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經濟

中國「拉台打美」機關算盡 半導體新規一箭雙鵰

中國海關總署改變進口晶片原產地劃分規則,認定晶圓製造地應算作運往中國的晶片原產地。新措施將豁免台灣晶圓廠商,並懲罰英特爾、格羅方德和德州儀器等美廠。

文/自由時報

中國在與美國激烈的關稅貿易戰中,中國海關總署改變進口晶片原產地劃分規則,認定晶圓製造地應算作運往中國的晶片原產地。新措施將豁免台灣晶圓廠商,並懲罰英特爾、格羅方德和德州儀器等美廠,外媒tomshardware指出,北京的新措施可說是一箭雙鵰。

新規定免除超微、輝達、高通和其他將晶圓製造外包給台灣公司(如台積電)的晶片製造商的產品,這些產品將免受中國目前對美國產品徵收的125%的懲罰性關稅。然而,這嚴重損害英特爾、格羅方德、德州儀器和在美國生產晶片的晶片設計商。

中國半導體產業協會發布緊急通知,關於輸中半導體產品「原產國」認定規則。事實證明,根據CSIA在微信上發布並被多位分析師轉載的文件,無論晶片是在何處開發或封裝,晶圓加工的地點都被視為原產國。此規則適用於封裝和未封裝的半導體。

中國又趁機藉此宣傳台灣為其領土,因此,台積電、聯電等台灣晶片製造商生產的晶片將免於美國對產品徵收的125%的懲罰性進口關稅,儘管超微、博通、英特爾、輝達、美光和高通等公司的幾乎所有當代晶片都是在美國開發並由美國公司銷售。

一方面,它允許晶片製造商將其產品運往中國,而不受任何限製或懲罰性關稅,這使得中國的晶圓廠能夠繼續保持工廠繁忙。另一個好處是,中國不徵收任何懲罰性進口關稅,向美國公司表明,它認為台灣是其領土。

另一方面,中國懲罰在美國生產積體電路的美國晶片製造商和晶片設計商,其中包括將業務外包給位於紐約的格羅方德 Fab 8 的公司以及在德州生產晶片的德州儀器。

此外,台灣中央社報導,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分析,中國調整半導體原產地規則,此項措施將會影響美系半導體大廠,台廠有望迎來轉單效應。

劉佩真表示,中國這項新規定,對原產地在美國的英特爾IDM(整合元件製造商)廠以及CPU(中央處理器)廠、美系IC類比大廠TI(德州儀器)、ADI(亞德諾)較有影響,未來委由台廠生產機會大;而合作廠商委託晶圓代工,本就以台廠業者為主。另外,像輝達、超微本就以台廠為主要代工夥伴的企業,影響相對有限。

劉佩真認為,中國本土企業可能因此減少採購美系晶片,若自己能供應,仍會優先以自家廠商為主。

連結:中國「拉台打美」機關算盡 半導體新規一箭雙鵰 – 自由財經 (ltn.com.tw)

川普軟了 美國海關低調修改稅則 陸晶片半導體全豁免?

文/中時新聞網張威翔

川普政府宣布暫停多國對等關稅90天,卻對中國大陸貨品關稅稅率再拉高至145%,中國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11日宣布125%反擊,眼看美中雙方形同禁運情況下,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11日悄然發布了更新稅則,豁免了包含自動數據處理器、電腦、通信設備、顯示器與模組和半導體相關等類別的進口稅率,不受對等關稅影響,且未指定國家。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於11日發布最新公告CSMS # 64724565,進一步說明針對進口商品徵收的額外關稅規定,措施源自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 2日簽署的第14257號行政命令,即沸沸揚揚的「對等關稅」,隨後美方又先後於8日、9日以及11日持續修改相關政策。

然而根據白宮11日發布的總統備忘錄:「對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命令(經修訂中豁免規定的說明」,部分商品若符合《美國現行關稅表》(HTSUS)中所列明的分類號碼,將可獲得互惠關稅豁免:

• 電腦與周邊設備:8471、8473.30和8528.52.00,有關電腦、伺服器及其顯示器和配件。

• 半導體製造設備:8486,專注於半導體和顯示器製造的專業機器。

• 通信設備:8517.13.00,8517.62.00,涉及電話機和數據傳輸設備。

• 存儲設備:8523.51.00,涵蓋固態存儲技術。

• 顯示模組:8524,涉及現代顯示屏技術。

• 半導體器件與積體電路:8541系列和8542,涵蓋二極管、電晶體、LED和處理器和晶片。

《CNBC》報導,本次關稅豁免適用於所有受川普對等關稅影響的國家,而非僅限於特定國家。

連結:川普軟了 美國海關低調修改稅則 陸晶片半導體全豁免? – 政治圈 – 中時新聞網 (chinatimes.co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