不是要再重新切開?這樣做僅有政治宣示作用。

行政院第10屆第5會期施政報告昨日送達立法院,提及潛艦國造已在去年11月安放龍骨,預計今年6月底前完成壓力殼船段組合。

前潛艦退役上校、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王志鵬研判稱,新造的潛艦會有一個不到一公尺的艙口蓋,只能容納一人或小零件進出,如果船段組合起來,大的主要裝備就放不進去了。

由於潛艦建造與水面艦不同,是由內而外,船段組合即代表所有裝備均已到位和完成整合測試,才能進行船段組合。

「如果裝備沒有到齊,要怎麼進行各區段的焊接組合?」不只主機等主要裝備,王志鵬反問,由洛克希德、馬丁負責的戰鬥系統等其他裝備都到齊了嗎?

如果在各項紅區裝備還未到齊就進行船段組合,王志鵬分析,到時候很可能就是先組合,但裡面很多是空的,等裝備到後也只能再切開了。

此外,另有潛艦造艦專家直稱,他看不懂什麼是「完成壓力殼船段組合」,應該可能是把各個船段的壓力鋼板焊出來而非組合。

這位專家強調,潛艇肋骨、管道、閥門焊接絕對是個大問題,比艦殼焊接還難。特別是管道焊接,很多人會忽略看不到的背面部分,一旦在下潛後,往往就是管道爆開漏水。

這位專家也質疑,近來傳出軍火商郭璽為何對絕對機密的案子如數家針、軍火商自稱通決策高層,技術顧問GL是詐騙集團,SI拿錢不做事等,政府卻全部避而不談,還強調台船可順利完成潛艦6個壓力殼船段可以順利組合,根本是雞同鴨講。

連結:潛艦國造2》壓力殼船段組合 專家:等裝備到齊再切開? – 毅傳媒 (yimedia.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