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軍事

打了20年,美軍到頭來還得「依靠」塔利班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

在最近的阿富汗喀布爾機場,人們總能看到這樣「違和」的一幕:穿戴著最新戰術裝備的塔利班精銳部隊,與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同一個停車場巡邏,而這對打了二十年仗的死敵之間,僅隔著幾圈簡陋的鐵絲網……

「一夜之間,塔利班成了美軍的保護傘」「這樣的新現實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如此的同框場景,加之雙方開展情報合作的消息流出,引發了美國媒體的持續關注。畢竟在幾周前,美軍還試圖通過空襲消滅對方。

但美媒顯然意識到,美國主動伸出與塔利班的合作之手,更多地是出於一種無奈——20年前,美國為了剷除塔利班而入侵阿富汗,但如今為了自己的安全,美國只能依靠這個組織。至於雙方的合作能走多遠,或許還將受到塔利班及美國國內政治等多方因素掣肘。

美國和塔利班有了「共同目標」

阿喀布爾機場26日發生的連環爆炸案,讓本已混亂的阿富汗局勢「雪上加霜」,導致了美軍13人死亡,18人受傷,這是十年來美軍在阿富汗最慘重的一次傷亡。但也正是這次爆炸的「衝擊波」,讓來自「伊斯蘭國」(ISIS)的威脅進一步凸顯,推動了美國和塔利班的合作。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相比於阿富汗塔利班,「伊斯蘭國」是一個更為激進的組織,塔利班和「伊斯蘭國」之間也存在著難以調和的矛盾。自2015年以來,塔利班一直在和「伊斯蘭國」作戰,在佔領喀布爾後的幾個小時內,塔利班就將關押在監獄的「伊斯蘭國」高級領導人等數名成員一一擊斃。

美媒認為,在應對「伊斯蘭國」上的共同立場,成為了美國和塔利班合作的基礎之一。在喀布爾機場爆炸事件發生後,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麥肯齊(Kenneth McKenzie)曾表示,塔利班士兵成功挫敗了「伊斯蘭國」此前的襲擊計畫,但遺憾未能阻止喀布爾機場發生的悲劇。

「我們正讓塔利班盡可能多的對我們實施保護。」麥肯齊坦承,塔利班和美國現在擁有「共同的目標」。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為了加強在喀布爾機場周圍的警戒,塔利班士兵和美軍都承擔起了防衛巡邏任務。在離機場更遠的地方,雙方還合作設立了檢查站,對試圖進入機場的阿富汗人搜身安檢。為了驅散聚集的人群,塔利班士兵還會用上鞭子,或者偶爾對空鳴槍示警。

麥肯齊透露,美軍和塔利班正密切協調,塔利班正在為美軍「提供週邊安全警戒線」,並在美國的要求下封閉了一些道路,同時擴大了檢查站的覆蓋範圍。

除了公開承認與塔利班就安保問題進行合作,美國私下與塔利班「交易」也不少。美媒早前爆料稱,為了讓塔利班允許美國人進入機場,美國官員私下向塔利班交出一份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和阿富汗盟友的名單。然而此事一經曝光便引發了軒然大波。有官員炮轟說,這哪裡是在幫美國人撤離,分明是一份「死亡名單」。

這件事顯然讓拜登政府措手不及,甚至在回應時出現了混亂的局面。拜登本人並沒有否認存在這樣一份名單,五角大樓和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從側面證實了這一消息;但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卻言之鑿鑿地表示,關於「死亡名單」的說法是「完全錯誤」。

但無論如何,美國在撤離問題上「依靠」塔利班的跡象已經十分明顯。美媒指出,美國在撤軍問題上作出的錯誤預判,也是導致美國如今被迫向塔利班「低頭」的重要原因。

報導稱,從上世紀蘇聯撤離阿富汗或是美國撤離越南的歷史來看,在外國軍隊撤出後,「叛亂分子」通常需要數年時間才能佔領整個國家。在今年4月拜登下達撤軍命令之前,華盛頓認為這次的情況跟以往差不多,哪怕是最糟糕的情況,塔利班也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才能控制整個阿富汗。

但隨後發生的事情世界都看到了——塔利班以令人震驚的速度擊潰了阿富汗政府,但這個時候美軍還沒有完成撤軍。隨著撤軍截止日期的日益臨近,他們不得不尋求「叛亂分子」的援助,如果未經塔利班的同意,美國也無法延長8月31日的撤離最後期限。

「20年前,美國為了剷除塔利班而入侵阿富汗。今天在遭受了最血腥的襲擊後,為了自己的安全,美國只能依靠這個組織。」《華爾街日報》寫道。

美塔合作有先例,未來「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儘管美國前腳炸完塔利班,後腳「低調」談合作之舉看似十分「違和」,但美國媒體也注意到,雙方之間的接觸與合作早在數年前就有先例。

據《紐約時報》報導,在2010年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當政時期,美國政府就曾經與塔利班談判,促成了被捕美軍士兵鮑·伯格達爾(Bowe Bergdahl)獲釋;在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同樣在尋求與塔利班直接和談,希望能夠結束衝突,雙方在卡達杜哈的談判持續了近兩年時間,一度非常接近成功。然而2019年塔利班發動的一次自殺式襲擊事件,讓這些努力毀於一旦。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大衛·伊格內修斯(David Ignatius)在24日的文章中透露,在對抗「伊斯蘭國」極端分子的問題上,兩年前美國和塔利班就達成了「事實上的聯盟」。

2019年7月,駐阿美軍指揮官米勒在一次採訪中描述了雙方合作開展的一次行動。當時美國反恐部隊在阿富汗北部的朱茲詹和古爾省殺死了「伊斯蘭國」一名高級領導人,緊接著塔利班士兵就控制了相關區域。在另外一次行動中,美國通過空襲殺死了塔利班控制區域的一名「伊斯蘭國」分子,塔利班則默許了美國的行動。

如今在阿富汗撤軍問題上,美塔雙方再次因「伊斯蘭國」帶來的威脅統一戰線。但雙方的這種合作依然在美國內部引發了非議,這也為未來的合作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與塔利班建立任何關係,都會讓我們深感沮喪。」前美國國務院駐阿富汗官員卡特·瑪律凱西亞(Carter Malkasian)警告稱,美國必須明確告訴塔利班,若想獲得美國支持,塔利班必須接受「權力分享及和解」作為條件,還得承諾「阻止基地組織利用阿富汗襲擊美國」。

伊格內修斯認為,美國過去和塔利班的交易實際上並沒有帶來多少好處和希望。塔利班從未遵循過「永久停火」的承諾,恰恰相反,塔利班通過暗殺、賄賂和恐嚇獲得了不少利益。

在瑪律凱西亞看來,塔利班之所以不願休戰,一個重要原因是其領導人擔心自己內部的成員會流入「伊斯蘭國」或其他激進組織。

「塔利班有關打壓基地組織的承諾也不靠譜。」瑪律凱西亞回憶說,「在很多場合,塔利班都向我強調基地組織是他們的朋友,他們希望保持這種關係。」

據美國白宮消息,美軍27日共從喀布爾撤離了約4200人,26日撤離了約7500人。自8月14日以來,美軍一共撤離了約109200人。白宮新聞發言人普薩基2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拜登仍認為美軍應在8月31日前完成撤離,沒有延長期限的計畫。

撤軍一旦完成,美國和塔利班的關係將發生怎樣的變化?《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這或許「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報導預測,一旦撤離行動完成,美國與塔利班定期溝通的大部分任務將落到中央情報局(CIA)的頭上。本週一(23日)中情局局長伯恩斯突訪喀布爾就是一個「明確的信號」。

至於為何由中情局主導此事,還是為了「低調」兩個字:中情局負責與世界上任何令人討厭的合作夥伴或政府打交道。由於行事隱秘,中情局與塔利班接觸更容易避開公眾的視線。

然而報導認為,美國和塔利班的合作能否繼續下去,依然有兩個方面的重要考慮因素:

一方面來講,雙方合作的程度取決於塔利班的具體行為。也就是說,倘若塔利班放開針對基地組織和「伊斯蘭國」的攻擊,並提供有關恐怖分子的消息,美國政府就更有可能開展合作。

另一方面,則取決於拜登的這種方式能夠獲得國會的支援。畢竟在一系列撤軍亂局發生後,不少共和黨議員對拜登發出了彈劾威脅,拜登本人也遭受了民主黨高層的嚴厲批評。就在昨日(27日),眾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嘲笑拜登是「軟弱無能的化身」。

目前美國在阿富汗的撤離行動仍在混亂中持續,美國未來針對塔利班的政策仍存未知。當地時間27日,白宮發言人普薩基在記者會上稱,美方不急於以任何形式承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當被問及拜登及其團隊是否會因為依賴塔利班而感到「沮喪」時,普薩基回應道:「政府正在集中精力完成任務……現在沒有太多時間來自我反省。」

或許正如普薩基所言,在拜登政府看來,先把美國人撤回來比什麼都強。

文章連結:打了20年,美军到头来还得“依靠”塔利班 (guan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